王金良 作品数:16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世界主义民主理论及其批判 被引量:3 2018年 世界主义民主不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政治世界主义。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和意大利学者丹尼尔·阿奇布基等人以联合国改革为起点,建构了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世界主义民主理论设想。世界主义民主否定了主权的地域性限制,强调超越国家边界的治理理念和原则。从短期目标来说,世界主义民主不是要建立世界政府,而是主张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介于邦联制和联邦制之间的民主体制。对于世界主义民主,批评意见认为一是它夸大了全球化及全球问题对主权国家的影响,二是它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的政治设想,并不具有实践上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世界主义民主关于超国家治理的理论、论点和主张,为探索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构建公平正义的全球新秩序提供了借鉴意义。 王金良关键词:政治学理论 世界主义 民主 王道世界主义——对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批判 2023年 西方主流的世界主义思想虽然对以往世界秩序的构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作为一种个体主义的世界主义,并没有把“人类”视为独立主体,同时也忽视了世界主义愿景下国家内部的善治。中国传统的“王道政治”理念与世界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王道世界主义”可以弥补并统合世界主义思想中的这两个缺陷。王道世界主义以“义”为核心驱动力,将“人类”作为主体。将“善治”理念嵌入王道政治中,建构更加现代化的概念,以“内圣外善治和善治者无外”作为其结构性链条,在承认并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连接不同层级之间的治理。最后,需要将国家与世界都视为价值性的目的而不是工具,在实现国家善治的基础上最终涌现一个“共同善的世界”,以期为未来的全球秩序构建提供规范性指引。 王金良 叶文杰关键词:王道政治 世界主义 全球治理 政治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质性方法的一个反自然主义批评 2014年 质性方法形成过程中的自然主义是由乔万尼·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和戴维·科利尔(David Collier)发展起来的,在这篇文章中,两位作者从哲学上批评了自然主义的研究倾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地阐述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的哲学分歧。也就是说在自然主义的假定中,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并无区别,反自然主义突出了社会生活有意义的和偶然性的本质,以及研究者的情境性和社会科学的对话本质。反过来说,这两种哲学方法决定了概念形成的不同策略。 马克·贝维尔 阿萨夫·基达 王金良关键词:哲学 比较政治学的概念、方法与体系——“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学术会议综述 2010年 2010年5月22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在华东政法大学共同举办了"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 王金良关键词:比较政治学 比较学 政治 思维形式 政党极化的其他路径:日本政党内部组织的外部影响 2017年 政党极化(party polarization)是当前美国政治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Hacker et al.,2004;Mc Carty et al.,2006;Theriault,2008)。它指的是在国会投票行为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分歧导致行动者和投票者严重偏向某一党派。已有的文献基本没有涉及美国政党的比较研究,也没有探讨美国政党极化经验对他国是否适用。 佐佐田博敦 藤村直史 待鸟聪史 方俊(编译) 王金良 张佳威关键词:自民党 邮政民营化 日本自卫队 政党领袖 小泽一郎 世界价值观调查中的价值取向:国家间的可比性如何? 2020年 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提出了两种不同取向的大众价值观,即传统世俗/理性价值,以及生存自我表达价值。克里斯蒂·韦尔泽对这两种价值观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世俗主义和解放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作者何塞·阿雷曼和德维恩·伍兹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长期以来,很多研究都假定这两种价值取向具有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不变性和可比性。但两位作者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典型的传统世俗价值/理性价值或生存自我表达价值的区分。相反,尽管经韦尔泽修正后的世俗价值和解放价值仍然不够完善,但却能够更好地反映大众潜在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作者发现除了少数先进的后工业化民主国家之外,价值取向在跨国层面中的可比性不尽如人意,因此他们建议在解释某些宏观现象时应该谨慎使用价值测量方法。 何塞·阿雷曼 德维恩·伍兹 王金良 李翠萍(编译)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会议综述 2013年 2012年8月18日,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们,这是大家交流研究成果、促进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研究发展的一次学术盛会。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是政治学学科内的两个重要分支学科. 王金良关键词:政治学 进步的全球主义——挑战蛮横的资本 2012年 我将论证当代全球化的某些层面,以及全球化对劳工阶层带来的影响。从一般性概念入手,在不同时期(包括我们所处的时代)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不同,然而它一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组成部分。接着我将谈到自负的资本,它试图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重塑世界。 〔美〕威廉·K.塔布 王金良关键词:资本主义 主义 空间赛维坦与空间赛托邦:ChatGPT时代的权力悖论 2024年 通过引入空间视角,探索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权力格局所产生的悖谬式影响。一方面,ChatGPT等技术促进了资本的狂飙与空间剥夺,建构起国家意识形态下的空间霸权,催生速度化的空间帝国主义,最终形成极权式的“空间赛维坦”。另一方面,在各行为体的良性管控下,在国家层面,ChatGPT等技术能够促进空间的扁平化与协商化、科层制政府的韧性化与国家自主性的弥散;在全球层面,通过促进不同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平等协商,ChatGPT有助于建构“全球空间在场”,最终形成协商化的“空间赛托邦”。权力自身具有中心化的倾向,人类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变革“空间赛维坦”,驶向“空间赛托邦”,从而将“权力悖论”转变为“权力向善”。 王金良 叶文杰关键词:权力 比较方法的未来 被引量:2 2013年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20世纪50至70代美国社会科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较早地把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法引入政治学研究之中。在本文中,拉斯韦尔认为西方政治学理论要超越地方主义的限制,就应该对于历史上所有国家尤其是那些伟大国家进行研究,这就是比较方法得以复兴的重要原因。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多维度的,我们既可以从纵向上进行比较,如在史前和历史的社会进程之间比较. 哈罗德·拉斯韦尔 王金良关键词:政治学 非人类 社会 地方主义 多维度 行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