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辉

作品数:79 被引量:988H指数:18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长江口
  • 20篇赤潮
  • 9篇浮游
  • 8篇藻类
  • 7篇甲藻
  • 7篇海域
  • 7篇浮游动物
  • 6篇植物
  • 6篇群落
  • 6篇浮游植物
  • 5篇生态环境
  • 5篇水域
  • 5篇污染
  • 5篇长江口水域
  • 4篇有害藻类
  • 4篇原甲藻
  • 4篇入侵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群落结构
  • 4篇重金

机构

  • 74篇国家海洋局
  • 15篇上海海洋大学
  • 1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华侨大学
  • 2篇集美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江苏省滩涂生...
  • 1篇上海市卫星遥...
  • 1篇天津自然博物...

作者

  • 79篇王金辉
  • 23篇徐韧
  • 16篇刘材材
  • 15篇秦玉涛
  • 15篇程祥圣
  • 10篇孙亚伟
  • 9篇黄秀清
  • 8篇叶属峰
  • 7篇何培民
  • 7篇张昊飞
  • 6篇邬建勇
  • 6篇纪焕红
  • 5篇沈焕庭
  • 5篇刘阿成
  • 5篇杨元利
  • 5篇蒋晓山
  • 4篇曹恋
  • 4篇刘守海
  • 4篇郭沛涌
  • 3篇贾睿

传媒

  • 13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生态学报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海洋通报
  • 2篇海洋渔业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第一届中国赤...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童书出版机构从图书生产到知识服务的转型升级——以巧虎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如今出版行业出现了"作者直接出版、读者介入出版、电商布局出版业"的去中心化的新形态。出版机构应对去中心化的挑战,需要探索转型路径。从"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个性化知识方案的提供和跨媒体、全方服务"三方面浅析巧虎童书出版机构由图书生产到知识服务的转型升级路径。
王金辉
关键词:知识服务
悬浮液—流动注射—氢化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沉积物中的Pb被引量:5
2004年
研究了一种把悬浮液进样与氢化发生相结合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沉积物中Pb的方法。控制悬浮液的粒径在0.088mm以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以保证悬浮液分散均匀稳定,方法中以盐酸作介质,K3Fe(CN)6为氧化剂,采用水溶液标准作标准曲线测定了沉积物中的Pb,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200μg/L,检出限为0.26μg/L,回收率为92%~107%,精密度小于6.5%。将此法用于标准物质的分析,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之内,结果令人满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程祥圣秦晓光徐韧王金辉
关键词:悬浮液流动注射原子荧光法沉积物PB
具齿原甲藻的生态特征及赤潮成因浅析被引量:96
2003年
在东海的长江口和舟山海域 ,2 0 0 0~ 2 0 0 2年连续 3年的 5月发生罕见的大规模赤潮 ,赤潮生物为具齿原甲藻 ,为了解该种的生态特征及赤潮频发原因 ,本文分析近年赤潮应急监测资料及野外生态调查资料 ,结果表明 ,该种适温、适盐范围分别为 15~ 2 5℃和 14~ 32 ,最适温度、盐度分别为 18~ 2 2℃和 2 2~31.该种运动能力较强 ,在海流交汇的紊乱水体中具有强适应能力 ,具有昼夜垂直移动特性 .水温、硝酸盐含量、海流及上升流、磷限制环境下的种间竞争优势对诱发和维持赤潮具有重要作用 .
王金辉黄秀清
关键词:赤潮具齿原甲藻
Ames试验对海产贝类遗传毒性的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Ames试验结合小白鼠生物学试验对贝类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提取物进行了遗传毒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份贝类样品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遗传毒物的污染,7份贝类样品受到腹泻性贝毒污染。同时本文也从实践上证明在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开展Ames试验对贝类遗传毒性检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刘材材项凌云王金辉张昊飞叶属峰徐韧程祥圣
关键词:贝类AMES试验遗传毒性腹泻性贝毒
基因芯片在海洋微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5
2010年
基因芯片通常指DNA芯片,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的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从而获取结果。多年来,我国在医药疾病研究、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已成功研制出多种基因芯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对海洋微藻研究的应用上成果较少。现着力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阐述基因芯片及其在海洋微藻研究中的应用。
唐晨田晓玲胡乐琴贾睿徐韧王金辉项有堂何培民
关键词:基因芯片海洋微藻
长江口异养细菌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3
2009年
根据2006年5月对长江口海域调查资料,对表层水体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营养盐、叶绿素a等其他相关环境因子对异养细菌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一定地探讨。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水体异养细菌丰度在(1.35~940)×10^5/mL,并在长江口外上升流附近海域形成两个高值区。在空间分布上,异养细菌数量与磷酸盐、硝酸盐、叶绿素a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同时长江冲淡水、长江口上升流和悬浮物也对其数量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刘材材项凌云张昊飞王金辉
关键词:长江口异养细菌生态分布特征环境因子
长三角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与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资源的压力日益加剧,人们逐渐把视野转向资源丰富的海洋,世界各国特別是沿海国家纷纷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长三角区域近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二省一市先后制定实施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十五&...
王金辉仵彦卿
长江河口中小型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变动及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27
2008年
于1999年枯水期(2~3月份)、丰水期(8月份)、2000年枯水期(2~3月份)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变动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年枯水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仅为79.07ind/m^3,浮游动物在河口内与口外海滨形成两个高丰度区,浮游动物个体数量从口门内向近岸及近外海逐渐递减,优势种数量分布情况决定了该期浮游动物总数量分布。1999年丰水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高达300.89ind/m^3,浮游动物分布不均匀,数量由河口内向近岸水域与近外海水域递增。2000年枯水期,浮游动物数量分布总体趋势与1999年枯水期相同。1999年枯水期、丰水期,2000年3月枯水期,桡足类数量占浮游动物总数量分别为95.54%、85.82%、84.83%,桡足类数量在浮游动物总数量中占绝对优势,并在浮游动物数量分布中起关键作用。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受潮周期影响显著,优势种在浮游动物数量潮周期分布中起重要作用。由各样站的浮游动物数量与盐度做回归分析,在枯水期均不成线性关系,在丰水期则成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0.34134+0.0112x(r=0.9341,n=8)。此外,长江口浮游动物数量季节变化与温度、径流量、海流及食物等关系密切。
郭沛涌沈焕庭刘阿成王金辉杨元利
关键词:浮游动物
长江口表层水体的生态遗传毒性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Ames试验方法,结合浮游动物多样性数据和一些水质理化参数的分析,对长江口表层水体的生态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的水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而河口外海滨区的部分样品在加入S9活化后也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毒性,口外海区样品没有遗传毒性。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口南支水样中浮游动物的密度及多样性都较低,口外海区较高。统计分析也表明,遗传毒性数据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存在着一定的线形关系。这说明长江口表层水体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在分子水平和生物群落水平上有相关性。而二者与水质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遗传毒性与多数所测水质理化因子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浮游动物多样性与部分理化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本文也从实践上证明,在河口、近岸海域的环境监测中开展遗传毒性检测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邬建勇王金辉秦玉涛叶属峰蒋晓山程祥圣
关键词:长江口生态毒理学遗传毒性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
长江口桡足类数量分布与变动被引量:6
2008年
于1999年枯水期(2~3月份)、丰水期(8月份)、2000年枯水期(2~3月份)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桡足类采样调查,研究了长江河口桡足类的数量分布与变动。结果表明:1999年枯水期,桡足类在整个长江河口区的平均数量相对不大,为76ind/m^3,但却占同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的95.61%;1999年丰水期桡足类平均数量为254ind/m^3,占同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的84.29%;2000年枯水期桡足类平均数量为97ind/m^3,占同期浮游动物总数量的84.46%。从优势度看,1999、2000年枯水期主要优势种为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1999年丰水期主要优势种为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则在枯、丰水期均为优势种。从种类数看,桡点类在1999年、2000年枯水期均为14种,1999年丰水期为枯水期的近2倍,达25种。对于长江河口主要桡足类而言,华哲水蚤的季节变化明显,适宜生活在盐度较低水域。虫肢歪水蚤数量年际变化较大,其适盐范围比华哲水蚤较宽、较高。真刺唇角水蚤的适盐范围与虫肢歪水蚤相似且更高一些,但该种在枯水期数量较少,丰水期数量较多,变化显著,更适宜在较高温时生长。火腿许水蚤适盐范围宽,能适应很大范围盐度变化,枯水期数量少,丰水期数量大,较高温度生长良好。
郭沛涌沈焕庭刘阿成王金辉杨元利
关键词:桡足类长江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