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冬氨酸钾镁用于术中补钾效果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的补钾效果。方法选择 ASA Ⅰ~Ⅱ级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 6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例)。入手术室后采静脉血检测钾、镁离子浓度及尿中钾离子浓度, 继而开始全麻诱导。各组补钾液在40min 内滴完...
- 王依力李淑杰李淑梅刘荣伟王陆
-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钾硫酸镁
- 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防治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对椎管内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内脏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40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牵拉反应情况及用药后HR、SpO2、MA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抑制牵拉反应有效率K组95%,F组80%,K组明显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椎管内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发生。
- 李淑杰王陆刘荣伟李淑梅
-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阑尾切除术氯胺酮
-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观察
- 目的对比研究0.125%罗哌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对6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0.125%罗哌卡因组和0....
- 刘荣伟王陆王在生王依力李淑梅李淑杰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
- 不同途径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AS)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应用于分娩镇痛及连续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单胎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A 组、B 组)和对照组(C 组)。A...
- 王依力王陆李淑梅刘荣伟李淑杰
- 以人为本 推进病人术后镇痛
- 手术后疼痛是几乎所有手术病人都要经历的病理过程,疼痛的同时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术后镇痛已成为病人总体治疗的一部分,而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减轻了术后患
- 李淑梅王陆
- 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体会2例
- 病例1:患者,女,48岁,2009年5月14日以腹膜炎术后32天,腹痛腹胀20日停止排气排便10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于5月15日在全麻下行肠粘连松解术,阑尾切除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腹腔冲洗引流术;当日夜间发现患者腹胀,...
- 刘荣伟李淑梅王依力李淑杰孙洪涛王陆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腹膜炎重症监护
- 咪唑安定在臂丛麻醉中的镇静作用
- 臂丛麻醉中病人常有紧张、焦虑、牵拉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出现短暂难以忍受的强烈刺激.而术中知晓也加重病人的心里压力和恐惧感,给病人留下痛苦的回忆,并造成身心的伤害。为提高医疗质量,我们致力于消除病人在麻醉和手术中的不良记...
- 李淑梅刘荣伟王陆
- 关键词:咪唑安定臂丛麻醉
- 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药物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的效果
- :比较人工流产患者瑞芬太尼、芬太尼及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选择39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n=134)、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n=120)和舒芬...
- 王依力王陆刘荣伟
- 关键词:哌啶类舒芬太尼芬太尼异丙酚流产
- 6%羟乙基淀粉130/0.4在脾破裂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创伤性病人逐渐增多,而创伤性病人出血量较多,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我院自2006 年10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脾破裂患者35例,在进入手术室后,首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万汶,130...
- 李淑梅刘荣伟王陆
- 关键词:休克脾破裂
- 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胶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采用先含服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后,静推丙泊酚,使病人进入麻醉状态,再进行胃镜检查。结果 4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均未出现明显呛咳、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胶浆是一种较为可行的麻醉方法,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检查,又无不良记忆。
- 李淑梅王陆
- 关键词:丙泊酚利多卡因胶浆麻醉无痛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