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黎一

作品数:23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耐药
  • 5篇杆菌
  • 4篇下呼吸道
  • 4篇抗菌
  • 4篇病原菌
  • 4篇不动杆菌
  • 3篇医院感染
  • 3篇易感
  • 3篇阴性菌
  • 3篇体外
  • 3篇住院
  • 3篇住院患者
  • 3篇细菌
  • 3篇下呼吸道感染
  • 3篇耐药菌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3篇菌药
  • 3篇抗菌药
  • 3篇呼吸道感染

机构

  • 2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胸科医...
  • 2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石家庄以岭药...
  • 1篇河北中康韦尔...

作者

  • 23篇王黎一
  • 19篇史利克
  • 16篇王悦
  • 9篇贾媛
  • 9篇刘燕
  • 9篇王世博
  • 7篇张鲁涛
  • 6篇董星
  • 5篇曹旭华
  • 3篇高冰
  • 3篇张弛
  • 3篇郭璐
  • 2篇李红
  • 2篇李继红
  • 2篇马志昭
  • 2篇宋文杰
  • 2篇张皓峰
  • 2篇王立群
  • 2篇高艳军
  • 2篇安雯婷

传媒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学检查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10月17日的1857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学检查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857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70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2%,其中治疗使用率为60.20%,预防使用率27.90%,治疗加预防使用率11.90%,一联用药使用率79.75%;治疗用药病原体送检率为29.86%,分离出病原菌14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9株占73.65%,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分别占20.95%、15.54%、14.19%、13.51%;革兰阳性球菌29株占19.59%,真菌10株占6.76%,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和泌尿道占76.36%。结论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偏高,应提高标本的送检率,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王悦张鲁涛史利克刘燕王黎一
关键词:抗菌药物细菌学合理用药
不同抗菌药物诱导革兰阴性菌释放内毒素的体外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检测不同抗菌药物作用不同时间诱导革兰阴性菌释放内毒素(LPS)的浓度,为抗感染治疗预防内毒素血症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年8-10月进行,将1麦氏浊度各菌株菌悬液0.5ml与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0.5ml溶液混匀,得到0.5个麦氏浊度的待测溶液,将待测菌悬液0.2ml直接加入反应主剂中溶解,使用微量加样器转移至10mm×75mm标准玻璃反应管中,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检测内毒素浓度,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阿米卡星(0.125mg/L)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作用1min释放的L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米卡星浓度为2、8mg/L时大肠埃希菌释放LPS与其他3种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培南0.125mg/L、阿米卡星2mg/L、头孢哌酮/舒巴坦64mg/L与大肠埃希菌作用3min与1min时的LPS检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培南0.125mg/L、阿米卡星2mg/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mg/L、头孢他啶32mg/L、头孢哌酮/舒巴坦64mg/L与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作用3、5、10min检测的LPS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抗菌药物浓度、不同作用时间诱导革兰阴性菌内毒素释放的水平有影响,同一抗菌药物对不同革兰阴性细菌诱导释放内毒素的能力也不同,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时,应尽量减少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升高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危害。
史利克王悦王世博王黎一郭璐张弛高冰宋文杰
关键词:内毒素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体外试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2月28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送检的脑脊液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试条进行病原菌鉴定,K-B纸片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4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8株占51.4%,革兰阴性菌212株占44.0%,真菌22株占4.6%;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2.4%和86.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MRSA和MRCNS的检出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药耐药,加强脑脊液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王悦张鲁涛史利克时东彦刘燕王黎一贾媛
关键词:脑脊液病原菌耐药率
2008-2010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流行状况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至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2.06%,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占80.14%;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1.88%。结论针对流行规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
王悦史利克张鲁涛刘燕王黎一
关键词:医院感染感染率病原菌
颈动脉闭塞复合手术再通治疗三例
2018年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对于预防缺血性卒中,改善脑组织的血流供应效果确切[1]。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自20世纪90年代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耗时短等优点,对于无法进行CE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是较好的替代治疗方式。
曹旭华马志昭王黎一郑俊青张皓峰王立群
关键词:颈动脉闭塞复合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狭窄ARTERY
ICU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被引量:41
2019年
目的探讨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否仍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方法调查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本部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其中MDR-AB感染患者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2岁作为匹配因素,采用1∶1个体匹配病例对照,并筛选同期非MDR-AB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再用logistic回归控制其他混杂因素,探讨ICU是否仍为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同时调查同期ICU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情况并比较。结果共有227例确诊为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其中MDR-AB感染66例,非MDR-AB感染161例。采用1∶1个体匹配后,对照组患者感染前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日数、导尿管留置日数和中心静脉置管日数均高于病例组(均P<0.05);病例组患者感染前ICU入住率、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率和导尿管留置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和和留置导尿管是患者发生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检出的AB对头孢呋辛/舒巴坦的耐药率均>90%,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均为100%。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ICU(86.96%)高于普通病房(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77%)也高于普通病房(8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是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场所,留置导尿管患者为MDR-AB感染的高发人群。
王黎一史利克王悦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病例对照
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染菌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ATP生物荧光法监测物体表面染菌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方法,对医务人员手上污染菌量进行监测,同时与活菌计数培养法作平行比较。结果洗手前后、消毒前后检测的ATP总量、ATP细菌计数和菌落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手消毒后的ATP总量高于消毒前,ATP细菌计数法与比浊仪标定的菌悬液浓度在同一数量级。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用于监测手等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但ATP总量测定不适用于监测手消毒的效果。ATP细菌计数由于消除了体细胞ATP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以用于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史利克王悦刘燕贾媛王黎一任力陈彦丽
关键词:ATP生物荧光法菌落计数手卫生
515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工作年限、暴露源、暴露方式和暴露原因。结果515名职业暴露者以护士为主,占67.77%;工作年限<5年的占63.50%;暴露源以乙肝病毒为主,占65.08%;锐器伤是主要暴露方式,占94.56%,其中针刺伤占91.38%;暴露地点主要在病房,占64.85%。最易发生暴露的环节是注射或采血时被针刺伤,占38.83%;其次是丢弃或整理锐器时针刺伤,占23.30%。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疫苗接种,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措施。
王悦史利克张鲁涛贾媛王黎一王世博董星
关键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
菌血症患者血浆内毒素测定及病原菌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菌血症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病原菌类型,为临床判断病原菌种类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医院菌血症患者97例,根据内毒素和血培养结果分为组1(G^-+ET^+)、组2(G^-+ET-)、组3(G^-)、组4(ET^+)及组5(菌血症组);比较不同菌种在五组间内毒素水平,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杆菌和非肠杆菌在(G^-+ET-)组和(ET^+)组间(P=0.04)、(G^-+ET-)组和菌血症组间(P=0.00)、(G^-)组和菌血症组间(P=0.00)的分布不同;菌血症组、(G^-)组的白细胞计数(WBC)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应用鲎试验定量比浊法检测内毒素有助于对早期菌血症、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做出判断。
王黎一郭璐张弛高冰史利克
关键词:菌血症内毒素血症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12月943例发生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 056株,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598株(56.6%),其中革兰阴性菌863株(81.7%),革兰阳性菌70株(6.6%),真菌123株(11.6%),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5%(238/1 056)、21.4%(226/1 056)、19.2%(203/1 056)和7.7%(81/1 056);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3%(56/1 056);最常见的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7%(71/1 056)。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大于75%和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8.6%(44/5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高,加强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王悦史利克张鲁涛王世博王黎一贾媛董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细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