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涛

作品数:3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临沂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老年
  • 7篇心肌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5篇心律
  • 4篇心病
  • 4篇心脏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离散度
  • 4篇间期
  • 4篇间期离散度
  • 3篇动脉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心脏病
  • 3篇血清
  • 3篇激素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激素
  • 3篇冠心病

机构

  • 30篇临沂市人民医...
  • 2篇青岛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济南市第五人...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临沂大学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 1篇晋煤集团
  • 1篇淄博市第八人...
  • 1篇淄博矿务局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 30篇田涛
  • 4篇刘陆英
  • 3篇王世明
  • 3篇马建国
  • 2篇魏延津
  • 2篇侯子山
  • 2篇李峥嵘
  • 2篇栾德美
  • 2篇吴兴贵
  • 2篇周东浩
  • 2篇王淑丽
  • 2篇张冬梅
  • 1篇王丽娜
  • 1篇陈冠平
  • 1篇刘福亮
  • 1篇王寿江
  • 1篇刘桂娟
  • 1篇李世红
  • 1篇李世红
  • 1篇袁方

传媒

  • 4篇临沂医学专科...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8
  • 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巴酚丁胺及其合用硝酸甘油超声心动图检测冬眠心肌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对比多巴酚丁胺 (Dob)及其合用硝酸酯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试验识别冬眠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6 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 ,术前分别测定心率、血压及室壁节段运动指数 (WMSI) ,行Dob及其合用硝酸甘油 2DE试验 ,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 (PT CA) ,术后 1月复查。用 16节段半定量法将左心室各节段收缩运动和增厚情况分级记分 ,将两实验检出的冬眠心肌节段与PTCA术后相应节段收缩改善的实际对比 ,计算识别冬眠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安全性。结果 Dob合用硝酸甘油 2DE检出冬眠心肌节段 6 9.4 % ,与Do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其中收缩改善 2分节段百分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其识别冬眠心肌敏感性、特异性和安全性分别为 88.2 %、82 %、86 .6 % ,Dob组分别为 82 .7%、6 6 .37%、78.1%。结论 Dob合用硝酸甘油 2DE识别冬眠心肌比单独应用Dob更安全可靠。
田涛马建国李世红
关键词:冬眠心肌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状况
1997年
田涛杨中菊侯子山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病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对QT间期离散度及J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观察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QT间期离散度(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d)在溶栓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溶栓成功血管再通组38例,溶栓前后QTd、JTd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溶栓失败血管未通组14例,溶栓前后QTd、JTd差异无显著意义;且溶栓后24小时QTd、JTd延长最大,发病1周后两组QTd、JTd基本恢复。提示AMI溶栓后QTd、JTd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无创性指标。
田涛侯子山
关键词:AMI溶栓疗法QT间期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门冬胰岛素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颈动脉IMT的变化,并抽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Hcy、肌酐、尿素氮等,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IMT,Hcy,TC,TG和LDL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除糖化血红蛋白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Hcy水平,并能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王淑丽田涛周东浩王世明薛燕孙宗钦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
心功能状态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1999年
田涛丁习明刘陆英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状态血清甲状腺激素
围产期心肌病QT、J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探讨
2000年
目的 探讨围产期心肌病 (PPCM)心电图QT、JT间期离散度 (QTd、JTd)与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关系。方法 测量并计算 34例PPCM体表心电图QTd、JTd ,并将 3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PPCM恶性心律失常组QTd、JTd较无恶性心律失常组及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1) ;无恶性心律失常组QTd、JTd较对照组亦显著增加 (P <0 .0 1) ;PPCM死亡组较生存组QTd、JTd亦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QTd、JTd增加是预测PPCM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
李世红田涛
关键词:围产期心肌病QT离散度JT离散度
风湿性心脏病球囊扩张术后心房颤动节律控制和频率控制的临床评价
田涛
对比风湿性心脏病球囊扩张术后心房颤动节律和频率控制的临床意义,从而寻找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案是该研究主要内容。该课题组将分析1997.8~2001.8约160例风湿性心脏病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
关键词: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球囊扩张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伴抑郁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伴抑郁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滞药、单硝酸异山梨酯及降脂等常规治疗,心绞痛发作时含化硝酸异山梨酯5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及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动态心电图复律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P<0.05);两组PHQ-9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心可舒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伴抑郁,复律效果及改善抑郁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陈侠田涛
关键词:心可舒冠心病心律失常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基因多态性和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和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性。方法:重复性成套心理状态测验测试认知功能,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等位基因,应用SPSS15.0及SHEsi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女性样本中,Val66Met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χ2=8.333,P=0.004;χ2=7.589,P=0.022),在总体样本和男性样本中未观察到Val66Met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基因与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
周东浩刘桂娟单晓阳王领章陈淑红刘红艳田涛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2型糖尿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心律失常与QTJT间期离散度关系的临床分析
1999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 M I) Q T 间期离散度( Q T D) 、 J T 间期离散度( J T D) 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并计算 A M I 体表心电图 Q T D、 J T D, 并与50 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A M I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组 Q T D, J T D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 0 .01) ;前壁心面梗死组的 Q T D、 J T D明显大于下壁心肌梗死组( P < 0 .05) 。结论  Q T D 、 J T D 增加是 A M I 早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田涛刘陆英马建国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心律失常心肌梗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