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亚华
- 作品数:129 被引量:864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重溶剂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在中试装置上对重溶剂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高收率的重溶剂脱沥青油性质较差,但采用适宜的催化剂组合装填,包括保护剂、脱金属、脱硫及脱氮剂,在中压和比渣油加氢处理的空速高1倍的条件下即可获得优质的催化裂化原料。3000h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加氢催化剂的失活速度仅为1.58℃/月,可以使工业装置运转周期达到2年。
- 戴立顺李大东石亚华王子军
- 关键词:溶剂脱沥青加氢处理工艺催化裂化原料脱氮剂
- 硫化态NiW/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相的研究Ⅱ.程序升温还原表征被引量:9
- 2004年
-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对一系列具有相同W含量和不同Ni含量的硫化态NiW /Al2 O3 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以考察催化剂中不同硫物种的数量及还原性能 .结果表明 ,含有助剂Ni的催化剂的TPR谱在 6 73~ 873K出现了一个还原峰 ,归属为催化剂的NiWS混合相被分解生成的硫化镍物种的还原 .随着助剂Ni含量的增加 ,与该还原峰相应的H2 S生成量增大 ,表明形成了更多的NiWS活性相 .另外 ,Ni/ (Ni+W )原子比为 0 4 1的催化剂样品的噻吩加氢脱硫活性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证实了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活性相被逐步分解 .
- 左东华聂红Michel Vrinat石亚华Michel Lacroix李大东
- 关键词:钨加氢脱硫程序升温还原
- 硫化态NiW/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相的研究Ⅲ.低温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被引量:7
- 2004年
- 采用低温CO吸附 原位红外光谱法对硫化态和经过氢还原处理的W /Al2 O3 ,Ni/Al2 O3 以及不同Ni含量的NiW/Al2 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WS2 相上的两个CO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 2 117和 2 0 6 6cm-1处 ;硫化镍上吸附CO的特征峰位于 2 0 98cm-1处 ;NiW /Al2 O3 催化剂中引入的助剂Ni与WS2 相之间相互作用 ,并分别在 2 12 8,2 0 96和 2 0 78cm-1处出现三个新的谱峰 ,标志着NiWS活性相的形成 ,并且NiWS相的量随着助剂N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不同温度下对NiW/Al2 O3催化剂进行氢还原处理时发现 ,NiWS活性相在高温下逐步分解 ,并发生烧结 .以上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前文中通过XPS ,HREM和TPR等方法所获得的有关催化剂活性相的形成及其还原分解过程的表征结果 .
- 左东华Francoise Mauge聂红Michel Vrinat石亚华Michel Lacroix李大东
- 关键词:原位红外光谱
- Ni含量及预硫化对NiW/γ-Al_2O_3催化剂上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2年
-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Ni/ (Ni +W )原子比及预硫化条件对NiW /γ Al2 O3 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的影响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镜微区元素分析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组成、硫化方法、硫化度和反应条件等都能影响NiW /γ Al2 O3 催化剂的HDS反应活性 .对于在较低温度 (30 0℃ )下硫化的催化剂 ,当反应温度较低 (2 6 0~ 2 90℃ )时 ,最佳Ni/ (Ni+W )原子比为 0 5 0 ,而当反应温度较高 (330~ 36 0℃ )时 ,最佳Ni/ (Ni +W )原子比为 0 2 3.当催化剂在 30 0~ 4 5 0℃下硫化时 ,其噻吩HDS反应活性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大 。
- 王锦业李大东石亚华聂红龙湘云毛以朝
-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硫化噻吩加氢脱硫Γ-AL2O3
- 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中絮状物组成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某些异构脱蜡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常有絮状物从油中析出。为了研究异构脱蜡油絮状物生成的原因,将异构脱蜡油中的絮状物分离出来,并以模拟蒸馏、测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谱(MS)和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絮状物主要是由具有较长碳链、凝固点较高的蜡状分子,特别是链状或异构化程度较低的烷烃分子组成。
- 韩鸿祖德光石亚华李大东
-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异构脱蜡浊点
- 钨浸渍液中杂离子对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1992年
- 一、前言催化加氢是炼油工业中提高产品质量和为下游工艺提供优质原料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石油产品中特别是二次加工后产品,其中烯烃氧、硫和氮等杂质含量较高,严重地影响油品的使用性能和颜色安定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原油与中东等国外原油相比,最大特点是硫含量相对低。
- 石亚华
- 关键词:炼油工业加氢精制催化剂炼油工艺加氢脱氮
- 发展中的炼油加氢催化剂和技术
-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石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需求在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石油储量的下降,含硫、含酸和重质原油比例上升,炼油利润下降。因此如何低成本生产清洁燃料、有效利用石油资源及寻找合适的替代能源成为炼油和能源行业的...
- 聂红李明丰高晓冬石亚华李大东
- 关键词:炼油加氢催化剂加氢技术
- 文献传递
-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技术途径被引量:27
- 2003年
- 介绍几种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及烯烃含量的技术途径,比较这些技术的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国内已工业化的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技术,包括加氢异构脱硫降烯烃(RIDOS)技术,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MIP)技术等。指出,前加氢法(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具有诸多优点,但装置投资高,难以满足清洁汽油φ(烯烃)<20%的要求。催化裂化汽油后加氢法中,对于高硫、低烯烃原料,宜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对高硫、高烯烃原料,宜采用加氢异构脱硫降烯烃技术。催化裂化降烯烃新工艺、催化剂和助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但难以满足汽油φ(烯烃)<20%,ω(硫)<800μg/g的标准。催化裂化降烯烃技术与加氢技术的组合可能是我国生产新标准清洁汽油的适宜途径。
- 张哲民石亚华傅军
-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料硫烯烃加氢法脱硫技术
- 一种碳载体加氢催化剂
- 本发明是一种碳载体加氢催化剂,它是以沥青为原料,经过成型、抗熔化、碳化和活化处理得到的成型碳载体,然后浸渍Ni和W或Co和Mo活性金属组分。本发明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高于以氧化铝为载体和其它的碳载体所制得的催化剂,可广泛用...
- 曲良龙孙乃健韩玉泽石亚华李大东
- 文献传递
- 加氢系列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
- 1992年
-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以RN-1低压加氢催化剂为基础开发的11个系列16种催化剂均具有独特的作用。其中RN-1催化剂已在国内18套工业装置上应用,一次使用周期已达5年之久,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二次加工油品,特别是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的质量变差问题。加氢脱芳烃催化剂、石蜡加氢催化剂、脱砷剂、活性支撑剂及保护剂也都在工业应用中发挥好的效果和作用。新开发的加氢脱氮、脱硫、脱芳烃等催化剂具有活性更高和适用范围宽的特点。RIPP所开发的11个系列催化剂在活性、外形、强度及稳定性等方面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对加氢工艺的要求,采用这些催化剂的炼油化工厂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 石亚华李大东张馨维
- 关键词:加氢催化剂钨加氢脱硫脱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