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忠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综述
- 2015年
- 2015年10月10~11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民委研究室主任石玉钢主持,贵州民族大学校长张学立致欢迎词。
- 石开忠
-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国家民委贵州民族论文评选活动旅游社区
- 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 对于侗族款组织的研究,早在宋代的汉族文献中就已经开始.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除元代没有汉族文献记载之外,此后的各个朝代均有记载,而且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时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著述,到后来的官方、私...
- 石开忠
- 关键词:侗族文化人类学
- 文献传递
- 宗教象征的来源、形成与祭祀仪式——以侗族对“萨”崇拜为例被引量:10
- 2005年
- 文章对侗族萨神的来源、形成及对萨的祭祀仪式进行了探讨,多为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材料翔实、可信。
- 石开忠
- 关键词:侗族仪式
- 侗族习惯法的文本及其内容、语言特点被引量:14
- 2000年
- 文章对侗族习惯法的文本及其内容、语言特点进行论述,并从侗族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习惯法与法及现行法的异同。
- 石开忠
- 关键词:侗族习惯法语言特点文本
- 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和谐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论断后,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论文在全面研究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定义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五条路径,希望为推动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参考。
- 陈祥石开忠周真刚
- 关键词:民族关系
- 碰撞与调适——清水江流域人民武装反抗斗争与当地社会文化变迁
- 2014年
- 根据汉文献记载,本文梳理了历史上清水江流域各族人民因不堪忍受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而进行的武装反抗斗争,这些武装反抗斗争与封建统治的逐步深入和清水江各族人民的逐步汉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时间越早反抗的次数较少,时间越晚反抗的次数越多。清水江各族人民的武装反抗有着鲜明的特点,本文对其进行了归纳,并就碰撞与调适的定义、相互关系、具体表现进行了探讨。
- 石开忠
- 关键词:反抗斗争社会文化变迁
- 侗族风雨桥成因的人类学探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风雨桥是侗族地区结构严谨,造型独特的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之一,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风雨桥在侗族地区桥的数量是比较多,几乎每一个寨子都建有风雨桥。除鼓楼之外,风雨桥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又一个代表。作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
- 石开忠
- 关键词:侗族风雨桥
- 虚幻、现实与数字鸿沟:“洞穴隐喻”下的元宇宙
- 2024年
- 元宇宙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但在社会学哲学交叉领域缺乏经典命题与当代最新发展之间的时空对话。本文引入古希腊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探讨元宇宙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影响。将“洞穴隐喻”及人类对元宇宙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洞中场景是虚幻的“现实”,洞外场景是现实的“虚幻”,返洞场景是数字鸿沟。基于符号互动论及群体思维论认为,面对元宇宙社会到来,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往往陷入虚幻、现实的两端无法调和,进而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应对元宇宙带来的新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认同势在必行:开启元宇宙开放对话之门,铸造元宇宙信息批判之剑,构建元宇宙多样繁荣之场,增强元宇宙多维互动之域,倡导元宇宙平台建设之责。
- 石庆波石开忠
- 关键词:数字社会数字鸿沟
- 20世纪贵州的三次民族调查及其价值与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对二十世纪贵州的三次民族大调查进行了叙述,即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调查,五十年代初开始的少数民族历史调查和八十年代及以后的六山六水调查,对其调查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并试图探析中国民族学派的特点。
- 石开忠
- 关键词:民族调查
- 明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开发及对当地侗族、苗族社会的影响被引量:24
- 1996年
- 贵州省黔东南的清水江流域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生活在这里的侗族、苗族长期以来就有经营林业的传统。由于林业的开发与经营,当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深受影响,其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也由此发生了变化。本文以林业开发为研究的突破口,探讨了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的阶级、阶层的形成以及一个民族内部各部分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源。
- 石开忠
- 关键词:林业开发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