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贞玉
- 作品数:53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共建河南大学科研项目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缺血、缺氧对小鼠海马DNA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建立缺血、缺氧脑片模型,探讨缺血、缺氧对小鼠海马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海马脑片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正常对照组海马脑片与HIBD实验组海马脑片炎症损伤、DNA甲基化相关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HIBD实验组海马脑片氧化应激、炎症损伤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诱发海马应激损伤;同时HIBD实验组海马脑片DN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片缺血、缺氧可促发炎症反应对海马组织造成损伤,DNA甲基化水平升高,提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缺血、缺氧组织损伤过程;机制可能是HIBD影响DNA代谢活动,诱导DNA甲基化水平升高,DNA甲基化调控相关基因表达产生氧化应激,促发炎症反应,对海马造成损伤。
- 李红石贞玉李瑞玲张裴付苏邓锦波邓洁心
- 关键词:缺血缺氧炎症损伤DNA甲基化海马脑片小鼠
- 1-(N-氧氟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的1‑(N‑氧氟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1544927120000011.GIF" he="476" ...
- 厉永强石贞玉于喆王娜孙姣姣刘彬胡国强
- 固定剂和传代次数对线粒体荧光质粒pDsRed2-Mito荧光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标记线粒体的荧光质粒pDsRed2-Mito转染PC12细胞,分别以95%乙醇、甲醇、丙酮和4%多聚甲醛作为固定剂对筛选后的细胞进行固定,最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固定剂对荧光质粒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5%乙醇或甲醇作为固定剂固定细胞后易导致荧光猝灭,而丙酮或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后,对质粒荧光强度没有显著影响.不同传代次数对pDsRed2-Mito质粒的荧光强度也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选择pDsRed2-Mito质粒标记线粒体时,不用考虑传代次数的影响,宜选择丙酮或4%多聚甲醛作为固定剂才能最大化的保持质粒的荧光强度.
- 张丽丽耿慧霞石贞玉邓锦波王来
- 关键词:线粒体质粒荧光强度固定剂
- 丹参配方颗粒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艾滋病脑病药物方面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丹参配方颗粒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艾滋病脑病及HIV‑1Tat蛋白所致神经损伤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用HIV‑1Tat蛋白损伤类神经细胞系PC12和小鼠脑片上的神经细胞,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配方颗粒...
- 刘红亮王靖凯石贞玉胡磊刘彬邓锦波徐括喜
- 文献传递
- 1-(N-诺氟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N‑诺氟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1544966280000011.GIF" he="759" imgCon...
- 石贞玉厉永强李丽王娜孙姣姣刘彬胡国强
- 文献传递
- 低剂量亚硝酸钠预适应对过氧化氢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亚硝酸钠(NaNO2)预适应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系列浓度的NaNO2作用PC12细胞24h,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活细胞计数法,用Hoechst 33258染色计数凝集和碎核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细胞凋亡率。以3mmol/L浓度的NaNO2预适应细胞24h后,加或不加一氧化氮清除剂亚铁血红蛋白(hemo),再用1.1mmol/L H2O2暴露6h,细胞存活率检测用MTT、凋亡检测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染色。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酶活性。结果:NaNO2对PC12细胞增殖作用呈典型的β型曲线,最大低促效应出现在第24h,最大低促效应剂量为1.4mmol/L,最大促增殖效应为对照组的156%,未观察到不良效应水平(NOAEL)为6mmol/L,细胞增殖半数抑制率(IC50)值为45mmol/L。用3mmol/L NaNO2预适应24h,然后用1.1mmol/LH2O2暴露6h,细胞增殖活性比单纯H2O2组明显升高(P<0.05)。用1.1mmol/L H2O2暴露6h,非预适应组细胞凋亡率为44.9%;3mmol/L NaNO2预适应组细胞凋亡率为19.1%,差异显著(P<0.05),这种现象可以被一氧化氮清除剂亚铁血红蛋白(hemo)所抑制。3mmol/L NaNO2预适应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低于6mmol/L NaNO2暴露能够引起PC12细胞的低促效应。低浓度NaNO2预适应,通过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护过氧化氢毒害的PC12细胞。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在细胞保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李延红史齐石贞玉厉永强刘彬皇甫超申
- 关键词:亚硝酸钠PC12细胞过氧化氢
- 1-(N-依诺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N‑依诺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1544927780000011.GIF" he="759" imgCon...
- 厉永强石贞玉张挚王娜孙姣姣刘彬胡国强
- 文献传递
- 肉桂醛氧氟沙星酰腙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为观察喹诺酮类化合物肉桂醛氧氟沙星酰腙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N-(3-苯亚丙烯基)-6-氟-1,8-(2,1-丙氧基)-7-(4-甲基哌嗪-1-基)-喹啉-4(1H)-酮-3-甲酰肼(FQ16)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6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变化;以pBR322DNA为底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FQ16对人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影响;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RT-PCR方法观察Bcl-2、Bax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ting方法测定caspase-9、caspase-8、caspase-3、p5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显示,FQ16在0.625~10μmol·L?1的浓度范围能抑制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各组FQ16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条带,并伴有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FQ16能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使细胞BaxmRNA表达增高,Bcl-2mRNA表达水平下降,p53、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caspase-9、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显著增加,caspase-8无变化,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果提示,肉桂醛氧氟沙星酰腙能够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造成DNA损伤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 任争康玉华石贞玉皇甫超申胡国强刘彬
- 关键词: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 自噬的双重功能
- 2014年
- 自噬是一个保守的代谢过程,广泛参与了细胞生长、生存、发展和死亡。一方面,自噬是营养匮乏等应急状态下维持细胞稳定和细胞存活的因素,另一方面,自噬在细胞死亡过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自噬与细胞生长、细胞存活以及细胞死亡之间的关系。
- 石贞玉厉永强
- 关键词:自噬自噬体细胞凋亡溶酶体
- 亚硝酸钠增强SMMC-7721细胞拮抗镉细胞毒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研究亚硝酸钠对肝源性细胞的毒物兴奋效应和拮抗镉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以人体肝癌细胞SMMC-7721为模型,用3.13~3200mg·L-1亚硝酸钠作用24h,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表明,细胞增殖活性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在毒物兴奋效应浓度范围内,选取最小效应浓度的亚硝酸钠(17mg·L-1)预适应细胞24h,然后再用25μmol·L-1氯化镉处理12h,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预适应的细胞能够耐受镉损害,这种细胞保护作用可以被一氧化氮清除剂抑制.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33258/PI荧光双染结果表明,亚硝酸钠预适应的细胞能够耐受镉诱导的细胞凋亡.亚硝酸钠预适应的细胞再用氯化镉处理,与单纯氯化镉处理组相比,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同时,免疫细胞化学结果也显示,金属硫蛋白(MT)表达升高.总体而言,亚硝酸钠在3.13~800mg·L-1浓度范围内可促进细胞增殖活性并能够耐受镉诱导的细胞凋亡.
- 史齐李延红皇甫超申石贞玉厉永强刘彬
- 关键词:亚硝酸钠镉人肝癌SMMC-7721细胞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