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捷

作品数:22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宫颈
  • 5篇术后
  • 5篇细胞
  • 4篇子宫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诊治
  • 3篇妊娠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绝经
  • 3篇绝经后
  • 3篇宫颈癌
  • 3篇ASCUS
  • 3篇HPV检测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异位症
  • 2篇预后
  • 2篇上皮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2篇祝捷
  • 12篇狄文
  • 8篇楼微华
  • 5篇洪祖蓓
  • 4篇叶太阳
  • 4篇施君
  • 2篇季芳
  • 2篇赵爱民
  • 2篇季雯婷
  • 2篇顾李颖
  • 2篇余敏华
  • 2篇戴岚
  • 2篇殷霞
  • 1篇林其德
  • 1篇苏彧
  • 1篇王瑶
  • 1篇陈洁雯
  • 1篇王克敏
  • 1篇邱丽华
  • 1篇苏小玲

传媒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医学
  • 2篇生殖与避孕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CD4^+CD25^+FoxP3^+/CD127^-T细胞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的数量变化,并探讨相关性。方法17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URSA组)和20名正常健康早孕者(对照组)于人工流产时分别采集外周血和蜕膜组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加入CD4-PE-Cy5.5、CD25-FITC或CD25-APC和细胞表面标记CD127-PE或细胞内标记FoxP3-PE,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的百分比,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SA组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间外周血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与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组CD4+CD25+FoxP3+与CD4+CD25+CD127-T细胞的百分比在外周血(r=0.9858,r=0.6870)和蜕膜组织(r=0.6089,r=0.9583)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URSA的发生可能与蜕膜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不参与URSA的免疫发病机制。细胞表面标记CD127可能成为鉴定和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一种新的特异性标记物。
蒋国静邱丽华许文君林其德祝捷
关键词:CD4+CD25+T细胞CD127外周血蜕膜组织
子宫内膜癌Ki-67、ER、P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于2007—2017年收治的26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信息、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和随访预后资料,计算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瘤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根据患者ER、PR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ER和PR(+)、ER或PR(+),以及ER和PR(-)3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采用单因素生存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各临床特征分组间生存指标OS和PFS的影响因素,将单因素生存回归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69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的Ki-67、ER和PR阳性率分别为89.2%(240/269)、83.3%(224/269)、78.8%(212/269)。ER(+)或PR(+)或ER和PR(+)是影响纳入患者OS和PFS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此外,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FIGO 2009分期、原发灶肿瘤最大直径、肌层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卵巢转移、宫颈转移也是影响纳入患者OS和PFS的相关因素。多因素生存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和PR表达是PFS的影响因素(P<0.001);而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卵巢转移(P<0.05)和ER表达(P<0.001)是OS的影响因素。与ER和PR(+)、ER或PR(+)患者相比,ER和PR(-)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为2、3级,FIGO 2009分期为Ⅱ~Ⅳ期,肿瘤最大直径≥2 cm,有宫颈转移比例均显著增高(P值均<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R和PR(+)患者的OS和PFS分别为(140.64±3.65)和(139.02±3.79)个月,ER或PR(+)患者的OS和PFS分别为(120.69±11.22)和(112.88±11.83)个月,均显著长于ER和PR(-)患者[OS为(113.62±10.30)个月,PFS为(98.00±11.25)个月](P值均<0.001或0
许嘉木殷霞楼微华施君祝捷余敏华张义龙潇冉狄文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Activin 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Activin A对子宫内膜细胞迁移、侵袭、增殖、黏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无菌收集正常分泌期子宫内膜,分离、培养内膜原代细胞,以0(对照)、8、16、32、64 ng/mL Activin A孵育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12 h。采用体外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探讨不同浓度Activin A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16 ng/mLActivin A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增殖、黏附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16 ng/mL Activin A作用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VEGF-C mRNA表达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ctivin A处理组子宫内膜细胞划痕14 h前后面积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8、16、32 ng/mL Activin A处理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穿透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16、32 ng/mL Activin A处理组腺上皮细胞穿透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16 ng/mL Activin A处理组穿透细胞数量最多。经16 ng/mL ActivinA处理的子宫内膜细胞增殖、黏附能力与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6 ng/mL Activin A处理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内VEGF-A、VEGF-C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ivin A可显著增强子宫内膜细胞的侵袭力,而对细胞迁移、增殖和黏附能力无明显影响;Activin A并非通过调节内膜细胞VEGF-A、VEGF-C的表达而使内膜细胞的侵袭力增强。
苏小玲赵爱民施君祝捷季芳楼微华
关键词:ACTIVIN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小RNA-199a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199a(miR-199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成熟miR一199a模拟物(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物(对照组)转染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采用黏附试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体外黏附能力,划痕试验和迁移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迁移能力,重组细胞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核因子KB(NF—KB)抑制蛋白激酶B(IKKJ3)是miR-199a的靶基因。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IKKl3、NF—KB抑制蛋白α(IKB-α)、磷酸化IKB-Ot(p-IKB-Ot)和NF-KB蛋白的表达。结果(1)细胞黏附能力:转染组细胞的黏附抑制率为(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划痕试验显示,转染组细胞48h后,划痕愈合程度低于对照组;迁移试验显示,转染组和对照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30±31)、(247±36)个/高倍视野(×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试验显示,两组穿透基底膜细胞数分别为(63±15)、(133±17)个/高倍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显示,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分别为0.160±0.006和0.383±0.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设定为1.000)比较,转染组细胞中IKKB、p-IKB-d、IKB-Ot和NF-KB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50±0.195、0.443±0.076、1.970.4-0.486和0.454±0.1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199a能抑制人子宫内膜问质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IKKIB为miR-199a的靶基�
戴岚顾李颖祝捷施君王瑶季芳狄文
关键词:间质细胞微RNAS细胞黏附细胞运动
S1PR1/3基因作为靶点在抑制上皮性卵巢癌嗜脂性转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PR1/3基因作为靶点在抑制上皮性卵巢癌嗜脂性转移中的应用,通过S1PR1/3基因抑制剂抑制S1PR1/3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发现能够有效抑制脂肪细胞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能够有效抑制...
狄文戴岚王陈张宁祝捷叶太阳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联合蔗糖铁注射液静滴治疗妇科手术后贫血56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商品名益比奥)皮下注射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商品名森铁能)静滴治疗妇科手术后贫血的效果。方法 94例妇科术后贫血患者,其中轻度贫血25例、中度贫血55例、重度贫血14例,妇科恶性肿瘤29例、妇科良性肿瘤41例、妇科急性失血性疾病(功血、宫外孕及流产)24例。将94例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术后皮下注射益比奥10 000 IU,1次/d、共3次,同时使用森铁能300 mg静滴,连续用药3 d。对照组术后连续使用森铁能300 mg静滴3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术后第5天)检测两组RBC、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压积(MCV)。结果观察组治疗后RBC、Hb、HCT、MCV高于治疗前,且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RBC、Hb、HCT、M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妇科良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妇科急性失血性疾病患者治疗后RBC、Hb、HCT、MCV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观察组中,中度贫血者与重度贫血者治疗后RBC、Hb、HCT、MCV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轻度贫血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比奥皮下注射联合森铁能静滴可纠正妇科手术后贫血,在妇科良恶性肿瘤及急性失血性疾病患者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中度及重度贫血患者,益比奥联合森铁能可显著改善贫血程度,但对于轻度贫血患者效果不明显。
顾李颖祝捷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注射液贫血
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生殖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285例复发性流产或者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孕产史分为复发性流产组(161例)和不孕症组(124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和生殖预后。结果所有检查均安全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共发现子宫畸形12例(4.2%),子宫内膜异常86例(30.2%),输卵管异常79例(27.7%)。术后随访生殖预后,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22~34个月),失访19例,失访率6.7%。另有11例(3.8%)术后因个人原因暂时无生育要求。妊娠率71.8%(183/255),流产率18%(46/255),活产率53.7%(137/255)。与术前相比,整体的自然流产率(85.2%vs.25.1%),活产率(7.4%vs.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率无改善,但自然流产率(92.7%vs.32.4%)和活产率(4.8%vs.6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患者妊娠率(57.2%vs.67.3%)、自然流产率(48.6%vs.13.9%)和活产率(19.8%vs.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宫腔病变以及输卵管通畅程度安全、有效,有助于明确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
叶太阳谈成熙王惠子柏文心祝捷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宫腔镜宫腔病变输卵管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CA12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以及盆腔包块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够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纠正患者机体内分泌的紊乱,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
祝捷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中医药疗法当归四逆汤血清CA125
IVF-ET术后发生2处异位妊娠1例
2009年
患者27岁,住院号60855。因停经56d,下腹突发性疼痛1h于2004年8月31日入院。该患者既往月经规则5/28d,无痛经史,量中等,末次月经2004年7月5日。2003年2月因“右输卵管妊娠”于外院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2003年底再次因“右侧输卵管妊娠”于外院在腹腔镜下行右输卵管切除术;
祝捷狄文赵爱民
关键词:异位妊娠IVF-ET
HPV检测用于绝经后意义不明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患者分流诊治的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对绝经后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绝经后妇女宫颈上皮细胞内瘤样病变(CIN)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超薄液基细胞技术(TCT)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进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诊断为ASCUS的339例绝经后患者的资料,并分析HPV分型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对检出宫颈病变的效率。结果:339例绝经后ASCUS人群中,HPV感染率为23.89%(81/339)。不同年龄区间(47~59岁、60--69岁)HPV感染率分别为28.49%(49/172)和19.16%(3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以病理诊断为高级别CIN(≥CIN2)作为临界终点,分析显示HPV检查用于预测宫颈CIN的敏感度为90.91%(10/11),特异度为78.35%(257/32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2.34%(10/811和99.6%(257/258)。结论:HPV检测可用于绝经后患者ASCUS的分流诊治,阴性预测价值高。对于60~69岁绝经后ASCUS患者,若无HPV感染,建议随访,无需立即行阴道镜检查。
祝捷洪祖蓓楼微华狄文
关键词:ASCUS绝经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