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报告
- 2006年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多采用卧床牵引,非手术疗法。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褥疮、髋内翻、膝关节僵直、呼吸系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5年来,我科运用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秦玉星郭家昌盛国庆
-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长期卧床非手术疗法膝关节僵直髋内翻
- 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旋转中心原位固定与上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髋臼发育髋臼旋转中心原位固定与上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髋臼发育不良(DDH)全髋置换术病例中期疗效,其中髋臼旋转中心上移及原位固定各12例,平均随访4.3年,比较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病例随访期内无假体脱位、松动、髋关节感染等发生,二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髋臼旋转中心的选择以软组织平衡为原则,二者术后中期髋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
- 陈凯蔡俊丰秦玉星潘天明袁锋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股骨头坏死髋臼
-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34例分析
- 2001年
- 盛国庆郭家昌秦玉星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外科手术
- 用自拟的中药损伤一号方治疗骨折术后肿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析用自拟的中药损伤一号方治疗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6例骨折术后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些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自拟的中药损伤一号方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自拟的中药损伤一号方加三七粉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第3天、第10天患肢肿胀消退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术后第3天、第10天治疗组患者患肢肿胀的消退率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自拟的中药损伤一号方加三七粉治疗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促进患者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缩短其患处肿胀消退的时间,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茅莉萍秦玉星
- 关键词:三七粉临床疗效
-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载荷-应变与位移(英文)被引量:24
- 2011年
- 背景:很多临床报道认为"双钢板"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对于放置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肱骨髁间骨折应用双钢板固定时,3种不同放置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8具防腐肱骨标本,制成肱骨远端"T"型髁间骨折模型,在髁间骨折线两侧各贴2个(共4个)应变片。随机予以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平行双钢板固定,在压缩载荷下,对3种内固定方式进行应变、位移、刚度的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从载荷-位移数据中可以看到:当载荷低于5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500N时,平行双钢板压缩位移小于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P〈0.05)。②3种内固定应变较小的是平行双钢板固定,另两种钢板固定方式应变较大,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外髁的应变大于髁间应变,外髁的应变最大。当载荷低于3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的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300~500N外力的载荷下轴向压缩刚度以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最高,背侧双钢板和垂直双钢板较低,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此可见,同等载荷下,平行钢板固定效果最佳,垂直钢板固定和背侧钢板固定之间无差异。
- 蔡浩倪晓晖董萼良盛国庆秦玉星王友华
-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钢板生物力学
- 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架
- 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架,是由单螺纹固定钉(7)、双头自动加压外固定螺钉(3)和多功能外固定器(6)组成,其单螺纹固定钉(7)和双头自动加压外固定螺钉(3)分别通过铰接固定在多功能外固定器(6)上,所述的双头自动加压外固定...
- 秦玉星丁家祥盛国庆
- 文献传递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体会被引量:7
- 2011年
- 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45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结果本组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29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1.1%。结论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有效的办法。
- 蔡浩盛国庆秦玉星王友华
-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解剖型钢板
- 股骨转子间骨折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的力学特性。方法:将15具新鲜湿润股骨头标本,分试验组5具和对照组10具(动力髋螺钉DHS和传统外固定支架各5具)。在试验时实行等级加载,0~1800N,加载速度1.4mn/min,分别测量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扭转力学性能和股骨的极限承载能力,以比较不同器械的优劣。结果:试验组在股骨转子间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股骨的扭转力学性能以及极限承载能力均优于DHS和传统外固定支架(P<0.05)。结论: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嵌后比较紧密,无滑动,能有效地防止髋内翻畸形的发生。
- 秦玉星盛国庆王以进姜林忠茅云伟史荣军束军潮
- 关键词:股骨骨折外固定器骨折愈合生物力学
- 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穿钉结构
- 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穿钉结构,包括钻头、螺钉和至少一枚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针(1)的上下缘上开有小切口,置入外固定钉定位套筒装置(2),钻头通过外固定钉定位套筒装置(2)对股骨大转子外侧皮质骨骨面钻孔,旋入外固...
- 秦玉星丁家祥盛国庆
- 文献传递
- 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的设计和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设计股骨转子间骨折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和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制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用此新型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60~93岁,平均76.7岁。按Evans标准:Ⅰ型65例,Ⅱ型41例,Ⅲa型10例,Ⅲb型2例,Ⅳ型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0~11d,平均5d。按照Sanders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16例获得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2周。术后针孔感染5例,无深部感染发生,无骨折不愈合及髋内翻,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Sander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疼痛(9.07±0.41)分,行走(9.23±1.00)分,功能(9.42±1.10)分,运动肌力量(9.31±1.06)分,日常活动(9.22±1.03)分,X线评估(10.00±0.00)分,总平均分(56.27±4.16)分,其中优106例,良6例,差4例。结论:双头自动加压外固定器使用方便,兼有加压和微创双重功能,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较理想方法。
- 秦玉星蔡浩黄永辉陈广祥盛国庆姜林忠
-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股骨牵引术外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