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怡民

作品数:72 被引量:817H指数:16
供职机构: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欧盟——中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5篇流动人口
  • 22篇生殖
  • 22篇避孕
  • 19篇健康
  • 17篇流产
  • 15篇生殖健康
  • 11篇影响因素
  • 10篇人工流产
  • 9篇女性
  • 8篇知识
  • 8篇计划生育
  • 8篇妇女
  • 7篇求医行为
  • 7篇节育
  • 6篇生殖道
  • 6篇生殖道感染
  • 6篇干预
  • 6篇避孕节育
  • 5篇性行为
  • 5篇育龄

机构

  • 64篇国家人口计生...
  • 37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深圳市南山区...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深圳市计划生...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山区计划生...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市人口和...
  • 2篇四川省计划生...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0篇程怡民
  • 15篇侯丽艳
  • 12篇孟玉翠
  • 12篇赵银珠
  • 11篇王倩
  • 11篇张雨寒
  • 11篇周猷
  • 11篇赵永鲜
  • 11篇甘亢
  • 10篇庞成
  • 10篇何电
  • 10篇张成超
  • 8篇冯琪
  • 8篇吉宁
  • 8篇姜晓梅
  • 7篇孙亚坤
  • 7篇魏虹
  • 6篇陈世强
  • 6篇席毛毛
  • 6篇吕岩红

传媒

  • 27篇中国计划生育...
  • 15篇中国妇幼保健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卫生研究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工地未婚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的未婚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建筑工地的647名<24岁未婚男性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健康知识问卷共16题,答对≥10题的占29.8%,<10题的占70.2%;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筛选分析发现,性生活史是得分低的危险因素(OR=1.560);年龄(OR=0.911)、在本厂工作时间(OR=0.500)、文化程度(OR=0.751)高的人知识得分高。相关态度分析表明,34.8%的人拒绝与患有性病的同事交往,28.3%的人要求将患有性病的同事赶出工地;50.2%的人拒绝与感染艾滋病毒(HIV)的同事交往,41.0%的人要求将感染HIV的同事赶出工地。17.8%的人(13/73)有多性伴史。结论:建筑工地流动未婚男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需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时要减少其对性病、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庞成周猷赵银珠侯丽艳程怡民
关键词:流动人口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
工厂流动人口避孕药具推广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工厂途径对流动人口进行避孕药具推广干预活动的效果,并比较基本干预模式与全面干预模式间效果差异。方法流行病学现场干预试验。在深圳市和东莞市各选择2个工厂,基线调查后进行避孕药具推广干预,基本干预模式实施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和推荐可获得免费避孕服务的地点,全面干预模式同时整合了面对面咨询及药具发放服务,半年后开展终线调查及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调查对象的避孕相关知识水平有所提高(P=0.000),且全面干预组及格率高(P=0.000);调查对象自我报告最常使用的避孕措施为安全套,干预前使用比例为69.7%,购买过比例为67.7%,干预后使用比例和购买过比例上升(P=0.000),基本和全面干预组使用比例分别提高为84.9%和87.1%,购买过比例分别提高为90.2%和95.1%;实施两种干预后坚持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由35.7%分别上升至38.1%和42.9%,且全面干预组坚持使用率高(P=0.000)。结论对工厂流动人口避孕药具推广干预取得一定效果,整合了咨询及药具发放服务效果更佳,建议持续开展并在其它类似人群中推广。
姜晓梅任姗姗侯丽艳何电庞成程怡民
关键词:流动人口避孕药具计划生育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模式总结
农村流动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避孕节育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流动人口有关避孕节育的知识。通过对宣传教育的个性化、宣传教育的各种形式、宣传教育的途径等各个方面的总结,找出有关...
孟玉翠程怡民
关键词: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
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意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采用意向性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8家医院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部分男伴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结果:人工流产妇女男伴的年龄为25.22±3.79岁,流动人口占55.2%。本次意外妊娠未使用避孕措施组中男性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为58.1%,高于避孕失败组中的50.8%(x2=5.243,P<0.05)。男女文化程度有差异的人群,其女伴避孕知识得分不及格的比例较高,占33.1%(x2=40.959,P<0.01)。结论: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的使用有一定影响,低文化程度、流动人口、以及男女双方在文化程度、户籍上存在差异的人群,女性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低,正确知识的知晓率低。
王潇滟程怡民蔡雅梅吕岩红李颖黄娜郭欣
关键词:人工流产避孕影响因素
我国不孕症研究进展被引量:43
2011年
不孕症是涉及全球各个地区或国家育龄夫妇的问题,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50年中,各国人口结构和模式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不孕症的发病情况也在不断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环境污染恶化、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生育观念转变等,由此引发的生育能力下降问题也显现出来。
周猷庞成何电吉宁侯丽艳程怡民
关键词:不孕症育龄夫妇人口结构发病情况生活节奏生育观念
我国三省妇女妊娠合并贫血的调查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调查我国四川、河南、安徽3省妇女妊娠合并贫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意向性选择上述3个省,并采用分层整群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3省中6个县(市)的25个医疗机构2008年的产科病历,根据病历摘录填写自制《产科病例摘录卡》。结果:共收录合格病例摘录卡片17162份,妊娠合并贫血总患病率为23.6。人群分布中孕妇户籍为农村、职业为农民者妊娠合并贫血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5.9和25.9;四川省、河南省和安徽省被调查妇女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4、30.5和26.3。孕妇职业是农民、是否有妊娠史、首次产检时间、产检的次数等为妊娠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对象孕产期贫血患病率相对较高,应加强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孕产期保健宣传教育及妊娠期贫血的检查和监测。
孟玉翠张雨寒侯丽艳程怡民
关键词:贫血妊娠患病率
流动人口女青年性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女青年保护性性行为和非意愿性行为状况。方法采用立意抽样,于2008-08/10,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青岛市6个行政区中10个工厂,年龄在18~29岁之间的未婚和已婚流动人口进行调查。每个工厂各调查已婚和未婚流动人口女青年各150人,10个现场共计约3000人。结果 3521名女性流动人口接受调查。过去6个月中,已婚者中有92.2%(1689/1831)有性生活,未婚者中有11.4%有性生活(193/1690)。过去6个月中,未婚者使用现代避孕药具的比例(63.2%),坚持使用避孕药具的比例(53.6%),以及坚持使用避孕套(47.2%)的比例均低于已婚者中使用现代避孕药具的比例(81.1%),坚持使用避孕药具的比例(74.8%)以及坚持使用避孕套的比例(60.2%)(χ21=25.958,χ22=29.866,χ23=9.593,P<0.05)。37.4%的已婚者和25.0%的未婚者认为"夫妻之间存在强奸问题"(χ2=338.341,P<0.05)。过去6个月中,未婚者发生非意愿性行为的比例(31.1%)较已婚者(22.7%)高(χ2=6.842,P<0.05)。结论未婚者中有效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较已婚者比例低;未婚者较已婚者更缺乏避免非意愿性行为意识;未婚者发生非意愿性行为比例高于已婚者。
赵永鲜万加华张成超赵银珠姜晓梅甘亢程怡民
关键词:流动人口女青年性健康
不孕症夫妇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中男女各方的影响因素,家庭暴力与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怀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现状调查。2003年被诊断为不孕症的夫妇中抽取510对,对不孕症的情况、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相关的知识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7.6%的丈夫发生了性功能障碍,实施过家庭暴力的丈夫中21.1%的人患有性功能障碍,未实施过家庭暴力的丈夫只有5.2%的人患有性功能障碍。有26.9%的妻子在最近一年遭受过家庭暴力。有24.6%的妻子在过去一年怀孕,其中遭受过精神暴力的妻子怀孕率为16.1%,未遭受过精神暴力的妻子怀孕率为26.3%。结论造成家庭暴力女方的因素有年龄、结婚年限、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否与公婆一起居住。造成家庭暴力的男方因素有年龄、是否出外打工、男性性功能障碍、家庭暴力知识态度的情况。家庭暴力可以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和不孕,精神暴力可以引起女性不孕。要促进生殖健康就应该防止家庭暴力的发生。
郭欣程怡民黄娜李颖吕岩红蔡雅梅王潇燕
关键词:家庭暴力不孕症男性性功能障碍
深圳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现状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现状、避孕知识水平、性行为特征和生殖健康需求,为推广适宜避孕节育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自填式问卷的方式,对年龄15~49岁、非深圳户籍、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有过性生活且正接受宣传教育、药具发放、技术服务的流动人口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多数服务对象采取过避孕措施,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避孕措施的<1/3;在短效避孕措施中,>80%人目前最常使用的是避孕套;28.1%的妇女有过人工流产史,其中1/3为多次人工流产。最近一次原因多为避孕失败,导致避孕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安全期、体外射精和避孕套避孕。流动人口避孕知识水平不高,所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80%。结论:流动人口避孕知识掌握较差、有效避孕措施使用率低、人工流产率高、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迫切。建议对流动人口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教育,推广适宜避孕节育技术,促进安全、有效避孕措施的使用,促进男性积极参与避孕,以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王倩游丽琴冯琪王云江张英黄维浩谭电辉韩春艳谢立春程怡民
关键词: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性知识性行为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方法推广宣传教育现状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了解计划生育系统为流动人口推广避孕节育方法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现有可利用的资源状况,评价现有的工作水平,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状分析方法,包括:个人深入访谈,小组集中讨论,出口访谈;清仓查库、现场观察。结果:宣教理念逐步转变,宣传形式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系统,注重个性化服务,使得群众对宣传教育的接受性有所增强,个性化服务提高了宣传教育的可及性。不足之处一是目前的宣教覆盖率尚不足50%;二是宣教人员多为兼职,工作任务繁多,计划生育宣传力度不够;三是宣教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避孕药具的专业知识尚显不足,不够专业,健康教育和避孕指导的效果难以满足需求。建议: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加强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服务信息的宣传,提高流动人口的知晓率;加强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健康教育、生殖健康咨询专业人士,提高宣传教育服务质量和效率;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选择几种目前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试点,注重效果评价及成本效益分析,增强宣传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可持续性。
谢立春曾序春王倩冯琪黄建初吴柱国王鹤云洪旺全程怡民
关键词:流动人口宣传教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