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类成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细胞瘤
  • 5篇母细胞
  • 5篇母细胞瘤
  • 4篇预后
  • 4篇肿瘤
  • 3篇化疗
  • 3篇病理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前列腺
  • 2篇切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肝母细胞瘤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低度恶性潜能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队列研究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儋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3篇类成勇
  • 3篇李作青
  • 3篇李穗生
  • 3篇刘唐彬
  • 2篇刘钧澄
  • 2篇谢勇
  • 2篇毛向明
  • 2篇赵善超
  • 2篇彭大云
  • 1篇吴芃
  • 1篇吴苑
  • 1篇潘翠玲
  • 1篇单正飞
  • 1篇王蔚
  • 1篇陈壮飞
  • 1篇黄泽海
  • 1篇宋先璐
  • 1篇谭万龙
  • 1篇金玥
  • 1篇包继明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索血管的显微组织解剖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外环下切口和腹股沟管切口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结扎术均被推荐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但手术复杂度不同。本研究旨在了解两种手术切口的精索血管显微解剖结构。方法:选择外环下切口80例,腹股沟管切口20例,术中记录精索动脉、静脉及淋巴管数量;并从10例成人尸体取材精索,经组织染色,记录两种切口水平精索动静脉数量。结果:术中中静脉(2~5 mm)在腹股沟管切口有(1.80±0.83)条,外环下切口有(3.98±1.99)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7.536,P<0.01);静脉总数腹股沟管切口为(6.40±1.67)条,外环下切口为(9.01±2.70)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071,P<0.01)。两种手术切口的小静脉(≤2 mm)、大静脉(≥5 mm)、动脉和淋巴管数量差异无显著性。尸体研究数据:在外环下水平和腹股沟水平动静脉数量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虽然外环下水平精索静脉总数及中静脉数量均多于腹股沟管水平,但中静脉并不会加大手术难度,外环下切口不会较腹股沟切口操作更复杂。
武小强杨宇吴芃黄泽海类成勇魏强毛向明
关键词:显微解剖精索腹股沟管精索静脉曲张
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其他囊性肾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方法:收集2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2~61岁,平均43岁。13例常规体检发现,其余8例因腰部不适或血尿入院。大体检查:肿瘤直径1.5~4.2cm,界限清楚。切面呈多房囊性或蜂窝状,囊内含清亮浆液性或凝胶状液体。显微镜下囊壁衬覆单层胞浆透亮的肿瘤细胞,细胞核小,未见核仁,WHO/ISUP核分级1级17例,2级4例;衬覆细胞偶可见呈多层,或形成囊内小乳头。囊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3例伴钙化。囊壁间可见呈簇或小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PAX8和CAⅨ呈强阳性,CK、CK7、上皮膜抗原(E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部分阳性,而CD10阳性仅3例。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9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7~216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是2016版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新更名的一个肾肿瘤,其WHO/ISUP核分级低、低TNM临床分期,预后极好,诊断时需严格把握标准。临床上需依据肿瘤部位、大小以及有无突破肾包膜等决定手术方式。
类成勇王蔚张伟彭大云
关键词:低度恶性潜能肾肿瘤病理预后
术前化疗治疗肝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总结22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肝母细胞瘤病例术前化疗的治疗效果,评价术前化疗对治疗肝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肝母细胞瘤的治疗经过,包括化疗前确诊方法、化疗方式、方案,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化疗前采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18例,明确诊断为肝母细胞瘤15例,疑似者3例。本组未经术前化疗Ⅰ期手术切除肿瘤3例。经术前化疗并完成疗程延期手术14例,其中介入治疗2例,全身化疗12例,肿瘤体积在化疗后较化疗前平均缩小55.7%,完整切除肿瘤13例,肿瘤仍不能切除仅活检1例,化疗后肿瘤完整切除率为92.9%。化疗1~2个疗程后放弃继续治疗3例,化疗期间死亡1例。外院初次手术后肿瘤复发行肝移植1例,术后死于腹腔内出血。本组术后超过2年者10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例,术后不足2年者6例,存活5例,1例术后8个月时因肿瘤复发死亡。化疗后仅行活检者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化疗前必须经病理学确诊。采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具有损伤小,确诊率高的特点。对不能Ⅰ期切除的肿瘤,无论采用介入治疗或全身化疗均可使肿瘤明显缩小。对提高肝母细胞瘤的肿瘤完整切除率有很大的帮助。
李穗生类成勇李作青刘钧澄莫家骢苏诚潘翠玲刘唐彬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手术
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PCNL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最常见的并发症,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120例PCNL均获得成功,术后出血10例,发热23例,灌注外渗1例,感染1例;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手术时间、结石直径、糖尿病,肾实质厚度,发热的影响因素包括结石直径、手术时间、糖尿病、尿路感染。结论:老年患者行PCNL术后仍存在出血、灌注外渗、感染和发热等并发症,其中出血和发热最常见,加强对出血和发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干预,能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
陈春胜史南黄永湘类成勇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
原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改变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其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收集2例肾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及VHL基因检测。结果例1,男性63岁,腰痛8年,CT检查发现左肾占位;例2,39岁男性,常规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巨检肿瘤边界清楚,周围有厚的纤维性包膜。切面呈灰黄灰褐色、实性质中。镜下肿瘤由弥漫片状或小叶状分布的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被间质丰富的鹿角状或分枝状的毛细血管网分隔,部分血管腔扩张。瘤细胞胞质空亮或淡嗜酸性,可见胞质内脂质空泡。例1可见体积大、胞质丰富红染的横纹肌样细胞呈片状分布,并可见扩张的厚壁静脉血管。两例均未见坏死和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NSE、S-100蛋白和α-inhabin(+),CK、EMA灶性(+),CD10、SMA和HMB45等(-)。分子检测显示2例VHL基因3个外显子均未突变。例1行肿物切除术,例2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分别随访12和37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肾血管母细胞瘤为WHO(2016)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新增的肾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罕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需要与肾细胞癌和上皮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鉴别。
类成勇王蔚张伟彭大云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VHL综合征
肾盂鳞状细胞癌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8例肾盂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临床表现血尿8例,腰痛7例,腹部包块1例。B超检查8例,IVU检查8例,CT检查4例。术前诊断为肿瘤3例,诊断为肾结石5例,结石术中发现肿瘤并经冰冻病理确诊2例。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4例、单纯性肾切除3例、姑息性切除术1例。结果8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6例,高分化和低分化各1例;pT1 1例,pT2 1例,pT3 3例,pT4 3例;淋巴结转移2例。获随访7例,失访1例。术后生存时间2~42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患者均死于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盂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常合并结石,术前诊断困难,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术后短期内易复发转移,预后极差。
陈壮飞郑少斌张鹏吴苑赵善超姜耀东毛向明类成勇单正飞
关键词:鳞状细胞肾盂病理学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背景: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小儿胚胎性肿瘤,占儿童恶性实体瘤的1%左右,但却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尚未清楚,文献报道与BWS,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染色体异常等有关,但与肝硬化及HBV无关。 肝母细...
类成勇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化疗AFP生存率预后胚胎性肿瘤
文献传递
他达那非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按需给药和长期小剂量口服他达那非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按需给药组)和B组(5mg他达那非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IIEF-5、SD和SAS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估他达那非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和IIEF-5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患者治疗后IIEF-5评分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SDS和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治疗后SDS和S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小剂量(5mg/d)口服他达那非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可以提高患者性自信,改善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有效率高且耐受性强。
陈春胜史南黄永湘类成勇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他达那非临床疗效
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生存状况,以期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1981年7月~1999年12月,共117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用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各临床分期的5年生存率;FH、UH生存率的差别用卡方检验,各临床分期生存率的差别用2×C表分析。结果共收集长期生存者67例,随访率70.9%。重点分析生存者的身体生长发育,残余肾脏功能及代偿的情况,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复发与第二肿瘤。结论放疗后的脊柱侧弯和腰肌发育不良使患儿的身高低于正常,术后及放射性肾炎会影响残余肾脏功能,放射性脊神经根炎为可逆性,综合治疗后免疫系统出现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和比例失调,是否对子代造成影响仍需继续观察,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不大。定期随访,以期早发现、早治疗肾母细胞瘤复发和2次肿瘤。
谢勇刘唐彬李穗生类成勇李作青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预后随访研究长期存活患者
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对比:回顾性队列研究(英文)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对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围手术期结果、功能性及肿瘤相关性结果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72位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手术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术者操作完成。收集及评估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围手术期结果,功能及肿瘤相关结果。结果 36位病人接受了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另外36位病人接受了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D腹腔镜组比2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167 min vs 218 min,P<0.001),平均出血量少(86.11 m L vs 177.78 m L,P<0.001),且两组术后3个月尿控率有统计学差异(88.89%vs 63.89%,P=0.026)。两组间手术并发症、性功能恢复及无生化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2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后早期尿控情况更好。
唐开强庞诗语包继明类成勇谭万龙
关键词: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