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洋洋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耳
  • 3篇中耳炎
  • 3篇慢性
  • 3篇耳炎
  • 2篇听骨
  • 2篇听骨链
  • 2篇听骨链重建
  • 2篇听骨链重建术
  • 2篇听力重建
  • 2篇重建术
  • 2篇自体
  • 2篇颞骨
  • 2篇慢性中耳炎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眩晕
  • 1篇抑制剂
  • 1篇阴性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幽门螺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1篇盐城市第三人...

作者

  • 7篇纪洋洋
  • 3篇许伟民
  • 2篇顾凌澜
  • 2篇徐林根
  • 1篇滕锦楠
  • 1篇朱小平
  • 1篇姜辉
  • 1篇张雅菲
  • 1篇施奕
  • 1篇李强
  • 1篇叶青
  • 1篇胡伟琦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继发于耳源性疾病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继发于耳源性疾病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7例继发于耳源性疾病的BPPV(耳源性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19例原发性BPPV患者对照比较,分析耳源性BPPV的临床特点、病因及预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管石复位法治疗。结果:耳源性BPPV患者中包括突发性耳聋22例(32.8%),迷路炎17例(25.4%),梅尼埃病13例(19.4%),中-内耳手术后8例(11.9%),前庭神经元炎7例(10.4%)。耳源性BPPV与原发性BPPV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半规管受累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突发性耳聋并发BPPV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原发性BPPV患者(P<0.001),梅尼埃病并发BPPV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的次数显著多于原发性BPPV患者(P=0.003)。结论:耳源性BPPV可继发于多种病因,不同耳源性病因所致BPPV的预后有所差别。
滕锦楠纪洋洋徐林根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源性
自体颞骨听骨链重建术中的听力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应用自体颞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Ⅲ型鼓室成形术重建听力的效果;探讨影响自体颞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Ⅲ型鼓室成形术中影响听力重建效果的相关因素。  方法:  1、筛选所有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复旦大学...
纪洋洋
关键词:听骨链重建慢性中耳炎
文献传递
低温等离子鼓膜造孔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目的探索耳内镜下低温等离子鼓膜造孔术在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作用,比较造单孔和双孔的疗效差异。方法分析研究药物保守治疗2月且经过反复鼓膜穿刺均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成年患者行鼓膜打孔治疗,单孔组(25例)、双孔组(21例)。统计分析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感染率、鼓膜造孔留存时间、鼓室积液清除时间及疼痛量表。结果两组鼓膜造孔均愈合,但双孔组的鼓膜造孔留存时间明显长于单孔组,P<0.001。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均大于90%,但双孔组的治愈率要高于单孔组,P<0.05。两组复发率、感染率、疼痛量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耳内镜下低温等离子鼓膜造孔是一种疗效肯定且易于推广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在条件允许前提下,造双孔有更明显的优势。
顾凌澜纪洋洋陈晓彩许伟民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低温等离子鼓膜穿孔
钩突水平段影像学新分型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指导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中钩突水平段影像学新分型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35例,采用影像学钩突水平段新分型进行术前评估,在FESS术中进行观察和比较,评价其对手术指导的意义。结果:135例(270侧)患者进行钩突分型:内下型157侧(58.15%)、内上型81侧(30.0%)、外下型31侧(11.48%)、外上型1侧(0.37%)。所有患者均能在内镜下使用探针完成钩突切除术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扩大开放,1例外上型患者出现眶纸样板损伤并发症。结论:钩突水平段影像学新分型方法对评估钩突水平段切除和上颌窦口开放的难度以及预防手术并发症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李强叶青俞正尧纪洋洋朱小平
关键词: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钩突
自体颞骨听骨链重建术对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颞骨听骨链重建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并对影响听力重建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联合应用自体耳后颞骨行听骨链重建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2例(92耳)。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比较5个频率(0.25、0.5、1、2、4 kHz)下手术前后气骨导差(airbone gaps,ABG)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听力重建效果的因素。结果:92例患者气导听阈从术前的(53.39±14.47)dB降至术后的(46.78±17.06)dB,听力明显改善(P<0.01);手术前后骨导听阈的平均值分别为(23.29±11.93)dB及(23.08±12.36)dB,未见显著改变(P>0.05);手术前后ABG由(30.10±8.54)dB减小为(23.71±9.67)dB,P<0.01。听力重建成功56例,重建成功率为60.7%(56/92)。将重建成功的患者定义为恢复良好组(56例),其余患者定义为恢复欠佳组(36例)。比较两组后发现,导致听力重建效果欠佳的因素有年龄大、术前气骨导差大、镫骨足板固定(P<0.05)。结论:采用自体颞骨进行听骨链重建可显著改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影响其听力重建最重要的因素是术耳病变情况。
纪洋洋徐林根姜辉
关键词:听骨链重建慢性中耳炎
个体化阶梯性药物治疗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优势评估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价个体化阶梯性药物治疗控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症状的效果及优势。方法选择在我院专病门诊接受个体化阶梯药物治疗的AR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普通门诊的AR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初始、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0),鼻炎控制评分测试(RCAT)进行评估。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TNSS、SNOT-20、RCAT评分在初始和治疗后1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个月后,2组指标逐渐拉开差距,到第6个月时差距最大。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个月时,疗效达到最佳状态且保持稳定至随访结束。结论个体化阶梯性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常年性AR患者的主观症状,尤其是鼻部相关症状,并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纪洋洋许伟民顾凌澜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症状控制随访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的反流性咽喉炎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科门诊经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评分诊断为反流性咽喉炎且Hp阴性患者7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d,结合康复新液含漱后吞咽3次/日。对照组予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d,结合生理盐水含漱后吞咽3次/日。持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疗程过半和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37例和35例患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RSI及R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过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高于对照组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皆高于各自疗程过半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Hp阴性的反流性咽喉炎疗效优于埃索美拉唑单药应用,足疗程用药疗效好于短期应用。
张雅菲纪洋洋胡伟琦顾淋澜施奕许伟民
关键词:康复新液质子泵抑制剂反流性咽喉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