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黄疸
  • 4篇梗阻
  • 4篇梗阻性
  • 4篇梗阻性黄疸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手术
  • 2篇鼠肝
  • 2篇皮素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免疫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肠癌
  • 2篇肠组织
  • 2篇大鼠肝
  • 1篇胆囊

机构

  • 9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保德县...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解放军第94...

作者

  • 9篇罗志强
  • 7篇蒋筱强
  • 5篇刘颖斌
  • 5篇刘峰
  • 3篇杨成义
  • 3篇黄明文
  • 2篇李庆
  • 1篇彭淑牖
  • 1篇熊吉信
  • 1篇李松岗
  • 1篇袁庆文
  • 1篇高小红
  • 1篇杨刚
  • 1篇吴俊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8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内皮素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液、肝、肾、胃及肺组织中的含量变化和作用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为了解大鼠胆管梗阻后内皮素在肝、肾、胃、肺组织及血液中的分泌状况以探讨内皮素在梗阻性黄疸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量大鼠胆管梗阻后5、10、15、20、25d时肝、肾、胃、肺组织及血液中内皮素的含量以及肝组织、血液中甘胆酸的含量,组织切片观察上述组织的病理改变。血液及肝组织中内皮素和甘胆酸含量呈进行性升高,且二者升高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胃、肺组织中内皮素含量亦相继升高(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随胆管梗阻时间延长上述组织均呈进行性损害,提示内皮素可能是参与梗阻性黄疸肝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对梗阻性黄疸后多系统器官衰竭的触发可能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刘颖斌蒋筱强刘峰罗志强彭淑何小伟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内皮素甘胆酸放射免疫法RIA
全文增补中
胆囊良、恶性病变的癌基因产物研究
1998年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胆囊良性病变的癌变潜能以及胆囊癌与多基因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胆囊良、恶性病变的EGFR、P53、bc1-2的表达。结果:全部病例均呈bcl-2阴性表达;EGFR和P53在单纯增生病变、腺瘤、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是0%、28%、62.5%和0%、42.8%、43.8%,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EGFR阳性表达与腺癌的分级、转移有关(P<0.05,P=0.048);10/32腺癌共同表达EGFR和P53,统计学分析无显著相关意义(r=0.0036、P>0.05)。结论:提示单纯增生性病变无癌变倾向,腺瘤有癌变潜能;P53突变、EGFR过度表达与胆囊癌的形成有关,在部分胆囊癌中,两者有协同作用;检测这两个指标有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后者还有助于腺癌的分级、转移和预后判断。
何小伟蒋筱强刘颖斌刘颖斌罗志强
关键词:胆囊癌癌基因免疫组化
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中含量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别于第一周内和第三周内应用Aminoguanidine(AG)抑制NO合成,同时应用生理盐水(NS)作对照,检测不同时段抑制NO合成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肌酐清除率(Ccr)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BT)率的变化。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在胆总管结扎第一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血ALT明显升高、Ccr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升高;而在胆总管结扎第三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和MDA含量明显下降,血ALT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下降。结论NO在胆道梗阻引起的肝、肾、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损害作用。梗阻早期表现为对组织的保护作用,后期表现为对组织的损害作用。
蒋筱强罗志强杨成义黄明文
关键词:一氧化氮梗阻性黄疸AMINOGUANIDINE
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
1997年
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山西省保德县人民医院(036600)康致富李庆张存明刘根信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刘颖斌蒋筱强刘峰罗志强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和漏诊,外科处理往往又比较棘手,我科于1980年—1996年共收治结肠癌...
康致富李庆张存明刘根信刘颖斌蒋筱强刘峰罗志强
关键词:结肠肿瘤并发症阑尾炎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75例诊治体会
2001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75例结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75例病人,I期切除吻合51例,其中行右半结肠切除20例,横结肠切除9例,左半结肠切除12例,乙状结肠切除10例。有19例左半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癌行I期切除,近端结肠造瘘,II期闭瘘手术。施行I期结肠造瘘,II期肿瘤切除肠吻合,左半结肠癌1例,乙状结肠癌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盲肠造瘘和乙状结肠造瘘各1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66%(2/75)。结论充分认识结肠癌急性梗阻是晚期结肠癌的表现,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根据病人全身状况及术中情况,合理选择术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杨成义黄明文杨刚罗志强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外科手术
肝细胞癌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分析
2001年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in stab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 (lossofheterozygosity ,LOH)发生频率 ,探讨上述遗传学改变与HCC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 5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对 32例HCC进行了MSI与LOH分析。结果  32例HCC中有 14例出现MSI,其中有 6例出现 2个位点MSI,后者癌肿转移率明显低于其他的组 (P =0 0 0 1) ,在所检 5个位点中D1S484和TP5 3MSI发生频率最高 ,而D9S16 0 4和D8S5 5 5遗传学改变多为LOH且发生频率较低。结论 MSI是部分HCC发生、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遗传学改变 ,尤其在无癌肿转移的肿瘤中。D1S484和TP5 3是HCC中对MSI敏感的检测位点。
李松岗蒋筱强刘颖斌刘峰罗志强
关键词: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杂合子丢失MSILOH
内皮素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肝脏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6
1998年
观察大鼠胆管梗阻后内皮素在肝脏组织及血液中的分泌状况及甘胆酸的变化,探讨内皮素与甘胆酸之间的关系,了解内皮素在试验动物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胆管梗阻后5、10、15、20、25d时血及肝组织中内皮素含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内皮素含量随梗阻性黄疸后时间延长而递增,与甘胆酸升高水平呈正相关(P<0.01);
刘颖斌彭淑牖刘建生蒋筱强刘峰罗志强李庆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肝损伤内皮素
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损害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别于第1周内和第3周内应用Aminoguanidine(AG)抑制NO合成,同时应用生理盐水(NS)作对照,检测不同时段抑制NO合成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肌酐清除率(Ccr)、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BT)率的变化。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在胆总管结扎第1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血ALT明显升高、Ccr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升高;而在胆总管结扎第三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和MDA含量明显下降,血ALT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下降。结论 NO在胆道梗阻引起的肝、肾、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损害作用。梗阻早期表现为对组织的保护作用,后期表现 为对组织的损害作用。
罗志强黄明文杨成义蒋筱强
关键词:一氧化氮梗阻性黄疸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例
2003年
袁庆文熊吉信罗志强吴俊高小红
关键词: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