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浪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食品
  • 7篇食品安全
  • 4篇零食
  • 4篇儿童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农村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前
  • 2篇学龄前儿童
  • 2篇儿童家长
  • 1篇学龄前儿童家...
  • 1篇认知维度
  • 1篇食品风险
  • 1篇农村儿童
  • 1篇转基因
  • 1篇维度
  • 1篇系统性风险
  • 1篇消费者
  • 1篇消费者细分
  • 1篇基因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0篇李佳洁
  • 10篇罗浪
  • 5篇李楠
  • 2篇崔艳艳
  • 2篇任雅楠
  • 1篇王志刚
  • 1篇李江华
  • 1篇曾寅初

传媒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食品科学
  • 1篇消费经济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综述被引量:9
2017年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作用,低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不仅不能够达到解惑的目的,长期风险交流的不畅还会加重公众对政府、企业甚至专家的信任危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已成为避免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提高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公信力、保障食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乃至维护社会稳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对研究风险交流效果评价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实践经验,探讨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实践指导启示和意义。
李佳洁任雅楠李楠罗浪李江华
关键词:食品安全
农村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江西320名5-12岁学龄期儿童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祖父母和母亲是购买儿童零食的主要成员,20.3%的儿童自己购买零食。儿童选择购买渠道具有随意性,易于在安全问题高发的小卖部或路边摊购买零食。儿童频繁消费的零食排名前五位是饮料、蛋糕/派类、糖果、乳制品和火腿肠类。家长对零食的喜好、父亲文化程度、儿童年龄和儿童是否自己购买显著正向影响儿童频繁食用零食,家长对零食安全的满意度和对“三高”食品的限制程度具有负向影响。
李佳洁李楠罗浪
关键词:农村儿童
风险交流视角下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家长零食风险认知调查与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以532名北京市3~6岁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其零食安全风险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使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家长的认知进行了分类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零食消费安全的认知可被分为乐观认知型、悲观认知型和理性认知型等三类,其中悲观认知型家长人数最多,占总数的50.2%。三种类型家长在年龄、家庭月收入和是否委托他人帮助代养儿童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为相关部门研究儿童家长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并与其开展有效的风险交流策略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建议。
李佳洁罗浪
关键词:儿童家长
河北省某农村地区儿童零食食品风险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儿童零食安全状况堪忧,直接关系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风险预测与风险分析作为被国际社会普遍遵循和认可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应成为我国农村零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之外制度性、常态化的治理方式。方法本研究以河北省某农村地区为例,通过对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4—2015年食品监督抽检结果的分析,以及对该地区350名5-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食品安全风险预测的手段识别当地零食/危害组合,并根据消费水平和危害程度交叉形成了九大区域。结果综合危害高低和消费主次的情况,九大区域可被划分为四大风险阵营,其中糖果、火腿肠、蛋糕、方便面等零食属于第一风险阵营,应被重点监管和交流,其他零食/危害组合的风险可随着风险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监管力度,但是对于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组合,例如饼干、调味面食类等,也应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结论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可帮助确定风险的优先次序,发现重点监管对象,为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奠定基础。本研究为实施地区性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析提供思路,以便监管部门开展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李佳洁罗浪李楠
关键词:零食即食食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农村儿童
河北省某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家长零食购买及安全认知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农村学龄儿童家长零食购买和对零食安全的认知情况,对不同家长类型提出改善认知的建议,从而保障儿童健康。方法对河北省某农村地区中心小学350名学龄期儿童的家长进行了零食购买和安全认知的问卷调查,从1~6年级每个年级中随机选取1个班级所有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问卷由儿童带回家由家长如实填写好后次日回收问卷。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并运用SPSS 21.0软件对家长特征进行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60.3%的家长首选小卖部作为购买零食的地点,70%的家长在选择零食购买渠道时首要考虑因素是"购买方便",86.6%和81.4%的家长表示会考虑零食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经常购买零食种类排名前5位的是火腿肠类、糖果类、蛋糕/派类、乳制品类和方便面类,其中经常购买火腿肠的家长占总调查人数的63.9%。而家长对儿童自己购买零食情况并没有足够重视和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农村家长对零食安全的认知程度,本研究将家长分为3类,即被动型家长、自我型家长和学习型家长。结论提高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家长的零食安全认知势在必行,建议将家长先聚类再开展针对性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
李佳洁罗浪
关键词:家长食品安全
风险认知维度下对我国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再认识被引量:4
2016年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大众对食品安全风险越来越关注。本研究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出发,构建了认知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4个维度,并以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为例,从4个维度解释了公众对这种系统性风险存在较大争议的原因。提出了食品安全系统性的新的认知视角,为相关部门开展有效的风险交流,帮助公众正确理解食品安全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和信任危机提供参考依据。
李佳洁李楠罗浪
关键词: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
北京地区儿童零食安全风险预测研究及风险监测建议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目前国内零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相较于成人,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更易受到健康威胁。然而,在有限的监测成本下,很难达到全面的风险监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工作,设置风险的优先次序。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零食安全为例尝试进行了风险预测工作,基于对2011—2013年北京地区官方发布的全市流通领域不合格零食信息数据,对其中蛋糕/派类、果冻类、膨化食品、饮料类等11类与儿童有关零食的危害因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当地3~6岁儿童零食消费情况的调查结果,将危害因子的高、中、低三级水平以及儿童对零食密集、经常和偶尔消费的三种情况进行了交叉匹配,形成了九大风险矩阵。结果 北京地区的蛋糕类、饼干类、糖果及膨化食品类零食,由于其消费量密集,且致病菌污染、重金属污染、非法添加以及食品添加剂过量等问题突出,属于第一风险矩阵,在之后的风险监测中应作为监测重点进行监测。而其他风险矩阵的零食/危害组合可随着风险的强度减弱而逐级减弱监测力度。结论 食品安全风险预测通过对食品风险的分级分析并设置优先次序,可为有效开展风险监测和风险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李佳洁罗浪崔艳艳王志刚
关键词:食品安全
河北农村地区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对河北省某农村地区5-12岁学龄期儿童家长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了350份样本,对儿童零食消费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儿童频繁食用糖果、饮料和调味面制品类零食行为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父母对零食的喜好、父母对零食安全的满意度和家庭收入等家庭因素和儿童是否自己购买零食显著影响儿童零食消费行为。本研究结果为家长和相关部门建立安全的儿童消费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李佳洁罗浪
关键词:影响因素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对不安全零食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北京市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儿童对不安全零食的消费情况,并对影响儿童频繁食用不安全零食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家庭频繁购买和儿童频繁食用排名前四位的不安全零食是蛋糕/派类、饼干类、膨化类和糖果类零食,其中显著影响儿童对这四类零食频繁食用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家长对零食安全的认知和态度、家长对相应零食的喜爱程度以及是否隔代代养等。本研究结果为家长科学指导儿童正确的零食消费行为和相关部门维护安全的零食消费环境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李佳洁崔艳艳罗浪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影响因素
基于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农村消费者细分及风险交流策略——以山西吕梁农村儿童家长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严峻的现实,了解儿童家长对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情况,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风险交流。选择山西省吕梁某农村地区909名3~12岁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同时使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家长的认知进行了分类和特征分析。依据被调查家长对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情况,可将家长分为自我型(占28.9%)、外向型(占16.4%)和敏感型(占54.7%)三类,其中敏感型家长人数最多。三类家长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自我型家长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外向型家长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家长比例在三类中最多,敏感型家长拥有最高比例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提高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家长的零食安全认知势在必行,建议将家长先分类再开展针对性教育以提高风险交流效果。
任雅楠李楠罗浪李佳洁曾寅初
关键词:儿童家长食品安全消费者细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