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大刚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湿地
  • 3篇酸酶
  • 3篇土壤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酶活
  • 3篇土壤酶活性
  • 3篇磷酸酶
  • 3篇酶活性
  • 3篇白洋淀湿地
  • 2篇糖苷酶
  • 2篇葡萄糖苷酶
  • 2篇Β-葡萄糖苷...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湿地土壤
  • 1篇水陆交错带
  • 1篇退化湿地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回归模...
  • 1篇脲酶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聂大刚
  • 4篇尹澄清
  • 3篇王亮
  • 3篇王为东
  • 1篇王亮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08年湿...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洋淀湿地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与污染物关系研究
选择白洋淀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内部参与有机物质转化的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来认识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及其在湿地净化污染物过程所发挥的作用。2007年3~7月,在白洋淀芦苇湿地中进行逐...
聂大刚王亮尹澄清王为东
关键词:湿地土壤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土壤酶活性
文献传递
白洋淀湿地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09年
测定了白洋淀湿地岸边带土壤磷酸酶活性,分析了水位波动、温度变化、营养底物等主要湿地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以揭示湿地生物净化作用机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湿地岸边带土壤磷酸酶与水位和温度的关联分别为0.633和0.619,表明土壤磷酸酶活性受季节水位波动和温度变化影响显著;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碳、氮、磷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地区的磷酸酶活性季节波动较大,反映了湿地中含磷酸酯有机物降解受营养底物驱动;通过对主要环境因子和磷酸酶活性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表征湿地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而根据主要湿地环境因子对湿地生物净化能力进行推断和评估。
聂大刚王亮尹澄清王为东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磷酸酶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回归模型
白洋淀退化湿地的土壤酶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对该地区的水量调节、生物栖息、物质能量循环、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长期以来,由于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城市的扩张,加之气候变化、湖泊自身演替,使得白洋淀湿地面临严重退化威胁...
聂大刚
白洋淀湿地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与污染物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选择白洋淀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湿地内部参与有机物质转化的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来认识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及其在湿地净化污染物过程所发挥的作用。2007年3—7月,在白洋淀芦苇湿地中进行逐月定期采样,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湿地岸边带土壤中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自上而下有明显的递减规律,而且β-葡萄糖苷酶活性递减率大于磷酸酶活性,而脲酶活性垂直变化规律不明显;在水平方向,磷酸酶活性能较好地表征湿地土壤的污染和自净能力:酶活性高是对湿地土壤的高污染物浓度及可利用营养物质的积极响应;脲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与土壤有机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0.05,n=18;α=0.05,n=59),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和0.640;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0.01,n=23),相关系数为0.597。
聂大刚王亮尹澄清王为东
关键词:湿地土壤酶活性脲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
白洋淀芦苇型水陆交错带水化学动态及其净化功能研究被引量:30
2010年
于2007年3月—11月对富营养化湖泊—白洋淀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温度、溶解氧(DO)、叶绿素、总磷(TP)及其他水化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白洋淀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var.bai-yangdiansis)型水陆交错带对营养物质具有强烈的截留作用,可以达到净化白洋淀水体的效果。从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看,污染较重的府河河口区域其水体TP、化学需氧量(CODCr)含量明显高于污染较轻的湖泊中心区域,空间梯度上呈逐步递减趋势。根据水体盐度、总溶解性固体、TP及DO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采样点分为3类:I区、污染较重河口区域;II区、中间过渡缓冲区域;III区、污染较轻中心区域。I区其水体DO含量明显低于III区,而水体盐度则明显高于III区。通过调查发现:在8月份,白洋淀水体DO含量突然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与DO(P=0.046)及温度(P<0.0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叶绿素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8月份左右可能是白洋淀藻类爆发的危险时期。
王为东王亮聂大刚尹澄清
关键词:芦苇湿地截留作用叶绿素稳态转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