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强
- 作品数:31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因素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分析影响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自2000~2002年入院治疗的56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男性44例,女性12例,均经病理及组织学证实。放射治疗采用60Co-γ线或6MV-X线体外照射,总剂量60~70Gy/6~7w。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21%、33.93%和12.50%;体重下降超过5%和卡氏评分均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1);血红蛋白含量大于10g/L时,患者的生存率略好,但无统计学差异(P=0.1328);肿瘤的长径和宽径均对肿瘤的近期治疗反应有影响,尤其是宽径具有显著差异(P<0.01);近期治疗反应的分级对病人的生存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X线分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指标(P<0.01);年龄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体重、卡氏评分、血红蛋白含量、肿瘤的大小、近期治疗反应的分级及X线分型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年龄对放疗疗效及生存率无关。
- 胡永强侯书海王铁君
- 关键词:预后
- 胸中段食管癌放疗放射野范围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回顾分析47例经活检病理确诊、临床分期为Ⅱ~Ⅲ期、放疗后转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中分化鳞癌35例(35/47),小细胞癌2例(2/47),高分化鳞癌10例(10/47)。放疗后18个月内发生淋巴结转移38例(38/47),血循转移11例(11/47),有2例同时或先后发生淋巴结和血循转移,5例合并局部复发(5/47)。认为对Ⅱ~Ⅲ期胸中段食管癌伴有胸背痛(疑有外侵症状)者放疗范围应包括食管病变局部并左、右锁骨上区照射,以降低淋巴结转移和血循转移,提高治疗效果。
- 田梅玲胡永强张庆忠
-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肿瘤转移
- 食管癌放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6例,分别设计顺时针3个分段弧(180°~240°、300°~60°、120°~180°)的(VMAT)计划与5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两种放疗治疗计划,对比两种治疗计划靶体积(PTV)受照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与Gamma通过率及有效治疗时间(TT)和总机器跳数(MU)。结果VMAT计划PTV的CI优于IMRT计划(P<0.05),HI更接近1。VMAT计划双肺V20受照体积明显低于IMRT计划(P<0.05);但V5、V10略高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较IMRT计划减少达11.79%,TT较IMRT计划缩短达51.84%,VMAT与IMR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VMAT计划的Gamma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97.46%和97.34%(P>0.05)。结论VMAT计划与IMRT计划剂量验证的Gamma通过率相似,与IMRT相比,VMAT的MU减少、TT缩短,可提高靶区的HI及CI值,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脏和脊髓受照剂量,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 牛锐胡永强
-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疗旋转调强静态调强
- 有无均整器模式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期加量SWIMRT计划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6MV光子束均整(WFF)模式与非均整模式(FFF)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期加量的动态滑窗调强放射治疗(SWIMRT)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期加量放疗患者,分别制定WFF和FFF模式的SWIMRT计划,比较两组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靶区适形度(CI)、均匀性(HI)和机器跳数(MU)。采用德国PTW公司的Octavius 4D剂量验证系统对两组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FFF计划PTV的CI和HI,患侧肺(V5、V10、V20、V30、Dmean)、脊髓(Dmax)、健侧乳腺(Dmean)等各项指标均优于WFF计划,FFF计划的机器平均总跳数明显高于WFF计划,且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健侧肺的V5、Dmean(P=0.551、0.250)和心脏Dmean(P=0.147)以及γ通过率(P=0.423)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WFF与FFF模式的SWIMRT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需求,相对于WFF模式计划,FFF模式治疗计划可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提供更好的保护。
- 牛锐赵维秋陈忠庞克华高建梅魏少贤胡永强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
- 安卡胶囊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关春文胡永强
- 关键词:鼻咽癌远处转移马蔺子甲素放射增敏剂
-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宫颈癌是妇科中常见的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位癌多发于30~35岁妇女中,浸润癌好发于45~55岁妇女中[1]。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变,该疾病的患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发病原因与性行为、病毒感染及分娩次数等有关,该疾病在患病初期并无显著表现,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
- 牛锐赵维秋陈忠高建梅庞克华胡永强
- 关键词:宫颈癌容积恶性肿瘤患病人群发病原因
- 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60例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60例脑转移癌患者行放射治疗,全脑放射剂量达30Gy后追加照射20~24Cy。结果全脑照射剂量达30Gy后未作追加照射的8例3个月内全部死亡,作追加照射的52例,半年存活率达96、2%,1年存活率达30.8%。结论脑转移癌采用放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 关春文胡永强
- 关键词:脑转移癌全脑照射
- 放、化疗序贯与同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 2007年
- 目的比较放、化疗序贯与同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SCLC患者100例随机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组和化、放疗序贯治疗组。同步组于放疗开始的1周、4周、8周、12周给予化疗,序贯组在4个周期的化疗结束后给予放射治疗,2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放疗。结果同步组和序贯组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2%和64%;1 a、3 a、5 a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32%、15.7%(28个月)和62%、22%、9.9%(18.6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2χ=4.373,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为可逆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两组发生率相似。结论放、化疗同步治疗MSCLC效果好于化、放疗的序贯治疗。
- 胡永强胡计捧张庆忠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药物治疗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TMZ)联合放疗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MZ联合同步放疗组(TMZ-RT组,32例)和单纯放疗组(RT组,26例)。RT组患者接受三维定向适形放疗1.8~3 Gy/d,部分患者接受超分割放疗,总剂量为60~75 Gy;TMZ-RT组患者采用TMZ 75 mg/(m2·d)化疗联合放疗,同步6周,放疗后以TMZ 150~200 mg/(m2·d)序贯/辅助化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TMZ-RT组患者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0例、进展2例,RT组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8例、进展4例,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Z-RT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1.3%(26/32)、2年生存率为78.1%(25/32)、3年生存率为62.5%(20/32),RT组分别为84.6%(22/26)、34.6%(9/26)和15.4%(4/26),两组患者2、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Z-RT组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23.2±8.6)个月,RT组为(15.6±8.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Z-RT组患者的KPS评分为(89.6±9.6)分,RT组为(65.1±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TMZ联合放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2、3年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时间,且TMZ不良反应轻微,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新方法。但其应用于患有恶性脑胶质瘤合并骨髓炎或淋巴系统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李全国胡永强
- 关键词:替莫唑胺恶性脑胶质瘤临床疗效
- 康艾注射液辅助放射疗法治疗食管癌30例被引量:2
- 2006年
-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确诊时809/6以上病例已经是中晚期,主要依靠放射治疗和其他学科的综合治疗。提高放射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当今食管癌研究的重点。笔者于2002年10月~2003年7月收治30例食管癌中晚期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康艾注射液治疗,并与加用口服鲨肝醇片和利血生片治疗的30例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胡永强
-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