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瑾秋 作品数:195 被引量:352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页岩气压裂装备红外热像监测数据的清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压裂装备红外热像监测数据的清洗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对象的红外热像上设置多个预设位置;根据多个所述预设位置处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识别出异物存在时间段内的红外热像数据;清洗异物存在... 胡瑾秋 张来斌 李思洋 刘慧舟文献传递 页岩气压裂作业井下事故监测与预警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压裂作业井下事故监测与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压裂施工参数;确定裂缝净压力,并形成净压力时间双对数曲线;确定所述净压力时间双对数曲线的斜率;根据所述压裂施工参数、所述净压力时间双对... 胡瑾秋 张来斌 刘惠舟 张鑫文献传递 基于事故树理论改进蒙德法在联合站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传统蒙德法在建议系数的选取上存在取值差异性、主观影响性大等问题,提出基于事故树理论改进蒙德法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事故树理论方法得出各基础事件结构重要度,为建议系数的取值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增加了设备修正系数F_E、同类设备失效概率系数F_G、管理系数F_M和毒性种类系数F_T4个修正系数。文章以联合站原油罐区单元为例,对其安全指标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事故树理论改进蒙德法与传统蒙德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客观性与实际操作性,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远超 胡瑾秋 王成良关键词:事故树 联合站 安全评价 页岩气压裂装备故障红外热成像特征提取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压裂装备故障红外热成像特征提取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红外热像图上划分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中包括红外监测对象的指定部分;针对每个区域,在每个帧序列的红外热像图中获取该区域对应的数据,得... 胡瑾秋 张来斌 李思洋 刘慧舟文献传递 深井超深井压裂套管失效风险实时定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井超深井压裂套管失效风险实时定量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套管的压力载荷及抗压强度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概率分布确定所述套管的静态性失效概率;根据压裂施工曲线和压裂施工记录,获取套管的在线工况... 胡瑾秋 张来斌 王倩琳文献传递 变压力工况下压裂泵的疲劳失效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页岩气大规模压裂作业中,压裂泵受周期性变化的复杂载荷作用,易发生疲劳失效;现场试验耗费人力物力,数值求解过程繁琐,且均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利用ANSYS和FE-SAFE平台开展研究,以寻找变压力工况下压裂泵的疲劳失效演化规律。选取柱塞和泵头体等6个主要部件,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设定边界约束条件和施加工况载荷-压力,揭示不同压力工况下各部件应力、位移状态及疲劳脆弱点位置;求解各部件应力、位移及疲劳寿命随压力变化的规律;绘制变压力工况下各部件和压裂泵整体的疲劳失效演化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泵主要部件的最大应力、最大位移随压力近似呈线性变化,并得到在最大许用应力范围内各部件满足工况要求,且变压力工况下压裂泵的疲劳脆弱点发生转移。研究结果可为现场压裂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胡瑾秋 王倩琳 张来斌 王海涛 李奎为 贺维维关键词:压裂泵 三维模型 页岩气 ANSYS 页岩气压裂装备全生命周期实时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压裂装备全生命周期实时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威布尔分布拟合指定部件在自然退化状态下的失效率,并建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可靠度预测模型;以所述指定部件的监测参数作为故障症状节... 胡瑾秋 张来斌 张鑫文献传递 燃气管道事故居民疏散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设备及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气管道事故居民疏散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设备及装置,涉及风险评估技术领域。根据燃气管道事故的相关数据,构建燃气管道事故居民疏散的功能共振网络;根据设定的一般性能条件和功能共振网络中功能模块间的关系,确定功能... 胡瑾秋 张来斌 董绍华 石建成 黎泽森基于STAMP的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应急疏散过程中安全隐患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023年 燃气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已得到迅速普及,燃气管网敷设走进千家万户,但社区燃气管道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为对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发生后应急疏散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通过对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应急疏散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及过程(STAMP)方法的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应急疏散过程中安全隐患的识别方法,该方法按照明确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应急疏散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系统事故安全性、识别系统安全约束、确定安全控制结构、识别潜在控制缺陷和安全隐患5个步骤识别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应急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对北京市不同类型的社区和历史事故案例的调研,利用该方法对不同类型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应急疏散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老旧社区安全隐患主要与设施不齐全、装置老旧、居民年龄偏高有关;新型商品住宅区安全隐患主要为高层疏散困难、人口密度偏大;历史事故案例中社区燃气管道事故应急疏散过程的安全隐患主要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严重、事故发生时间正值假期清晨人口密度偏大。 胡瑾秋 侯亦纯 董绍华 董绍华关键词:应急疏散 基于模糊逻辑与系统理论融合的地下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风险评价方法 2025年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因井况复杂、动态交互性强,存在井筒窜气及封堵失效等高风险隐患。现有封堵井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多依赖定性分析,难以量化关键因素间的非线性影响,且传统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存在主观偏差问题。为此,基于模糊集理论改进DEMATEL算法,通过量化专家判断与引入原因度—中心度权重优化机制,构建了从系统级事故到不安全控制行为(UCA)的动态因果路径;然后结合概率阈值判定与多级风险传递分析,实现关键风险因素的定量排序与演化机理解析,最后建立了一种融合模糊逻辑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 STPA)的多尺度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融合改进的模糊DEMATEL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能有效量化关键风险因素,通过引入原因度和中心度优化权重计算,显著降低了主观偏差,改进后方法的皮尔逊积矩(Pearson)相关系数优于传统模糊DEMATEL;(2)改进后的多级分析能对多个相互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尺度的风险评价,确定不同风险因素的优化权重、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整体概率分布和传递路径;(3)多级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揭示了不安全控制行为动态演化机制。结论认为,案例验证识别结果与施工现场实际风险高度吻合,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关键风险因素,且能够克服专家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系统精准风险管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胡瑾秋 肖慈盼 许子涵 刘若昕关键词:储气库 模糊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