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秀萍

作品数:30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用药
  • 5篇药品
  • 5篇药品不良反应
  • 5篇合理用药
  • 4篇药师
  • 4篇药物
  • 4篇临床药
  • 4篇临床药师
  • 3篇药学
  • 3篇药学监护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肺炎
  • 3篇META分析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30篇滁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0篇胡秀萍
  • 11篇陈新贵
  • 9篇王勇
  • 5篇尚伟
  • 4篇张婷婷
  • 4篇沈陈军
  • 4篇倪清清
  • 3篇陈琼
  • 3篇张静
  • 2篇王小庆
  • 2篇刘倩倩
  • 2篇宋玉清
  • 2篇赵玖玲
  • 1篇李越云
  • 1篇陈传飞
  • 1篇王小庆
  • 1篇文华
  • 1篇宁萍
  • 1篇宗春燕

传媒

  • 7篇甘肃医药
  • 6篇中南药学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年我院3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医院上报的31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病例男女比例为l:1.20;ADR发生于各个年龄组,<10岁年龄组中ADR病例占23.32%(73例);一般或常见的ADR占91.69%(287例);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ADR为主,占85.62%(268例);抗感染药物引起ADR为最多,占总数的70.93%(222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官损伤最常见,占78.59%(246例)。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陈传飞胡秀萍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抗菌药物
基于灰色模型的中药饮片使用金额分析预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理论在中药饮片使用金额和变化趋势预测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2018年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药品金额分析统计表,提取中药饮片使用金额、中药饮片使用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和次均中药饮片使用金额,应用灰色模型预测2019~2022年中药饮片使用金额变化趋势。结果2019~2022年中药饮片使用金额预测值分别为444.60、636.88、912.31和1306.87万元,中药饮片使用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预测值分别为1.48%、1.89%、2.41%和3.08%,次均中药饮片使用金额预测值分别为3.25、3.84、4.54和5.36元。结论灰色模型预测未来4年中药饮片使用金额有大幅上升趋势,为中药饮片采购、存储提供客观依据。
李进王勇雷晶晶胡秀萍
关键词:中药饮片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明确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回顾调查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VAP患者共分离出154株病原...
王娜尚伟宋玉清赵玖玲徐礼君闵芳芳胡秀萍陈新贵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文献传递
中成药在肿瘤内科使用特点的横断面分析
2018年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患者的中药用药情况,分析与总结用药规律,为指导完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12月出院患者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用药使用金额、频度均居首位。理血剂使用例次和品种数最多,开窍剂限定日费用最高。使用金额前15位中成药,注射剂9种;其中艾迪注射液使用金额和例次最多,金水宝使用频度最多,康艾注射液限定日使用费用最高。注射给药有14种,消耗金额占总中成药金额的85.86%,DDC为131.51元、DDDs为12 463.08(40%);口服给药的中成药有28种,消耗金额占总中成药金额的14.42%,DDC为14.42元、DDDs为18 694.51(60%)。结论:肿瘤内科中成药使用广泛,以联合和注射剂使用为主,易增加用药风险,应规范合理用药。
张婷婷陈新贵韦德琴胡秀萍
关键词:肿瘤中成药用药特点
丹参制剂在某医院应用的横断面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各剂型药物应用情况,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某医院药学管理PASS系统中提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各剂型药物的应用数据,并对各剂型使用频度和用药金额等进行分析。结果:某院门诊口服剂型使用频度多于注射剂型,其中复方丹参滴丸和丹参片使用较多,住院患者口服和注射剂型使用频度相当,注射以丹参冻干粉为主,口服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主;口服剂型限定日费用远远低于注射剂。结论:某医院医师按照门诊和住院患者病情需要和药品性价比合理选用合适的剂型。
刘倩倩胡秀萍
关键词:丹参
国内他克莫司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他克莫司具有强效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他克莫司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文献,通过总结,将不同群体的他克莫司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各群体的他克莫司应用和剂量调整提供依据。
佘红丽张婷婷陈琼张静张田芳时莹倪清清胡秀萍
关键词:他克莫司群体药代动力学
某三甲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断层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某院抗高血压药的门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0年6月份门诊西药处方,并对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使用频率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钙拮抗剂(43.9%)、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21.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3.6%),以二联联合用药为主。结论:某院的抗高血压药应用总体较为合理,临床医师应遵循药物治疗指南,重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合理选择用药。
王勇胡秀萍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药物利用处方分析
奥沙利铂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
2019年
目的:调查奥沙利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奥沙利铂超说明书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某院使用奥沙利铂住院患者,统计患者的主要肿瘤相关诊断。结果:超适应证用药225例,占54%,涉及10个非适应证治疗,心胸外科、ICU、呼吸科超适应证比率最高,普外科、肿瘤科使用比较广泛,备案科室仅有肿瘤科。结论:奥沙利铂超适应治疗需要进一步规范。
张玉银王勇闵芳芳胡秀萍
关键词:奥沙利铂肿瘤
丹红注射液对CHD患者血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和TSA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丹红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收集关于丹红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比较丹红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TSA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丹红组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黏度[OR=-1.16,95%CI(-1.51,-0.80)]、全血低切粘度[OR=-1.73,95%CI(-2.35,-1.10)]、血浆黏度[OR=-32,95%CI(-47,-0.18]、红细胞容积[OR=-3.07,95%CI(-3.91,-2.23)]、纤维蛋白原水平[OR=-0.87,95%CI(-1.12,-0.62)],并且检索文献的病例数均超过TSA值。结论:从现有临床证据来看,丹红治疗CHD优于常规治疗组、丹参和脉络宁组。
江继涛王勇胡秀萍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丹红注射液META分析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了解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209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以及ADR名称、级别、结果、药品名称和剂型、给药途径等基本信息。结果:我院发生的抗菌药物ADR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基本持平,女性略高于男性;新的和严重的ADR各有2例,年龄因素中ADR集中发生在儿童、老人和40~50岁阶段,在体质量〈60 kg的患者中,年龄≥60岁且〈18岁人群的ADR发生比例较高,与18~59岁的比较所占比例分别为67.59%和32.41%;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共88例,占42.11%),其次为氟喹诺酮类(45例,占21.53%);静脉用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占96.17%);ADR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5.03%),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占31.58%)。结论:抗菌药物引发的ADR原因众多且复杂,临床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监管和临床药师干预,提高其ADR的发现率和上报质量,促进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沈陈军宁萍胡秀萍宋玉清赵玖玲王勇陈新贵
关键词: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