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莹莹

作品数:35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PET/C
  • 19篇PET/CT
  • 16篇细胞
  • 10篇肿瘤
  • 10篇脱氧
  • 10篇脱氧葡萄糖
  • 8篇正电子
  • 8篇正电子发射
  • 8篇显像
  • 7篇淋巴
  • 7篇甲状腺
  • 7篇分化
  • 7篇18F-FD...
  • 6篇血清
  • 5篇断层显像
  • 5篇胚胎
  • 5篇胚胎干细胞
  • 5篇淋巴瘤
  • 5篇恶性
  • 5篇放射性

机构

  • 26篇中山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厦门市第一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5篇胡莹莹
  • 21篇樊卫
  • 16篇张旭
  • 13篇林晓平
  • 13篇梁培炎
  • 10篇蒋宁一
  • 6篇孙新儒
  • 5篇刘生
  • 5篇张弘
  • 4篇刘雄英
  • 4篇张亚锐
  • 4篇张伟光
  • 3篇刘幸光
  • 2篇李绮雯
  • 2篇黄绍良
  • 2篇张绪超
  • 2篇孟瑛
  • 2篇卢献平
  • 2篇周敦华
  • 2篇梁九根

传媒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肿瘤影像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癌症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raves病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恢复与否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131I治疗后出现早发甲低的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来我科接受131I 治疗出现早发甲低的Graves病患者随访1年,取资料齐全的52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SASv8 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患者年龄、服用131I剂量、...
胡莹莹蒋宁一赵新保梁九根卢献平刘生
文献传递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上皮性卵巢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早期诊断困难,转移途径多样,复发率高,预后差。^(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分子影像融合解剖结构与葡萄糖代谢信息,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分期、疗效预测、预后判断、复发性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临床应用广泛。
胡莹莹樊卫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上皮性卵巢癌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周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和血清CA125、HE4检测的5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以及17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效能进行研究。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18)F-FDG PET/CT扫描呈局灶性高代谢,病灶中位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为10.30,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的2.20(P<0.001)。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及HE4中位水平分别为979.30 U/m L和490.30 pmol/L,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的19.60 U/m L和64.80 pmol/L(P<0.001)。^(18)F-FDG PET/CT联合CA125和HE4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4.3%、94.1%、97.7%、66.7%、86.8%。^(18)F-FDG PET/CT、CA125、HE4单独诊断和^(18)F-FDG PET/CT+CA125+HE4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066、0.927±0.032、0.943±0.030、0.958±0.024(P<0.001)。结论:^(18)F-FDG PET/CT联合血清CA125、HE4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兼顾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更高价值。
郑容亮胡莹莹张亚锐肖子正龙文李绮雯樊卫
关键词: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卵巢恶性肿瘤
18F-FDG PET/CT和双髂棘穿刺活检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中的对比研究
樊卫张旭林晓平梁培炎胡莹莹
非小细胞肺癌^(18)F-FDG摄取与EGFR突变的关系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最大标准化摄取值预测EGFR突变以期指导临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方法】从2006年11月到2010年9月,收集66例在抗肿瘤治疗之前行EGFR突变检测及PET/CT扫描的NSCLC患者,用SUVmax描述原发病灶的18F-FDG摄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EGFR的突变情况,分析FDG摄取与EGFR突变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EGFR的19号及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为33%,突变型患者原发灶的SUVmax低于野生型患者(10±5,14±6,P=0.006)。SUVmax与EGFR突变存在负相关关系(r=-0.344,P=0.005)。在用SUVmax预测EGFR突变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是0.71,P=0.006;当SUVmax取界值8.8时,约登指数达到最大值为0.44,SUVmax低于此界值的患者比高于此值的患者更容易发生EGFR突变(71%,20%,P=0.000)。【结论】原发病灶18F-FDG摄取与NSCLC患者EGFR突变存在着相关关系,低SUVmax的患者更容易发生EGFR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适用TKI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张亚锐张旭胡莹莹林晓平梁培炎樊卫
关键词:EGFR突变SUVMAX18F-FDGPET/CT非小细胞肺癌
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为甲状腺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甲状腺细胞的可行性。方法E14小鼠ESCs诱导发育为拟胚体,再逐步添加促甲状腺素(TSH)、胰岛素(insulin)、KI等共培养。观察细胞分化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并以体外培养的成年小鼠甲状腺细胞为阳性对照;RT-PCR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分化相关基因TSHR、PAX8、NIS、TPO、Tg等表达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双色荧光检测甲状腺细胞分化标记物PAX8和TTF-1的共表达;在荧光检测得甲状腺细胞分化率的基础上,送检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诱导培养第6d分化细胞中有甲状腺细胞特有基因PAX8、NIS、TPO、Tg、TSHR的表达;第8d检测到分化细胞中甲状腺细胞标记物TSHR、TTF-1、PAX8、TTF-2的表达;细胞形态类似对照甲状腺细胞。结论ESCs经胚胎体发育阶段,在特定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甲状腺细胞。
张弘蒋宁一刘生刘雄英胡莹莹
关键词:细胞分化甲状腺拟胚体
^(18)F-FDG PET/CT在随访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升高的宫颈癌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早期、正确诊断复发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检测无症状复发性宫颈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宫颈癌随访期间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但并非所有随访SCCAg升高的宫颈癌患者经体格检查及传统影像均能探测到复发病灶。本研究探讨18F-FDGPET/CT在宫颈癌随访血清SCCAg升高中的应用,评估SCCAg升高在宫颈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宫颈癌随访血清SCCAg升高并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18F-FDGPET/CT显像检查的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病理类型、随访SCCAg升高水平、PET/CT显像结果、其他影像检查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31例患者均为宫颈鳞癌,包括3例鳞腺癌。所有患者均经PET/CT探测到病灶,PET/CT诊断宫体或阴道局部复发3例,转移28例;最终经病理或临床证实局部复发3例,转移27例,原发肺鳞癌1例;PET/CT探测恶性病变率为100%(31/31),诊断宫颈癌复发准确率为96.8%(30/31)。随访血清SCCAg值为1.5~37.8pg/L,SCCAg值与PET/CT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无相关性。与其他影像检查相比,PET/CT明显提高探测效率,发现更多的病灶。结论:宫颈癌治疗后随访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PET/CT能有效探测病灶,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胡莹莹孙新儒林晓平梁培炎张旭樊卫
关键词: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抗原肿瘤复发^18F-FDGPET/CT
^(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现状和进展被引量:12
2006年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DTC恶性程度不高,其肿瘤细胞保留了甲状腺细胞的摄碘功能,目前常用“手术+^(131)I治疗+甲状腺素抑制”的综合疗法治疗DTC,提高了DTC患者的生存率,但在DTC病变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有失分化的趋势,其摄取碘的功能降低甚至消失。目前针对DTC治疗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基因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应用,维甲酸的诱导再分化及钠-碘转运体基因的研究。
胡莹莹蒋宁一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肿瘤综合疗法
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甲状腺细胞的实验研究——贴壁诱导及三维立体结构诱导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来源于发育分化早期囊胚的内细胞团,适当条件下能在体外维持未分化状态、正常二倍体核型及无限增殖能力,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发育分化成机体三个胚层的所有类型细...
胡莹莹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甲状腺细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文献传递
^(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现皮疹一例
2007年
患者女,55岁。1999年10月开始出现面色潮红、心悸、头晕等症状,逐渐加重;2000年多次血常规检查示WBC(19~20)×10^9/L,Hb185~206g/L,PUr(500~800)×10^9/L,RBC〉6.0×10^12/L;同年6月行骨髓穿刺术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门诊随诊予羟基脲、干扰素等治疗,疗效欠佳。2000年11月23日患者人本院血液内科,给予复方丹参、
胡莹莹蒋宁一季涛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2P皮疹骨髓穿刺术疗效欠佳血液内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