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细记

作品数:108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0篇政治法律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细胞
  • 17篇缺血
  • 14篇慢性
  • 14篇脑缺血
  • 14篇海马
  • 14篇法医
  • 11篇病理
  • 9篇慢性脑缺血
  • 8篇老龄
  • 7篇荧光
  • 7篇细胞集落
  • 7篇粒细胞
  • 7篇粒细胞集落刺...
  • 7篇老龄鼠
  • 7篇集落
  • 7篇集落刺激因子
  • 6篇蛋白
  • 6篇荧光探针
  • 6篇死亡时间
  • 6篇探针

机构

  • 102篇江汉大学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汕头大学
  • 5篇江汉大学附属...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3篇武汉市公安局
  • 2篇湖北警官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武汉市儿童医...
  • 2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杭州市第七人...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杭州市公安局...
  • 1篇武汉市黄陂区...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常州市公安局
  • 1篇安康医院

作者

  • 108篇舒细记
  • 47篇柳威
  • 21篇刘丽江
  • 16篇周红艳
  • 15篇刘良
  • 14篇艾永循
  • 11篇李长雷
  • 10篇杨友华
  • 10篇陈晓青
  • 10篇易卉玲
  • 9篇杨荣
  • 9篇任亮
  • 9篇马宝苗
  • 8篇陈艳华
  • 8篇镇鸿燕
  • 7篇熊巍鹏
  • 7篇陈莹
  • 6篇赵虎
  • 6篇付艾妮
  • 6篇王晨

传媒

  • 10篇江汉大学学报...
  • 4篇中国法医学杂...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法医学杂志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癌症

年份

  • 3篇2025
  • 12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1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条件性位置偏爱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件性位置偏爱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动物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现有的槟榔成瘾动物模型不利于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且制备过程复杂费时的缺陷,从槟榔的多种有效成分中筛选得到了可构建条件性位置偏爱(C...
舒细记皮明山马宝苗乐凯徐丛玥周梅孙宾莲
一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化合物分离自菊科兔儿伞属植物兔儿伞,具体经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和液相色谱分离等步骤获得。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
林款舒细记杨友华柳威 叶贤胜 高洁
G-CSF干预对老龄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认知改善与胶质细胞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预后,慢性脑缺血老龄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善与海马胶质细胞可塑性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12月龄雄性SD大鼠2VO术后饲养3个月,构建15月龄的2VO慢性脑缺血老龄鼠模型。分为2VO/G-CSF组(n=10)、2VO/NS组(n=7),Sham组(n=10)。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CA1区胶质细胞的数目及胞质突起长度。结果水迷宫实验:2VO/NS组逃逸时间显著长于Sham组和2VO/G-CSF组(P<0.01);2VO/NS组大鼠在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少于Sham组(P<0.01)和2VO/G-CSF组(P<0.05);2VO/NS组大鼠跨过平台区域的次数少于Sham组和2VO/G-CSF组(P<0.01)。HE染色发现G-CSF干预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层数增加,胞体增大。免疫组化染色:2VO/NS组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少于Sham组和2VO/G-CSF组(P<0.05)。2VO/NS组大鼠GFAP阳性细胞胞质突起长度低于Sham组和2VO/G-CSF组(P<0.05)。认知功能与胶质细胞可塑性的相关分析:2VO/NS组、Sham组及2VO/G-CSF组海马CA1区胶质细胞的数量、胞质突起长度与空间记忆能力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可致老龄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G-CSF可诱导海马锥体细胞增生及胶质细胞可塑性改变,有效改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其中,胶质细胞可塑性改变与空间记忆功能改善密切相关。
舒细记柳威周红艳陈莹陈艳华熊巍鹏艾永循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老龄鼠
死亡时间推断的系列研究及应用探索
刘良刘艳任亮陈晓瑞朱少华彭东兵肖坚舒细记杨天潼王成毅张海东汪岚刘茜易少华何方刚刘泉朱方成周兰
简要技术说明:(1)项目组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经查新,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少见。该项目组成果报导曾多次在国际研讨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如,首次报道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DNA含量变化与PMI的关系、首次将磁共振波谱...
关键词:
关键词:应用软件法医学
基于萘酰亚胺-1,4,7-三氮庚烷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萘酰亚胺‑1,4,7‑三氮庚烷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具有以下化学结构式:<Image file="DDA0004280843140000011.GIF" he="598" imgCon...
商锦婷王晨张义斌桂玉然柳威舒细记
人脑挫伤后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的变化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NF200在脑组织中神经元及轴索中表达的变化。方法88例闭合性脑挫伤标本,按损伤时间分为0.5h、1h、3h、24h、3d、7d、14d和30d共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伤后不同时间NF200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0.5h和1h组,挫伤灶内及边缘NF200免疫组化染色几乎阴性;随时间的延长,挫伤灶内残存神经元及其周围神经元NF200染色逐渐增强,甚至发生核内转移;挫伤灶周围轴索在伤后出现波浪状扭曲、肿胀和断裂,最早在24h组出现收缩球(retractionball,RB),7d组轴索病变最明显,可见大量RB。图像分析发现伤后0.5h组和1h组,脑挫伤部位NF200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下降,其后逐渐升高,在14d组或30d组达高峰。结论脑损伤后NF200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并可用于诊断轴索损伤(AI),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在推断脑损伤时间上的有一定参考价值。
周亦武邓伟年谭亮肖爱武舒细记戴甲培徐小虎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挫伤免疫组织化学
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初步探索——以江汉大学为个案
2021年
我国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促进了医学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高校合并后管理体制的深层次矛盾也给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江汉大学在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做出了初步的探索实践,提出符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改革目标、原则与具体举措。
龚业莉舒细记肖刚付艾妮
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及其在快速检测乙酰胆碱酯酶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及其在快速检测乙酰胆碱酯酶中的应用,属于乙酰胆碱酯酶检测技术领域;该新型荧光探针可以在520 nm处快速检测乙酰胆碱酯酶,其响应时间迅速(60 s),且检测限低至0.014 U/mL,更重要的...
商锦婷舒细记张义斌夏亦元高晚霞杨彦王晨李丽萍王静然
不同周龄和性别的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研究周龄和性别对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建立不同周龄和性别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值背景资料。方法离乳3周龄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12、24、48周龄4个实验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大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统计并分析同性别周龄间和同周龄性别间指标差异。结果 4周龄与12、24、48周龄大鼠的生理指标如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嗜碱性细胞数(BA#)、嗜碱性细胞百分比(BA%)及生化指标如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总蛋白(TP)、血糖(GLU)、肌酐(CRE)、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4周龄大鼠血液BA%和24周龄大鼠血液BA#均为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和24周龄大鼠血液WBC、RBC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48周龄大鼠血液MCH、PCT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龄大鼠血液CRE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龄大鼠血液AST、CHOL、BUN和48周龄大鼠血液GLU均为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2和24周龄大鼠血液ALP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同性别不同周龄的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周龄不同性别的SD大鼠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李长雷舒细记陈晓青刘宇炜易卉玲马宝苗
关键词:周龄性别血液生理指标生化指标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海马慢性持续性低血流灌注后的修复作用
2007年
目的通过对大鼠海马的持续性低血流灌注,观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胶质细胞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的反应,探讨G-CSF对大鼠持续性低血流灌注状态下海马CA1区的病理学修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持续性低血流灌注模型(2VO术),术后20周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海马CA1区CD34阳性细胞、锥体细胞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以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和胞质突起的长度变化。结果连续给予rhG-CSF后大鼠海马CA1区可见CD34阳性细胞存在,提示其动员了骨髓干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相对于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在持续性大脑低灌流状态下,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多,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其胞质突起分支增加、长度明显缩短。结论大鼠海马经持续性低血流灌注后,rhG-CSF可通过动员骨髓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迁移,促进海马区锥体细胞、胶质细胞的增生或(和)激活,增强修复能力,为慢性持续性低血流灌注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丽江舒细记周红艳李艳王翠兰陈莹刘良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海马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