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进
-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CBCT非小细胞肺癌外放边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疗靶区外放边界的确定。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14例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的NSCLC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患者,利用治疗前CBCT扫描图像与定位CT图像匹配,得出所有患者的摆位误差。利用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ICRU)第83号文件报道的计算外放边界的公式计算出NSCLC患者放疗靶区的外放边界。放射治疗肿瘤组织(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推荐肺部肿瘤外放边界为左右、前后0.50 cm,上下1.00 cm,与本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NSCLC患者摆位系统误差在左右、前后、上下三个方向上分别为(-0.03±0.23)cm、(-0.02±0.42)cm、(0.02±0.25)cm。在ICRU第83号文件报道的公式中,利用Van Herk提出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靶区外放边界最大,左右、前后、上下分别为0.72 cm、0.74 cm、1.30cm。结论:与RTOG提出的肺部肿瘤外放边界相比,利用本研究方法计算各个方向的外放边界比原来RTOG提出的外放标准更加精确,给个体化放疗外放边界的选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 李毅李文荣苏进唐丰文柴林燕袁维张晓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锥形束CT
- 顺铂对Hela细胞辐射增敏的体外实验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细胞毒性和辐射增敏作用,并研究射线与顺铂联合应用的效应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Hela细胞在不同浓度药物和不同辐射剂量下的细胞抑制作用;辐射与顺铂联合应用时,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绘制细胞抑制率曲线,研究顺铂与辐射联合应用时协同效应的条件;克隆形成法研究药物的辐射增敏作用,多靶单击拟合模型方程测定各组细胞辐射增敏比。结果顺铂作用于Hela细胞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IC50)为10μg/mL,药物与辐射共同作用于Hela细胞时,12 Gy辐射剂量下,顺铂15μg/mL对Hela的细胞毒性显示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48 h内的时间依赖性,5μg/mL以上浓度顺铂对Hela的细胞毒性未见明显增加;集落形成法结果显示,顺铂辐射增敏比为1.320;辐射剂量小于10 Gy时,放射线与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而当辐射剂量大于10 Gy时,呈现相加效应或次相加效应。结论顺铂与辐射并用时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药物具有最佳的辐射增敏剂量;且应尽早应用顺铂增敏化疗,以保证协同效应。
- 常萍刘孜王娟苏进
- 关键词:宫颈癌辐射增敏顺铂HELA细胞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外照射进行比较,观察两者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的差别。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0例宫颈癌患者,年龄36-76岁,中位年龄50岁,包...
- 车少敏刘孜陈宏伟苏进高莹杨蕴一
-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外照射
- 文献传递
- The effect of IFN-y on conventional fractionated radiation-induced damage and fibrosis in the pelvic tissue of rabbits
- 杨蕴一刘孜王娟柴延兰苏进施番王纪全车少敏
- 宫颈癌二维与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剂量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二维与三维近距离治疗中点剂量与体积剂量的对照研究,评估二者在靶区、直肠及膀胱剂量学上的差异及联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初发宫颈癌患者52例,临床分期为ⅡB~ⅢB期。入组患者均完成全盆腔三维适形外照射(10MV-X线DT 50Gy/2Gy/25F)。于放疗开始后第2周给予同步化疗,方案为:顺铂25mg/m2 d1~3,氟尿嘧啶300mg/m2 d1~5。外照射结束后即开始后装治疗。治疗采用高剂量率192铱后装治疗机,施源器采用宫腔管和阴道球三管施源器。模拟机下模拟定位,将图片传输至计划系统,后行CT定位,数据传输至CT模拟系统工作站(CT-SIM)。按照ICRU38号文件勾画GTV、HR CTV、IR CTV及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应用PLATO治疗计划系统,设定A点及直肠、膀胱参考点,同时将各点坐标导入到CT影像中,根据已勾画完成的靶区及危及器官分别按照A点及HRCTV 500cGy的处方剂量设计二维近距离计划和三维近距离计划,通过DVH图及各参考剂量点来评价计划。结果 (1)二维、三维计划中左、右A点的剂量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直肠、膀胱点剂量均大于二维近距离治疗计划,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直肠二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点剂量与三维近距离治疗2cc的体积剂量有相关性;膀胱二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点剂量与三维近距离治疗2cc的体积剂量无相关性。(4)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的HR CTV-D100、HRCTV-D90、IR CTV-D100、和IR CTV-D90比分别为处方剂量的99.9%、119.3%、66.9%、84.9%,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的靶区等剂量线覆盖能够满足治疗要求。结论 (1)三维近距离治疗靶区等剂量线满足治疗要求,危及器官剂量未见明显增加,但是在CT定位时,由于对靶区认识的不准确性,可能使对三维治疗计划的评价具有主观性;(2)直肠与膀胱二维点剂量评价不能替代三维体积剂量评�
- 苏进李毅刘孜
- 关键词:宫颈癌剂量学
- EGFR与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93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放射治疗前癌组织中EGFR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EGFR、VEGF在9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分别87.1%、67.7%。EGFR表达与分化程度、N分期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 <0.05),VEGF表达与N分期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 <0.05),且VEGF和EGFR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90,P=0.013)。近期疗效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EGFR的表达情况及TNM分期与近期疗效显著相关(P <0.05),而与VEGF表达无关(P> 0.05)。结论:EGFR、VEGF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尤其在有淋巴转移及TNM分期较晚的组织中,且二者表达具有相关性; EGFR的过表达与近期疗效有关。
- 孙文泽苏进施璠柴林燕刘小平
- 关键词:EGFRVEGF食管鳞癌疗效
- 芳香化酶P450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苏进高莹刘孜
- 关键词:芳香化酶P450宫颈癌变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HPV16恶性病变
- 一种新型约束手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约束手套,包括掌托,所述掌托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气囊,且掌托顶部均匀设置有按摩凸点,所述掌托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对称安装有第一匚形扣,且第一匚形扣的外侧壁皆设置有与之相适合的绑带,所述掌托的另一端的...
- 苏进郑丽
- 文献传递
- 多种教学法在肿瘤放疗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 2021年
- 文章从借助LBL教学法与MBL教学法结合的方式传授肿瘤放射物理基础知识、借助PBL教学法传授肿瘤放射物理临床应用知识、借助PBL教学法传授肿瘤放疗多流程实践知识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多种教学法在肿瘤放疗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 李毅惠蓓娜苏进吴文婧张晓智
- 关键词:LBL教学法PBL教学法
- 芳香化酶P450、ERβ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ERβ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至2008年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存档蜡块标本各3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表达。结果芳香化酶P450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0%(0/30)、0%(0/30)和36.7%(11/30),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与癌周组织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ERβ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70%(21/30)和36.7%(11/3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织与癌周组织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芳香化酶P450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ERβ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低,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变及宫颈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 赵恒芳刘孜康安静苏进代丽
- 关键词:宫颈癌芳香化酶P450ERΒ免疫组织化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