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云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化疗
  • 4篇急性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血液
  • 3篇造血
  • 3篇疗效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血液科
  • 2篇药物疗法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随访
  • 2篇疗法
  • 2篇疗效评价

机构

  • 12篇北京医院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2篇范云
  • 7篇顾惜春
  • 7篇常乃柏
  • 5篇朱玲
  • 5篇李江涛
  • 4篇施红
  • 3篇魏建平
  • 3篇赵声明
  • 2篇杨晓云
  • 2篇裴蕾
  • 2篇刘辉
  • 1篇张野坪
  • 1篇臧华
  • 1篇程玮
  • 1篇冯茹
  • 1篇王作伟
  • 1篇王海飞
  • 1篇邢宝利
  • 1篇王兴文
  • 1篇田园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白血病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2008北京...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疾病贫血的疗效评价
2000年
施红顾惜春朱玲赵声明范云魏建平杨晓云
关键词:贫血RHUEPO造血因子
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白细胞平均降至1 .033 ×109/L 时,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 , 使白细胞恢复。方法: 每天250μg 皮下注射, 直至连续两次复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超过1 .5 ×109/L 后停药,平均用药时间5 .9 天。结果:与未采用rhG- CSF 治疗的对照组13 .2 天ANC 超过1 .5 ×109/L 相比,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rhG- CSF 能够明显增加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的恢复,缩短白细胞减少症的恢复时间。结论:rhG- CSF 能够保证白血病患者接受并完成强烈化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赵声明顾惜春臧华魏建萍范云
关键词:RHG-CSF白血病急性
J48.血液科院内感染初始经验治疗选择对耐药菌发生的影响
范云常乃柏
文献传递
血液科医院感染初始经验治疗选择对耐药菌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经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耐药菌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医院感染的治疗和实验室结果 .在医院感染发生时经验性选择第三、第四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2 g每8小时1次+氨基糖苷300 mg/d联合用...
范云常乃柏
关键词:医院感染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疗效观察被引量:4
1999年
顾惜春朱玲杨晓云段红梅范云
关键词:老年人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药物疗法
干扰素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单中心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近期疗效及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方法:22例符合PVSG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初诊12例,复发10例.中位年龄61岁(37-80),男:女=16∶6.起始干扰素...
范云李江涛施红常乃柏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疗效疾病转归
文献传递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
2007年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作为一线治疗对<65岁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 MM 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3~66岁,中位年龄59岁。其中IgG 9例,IgA 2例。临床分期按 Durie-Salmon 分期标准:本组病例ⅡA 3例,ⅢA 5例,ⅢB 3例。在接受常规化疗4~6周期后给予 Cy
常乃柏顾惜春刘辉李江涛裴蕾魏建平范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化疗马法兰
颅骨骨髓炎继发颅骨淋巴瘤一例
2009年
患者 女性,59岁,汉族。2005年7月出现左眼视物模糊,双眼胀痛,眼底检查示双侧视乳头水肿。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大于320mm H2O(1mmH2O=0.098kPa),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细菌培养均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示脑实质未见异常,全脑颅骨板障信号不均匀减低,强化不均匀,皮下软组织肿胀,双侧乳突小房可见软组织影。头颅CT示颅骨骨板厚薄不均,密度欠均匀。行颅骨活检术,
王兴文沙成王作伟范云
关键词:骨淋巴瘤头颅MRI检查继发视乳头水肿脑脊液压力脑脊液常规
单体核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单体核型(MK)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新诊断的45例MK+患者的临床、染色体核型及预后特征.结果 237例新诊断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AML患者中有45例(19.0%)为MK,其中男28例(62.2%),女17例(37.8%),中位年龄58(18~91)岁.MK+患者最常出现的染色单体为-5(31.1%)和-7(17.8%).AML患者MK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0岁、30~59岁和≥60岁AML患者中MK发生率分别为11.5%、17.7%和22.4%.MK+和MK-组患者的性别、FAB亚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45、0.239).MK+ AM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5(0.6~107.3)个月,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5.2%.45例MK+AML患者中有43例(95.6%)同时符合复杂核型(CK);2例不符合复杂核型(CK-)的患者均未获得完全缓解(CR),在6个月内死亡.在192例MK-AML患者中有12例为CK,中位生存期为18.5(5.5~133.0)个月;MK+CK+与MK-CK+组患者CR率、总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K在AML患者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MK与AML患者较低的CR率及总生存率相关.
冯茹刘辉常乃柏范云李江涛张野坪程玮王海飞田园裴蕾宁尚勇邢宝利许小东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分析预后染色单体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估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24例Ⅲ期MM,采用VAD方案,即长春新碱0.5mg/d(或长春地辛1 ̄2mg/d)缓慢静脉注射,第1~4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10 ̄20mg/d缓慢静脉注射,第1~4天;地塞米松40mg/d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28d为1疗程。连续应用2疗程以上评估疗效。观察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尿蛋白、骨髓穿刺、血象等,记录毒副反应。MM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结果CR8例(33.3%),PR12例(50.0%),NR4例(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VAD方案治疗Ⅲ期MM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施红范云李江涛常乃柏顾惜春朱玲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长春新碱长春地辛多柔比星VAD方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