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好刚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预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珠江三角洲广从断裂东侧“西淋岗断层”成因论证被引量:4
- 2011年
- 广从断裂是粤中地区一条重要的北东向基底断裂,对于该断裂在珠江三角洲隐伏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的认识存在分歧。针对最近在广从断裂东侧佛山市西淋岗发现的断错晚第四纪地层现象,开展了地质地貌调查、探槽揭露、第四系年代测定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等工作。对"西淋岗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及与基岩断裂的相关性进行了探测和分析,论证了其成因。"西淋岗断层"是新生的重力滑动面,并不是晚第四纪活动断层,与地震无关。目前尚未发现广从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因此不能说明该断裂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构造能力。
- 王萍郭良田董好刚盛强欧阳立胜尹行
-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活动断层滑坡测年
- 沙湾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及与地貌的耦合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沙湾断裂控制珠江三角洲东部边界。本文从断裂分布、露头特征、地震勘察和钻探验证等角度分析了沙湾断裂带的基本特征:沙湾断裂是由16组近北西向断裂组成的断裂带,晚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过四次较强的活动,第一期活动发生于古近纪红层沉积之后,为低角度逆冲运动;第二期为扭性或压扭性;第三期活动表现为高角度正断层,活动时间为距今约50万年;第四期活动表现为拉张环境,活动时间距今约6-10万年。断裂带周边特有的地貌与断裂分布和性质具有较强耦合性,本文结合断裂基本特征对耦合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沙湾断裂的活动性等特征对地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董好刚
- 关键词:地貌耦合性
- 用范数灰色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被引量:3
- 2009年
- 将范数灰色理论用于分析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因素的敏感度,即引进灰关联系数列的2个范数近距和远距,对危岩稳定性影响因子敏感度进行量化分析,获取其影响因子关联度和权重系数,进而较直观地反映各影响因子对危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对三峡库区三类典型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度进行范数灰关联度计算,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危岩稳定性因素敏感度存在差异,其中滑塌式危岩稳定性敏感度最大的影响因子为主控结构面和水压力,坠落式危岩稳定性最大的影响因子为主控结构面和重力,倾倒式危岩稳定性最大的影响因子为重力和主控结构面。范数关联度分析和权重系数排序为危岩治理和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 董好刚彭轩明
- 关键词:影响因素三峡库区
- 崩塌、滑坡与涌浪——认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被引量:4
- 2018年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地质条件之崇险,早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生动记载(图1)。三峡工程建设后,水库蓄水形成长约5300千米的库岸,现已查出的滑坡达5000多处,地质灾害风险更加凸显[1-2]。比较典型的如2008年11月23日发生的巫峡上游的龚家方崩塌,产生高达32 m的涌浪灾害[1];2015年6月24日发生在大宁河口对岸的红岩子崩滑,产生5 ~ 6 m的涌浪;巫峡段2008年以来一直持续发生变形破坏的马鞍子斜坡[2]等等。认识这些灾害的特征并学会预防非常重要。
- 董好刚霍志涛田盼
-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涌浪崩塌三峡工程建设《水经注》
- 浙南仙居盆地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2024年
- 仙居盆地是浙南诸河流域主要盆地和社会经济活动区域。为揭示盆地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综合利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主成分分析和离子比等方法对盆地内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进行水化学统计分析及成因判别。结果表明,仙居盆地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Na型,阳离子以Ca^(2+)、Na^(+)为主,阴离子HCO_(3)^(-)为主。NO_(3)^(-)、Cl^(-)变异系数较大;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为45.50~288.00 mg·L^(-1),地表水为20.10~95.80 mg·L^(-1)。盆地内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及人类活动影响,Ca^(2+)、Mg^(2+)、HCO_(3)^(-)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溶解,其次为碳酸盐岩;K^(+)、Na^(+)、Cl^(-)主要来源硅酸盐岩溶解,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输入;NO_(3)^(-)则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其中地表水质量主要受工矿业的影响,地下水质量受工矿活动及农业、生活污水等多种因素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
- 周施阳董好刚李立湘袁东方卢丽姚飞延向翻陈林王震威吴鑫
-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
- 珠江三角洲陈村钻孔剖面沉积特征及有机碳同位素古环境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陈村剖面位于佛山市陈村镇。AMS ^14C及OSL测年结果显示,剖面自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开始沉积,结束于全新世晚期,由老至新经历了河流相-河口湾相-三角洲相沉积环境。根据有机碳同位素曲线变化特征,结合孢粉、有孔虫等鉴定结果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将剖面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①晚更新世,34.15-24.5ka BP,属河流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8.13‰,对应MIS 3期冷-稍湿气候,期间小幅波动;②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24.5-9ka BP,属河流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9.8‰,对应MIS 2期干冷气候及全新世早期温-干气候,YD事件得以记录;③全新世早-中期,9-6.7ka BP,属于河口湾-三角洲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7.97‰,变化幅度小,对应暖-湿气候;④全新世中-晚期,6.7-0.44ka BP,属于三角洲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6.94‰,变化幅度大,冷暖变化显著,气候特征为热湿-偏凉-暖干。
- 赵信文陈双喜黄长生曾敏陈雯董好刚刘凤梅黎义勇邵磊薛永恒
-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有机碳同位素古环境变化
- 综合物化探方法探测沙湾隐伏断裂带中段被引量:3
- 2013年
- 沙湾断裂带是珠江三角洲内的一组NW向断裂带,出露较少,以隐伏为主。在本次隐伏断裂探测过程中,采用了浅层地震反射波法、高密度电法及土壤氡气法,对沙湾断裂带中段隐伏断裂——大乌岗断裂、沙湾断裂、陈村断裂、紫坭断裂进行了综合探查,共发现7处异常,初步查明沙湾断裂带的通过位置等几何信息,为进一步进行钻孔验证奠定基础。
- 曾敏董好刚陈长敬刘凤梅
- 关键词:综合物化探方法珠江三角洲
-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硬壳层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在黄河三角洲选择硬壳层发育的典型研究区,用人工振动模拟波浪荷载,通过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和强度的原位测试研究了1 m范围内粉土硬壳层的重复液化和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硬壳层动态响应沿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经过重复液化后强度总体是升高的,上层土体强度提高相对显著。采集荷载施加前后的原状样品进行SEM图像定量分析,得到了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如不均匀系数变小,粒度分维值升高,孔隙比显著减小,定向性增强等,但各项指标的变化程度不同,沿深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变化集中在上部土层。讨论了硬壳层的动态响应特征与微结构调整的对应耦合关系,初步了解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硬壳层的特征及成因的微结构控制规律。
- 贾永刚董好刚单红仙刘小丽刘红军
- 关键词:粉质土硬壳层循环荷载微结构
- 三峡库区云阳至江津段崩塌发育及破坏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对三峡库区云阳至江津段崩塌体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对崩塌灾害发育和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云阳至江津段崩塌体的形成与地形地貌有关,沿江分布具有不均匀性,所在斜坡以人工形成为主,岸坡结构以缓倾层状为主;破坏模式主要有4种,即风化—崩落型、压剪滑移—崩落型、拉剪倾倒—崩落型、拉裂坠落型。这些认识对于进一步调查和评价该区崩塌体的危险性奠定了基础。
- 董好刚张宏鑫陈州丰
- 关键词:破坏特征崩滑体三峡库区
- 缓倾层状高边坡典型破坏模式及宏观判据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缓倾层状高边坡是三峡库区典型的岸坡结构之一,其稳定性主要由岩体结构和岩性组合决定。通过对长江上游云阳—江津100个高边坡详细调查,针对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特殊情况,考虑其形成机理将三峡库区缓倾层状高边坡典型破坏模式概化为风化-崩落型、压剪-滑移崩落型、拉剪-倾倒崩落型、拉裂坠落型4种破坏模式。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指导,结合实例分析了4种破坏模式的基本特征。从陡崖(坡)断面形状、主控结构面特征、优势面数目、节理密度以及岩性等方面构建了缓倾层状边坡破坏模式的宏观判据。经云阳—江津100个高边坡现场验证,利用这些宏观判据判识的破坏模式与实际相符。
- 董好刚彭轩明陈州丰刘广宁霍志涛
- 关键词:三峡库区破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