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房
  • 9篇心房颤动
  • 9篇房颤
  • 6篇迷走
  • 6篇静脉
  • 5篇消融
  • 5篇迷走神经
  • 5篇迷走神经功能
  • 5篇房室
  • 5篇肺静脉
  • 5篇肺静脉前庭
  • 4篇房室结
  • 3篇蛋白
  • 3篇易感
  • 3篇易感性
  • 3篇左心
  • 3篇左心房
  • 3篇房室结慢径
  • 2篇蛋白表达
  • 2篇心耳

机构

  • 14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董莹雪
  • 13篇张树龙
  • 13篇杨延宗
  • 13篇高连君
  • 12篇林治湖
  • 12篇夏云龙
  • 11篇赵宏伟
  • 10篇杨东辉
  • 7篇尹晓盟
  • 4篇刘莹
  • 4篇刘颖
  • 3篇宋宏英
  • 3篇刘颖
  • 2篇蒋鹏
  • 2篇陈秀雯
  • 1篇刘金秋
  • 1篇周旭晨
  • 1篇王莹琦
  • 1篇李世军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9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心耳梳状肌在房性心律失常中作用
目的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时,电刺激或导管机械刺激三尖瓣环与右心耳交接处常可诱发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房颤动(房颤)。而对这一局限区域内电生理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尚少。研究对其不应期及易感窗口进行分析,并对正常...
张树龙董莹雪高连君王莹琦李世军林治湖杨延宗
文献传递
快频率房性心动过速所致的心房颤动样心电图表现的分析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局灶性房性早搏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触发心房颤动(房颤)已得到广泛共识,对该类触发病灶进行点消融或行心脏大静脉融离能够根治该类房颤。文中总结19例快频率房速的临床特点及导管消融射频结果,并对其可能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方...
张树龙高连君杨东辉夏云龙刘金秋尹晓盟董莹雪杨延宗
文献传递
房室结慢径区域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慢径路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心房颤动(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1只成年杂种犬,全麻下行颈交感-迷走神经干剥离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右心室导管及右心房标测电极导管(H...
尹晓盟张树龙高连君夏云龙杨东辉董莹雪刘颖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文献传递
房室结慢径区域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房室结慢径区域消融可能影响了心房自主神经功能而致窦性心动过速及快径路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慢径路消融如何影响了心房自主神经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慢径路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1条成...
尹晓盟张树龙高连君夏云龙杨东辉董莹雪刘颖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文献传递
迷走神经介导的房室传导及慢径区消融对其影响
目的心房自主神经对房室传导功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确切的作用未完全明确。慢径区消融能够消除房室传导的双径路现象,而且消融后心房迷走神经张力发生了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慢径区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介导的房室传导有何影响。方法
尹晓盟张树龙高连君夏云龙杨东辉董莹雪刘莹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文献传递
碎裂电位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针对碎裂电位消融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房颤的机制及其对迷走神经功能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碎裂电位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0条成年杂种犬...
蒋鹏张树龙夏云龙董莹雪高连君尹晓盟刘颖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文献传递
心房颤动对左心房及肺静脉前庭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肺静脉前庭及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表达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揭示肺静脉前庭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20例接受开胸手术者分为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手术时取左心房及右下肺静脉前庭部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个部位的Cx表达量的改变。分析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Cx40)、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Cx43)。结果①窦性心律患者肺静脉前庭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994.12±1 290.46),与左心房(4 333.12±1 270.8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肺静脉前庭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5 014.46±961.46与左心房(4 916.43±697.2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②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前庭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5 084.30±1 497.35,与左心房的(5 149.78±820.3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肺静脉前庭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528.21±982.79),明显低于左心房的(8 216.65±1 670.65,P<0.001)。④与窦性心律相比,心房颤动对肺静脉前庭Cx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影响较小(Cx40:4 994.12±1 290.46比5 084.3±1 497.35,P=0.888;Cx43: 5 014.46±961.46比4 528.21±982.79, P=0.281)。④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333.12±1 270.89,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5 149.78±820.36,P=0.099);左心房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916.43±697.27,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的(8 216.65±1 670.65,P<0.001)。结论窦性心律患者,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表达无区域性的差异。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表达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心房颤动对肺静脉前庭的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影响较小,对左心房的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影响较大。提示心房颤动所导致的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缝隙�
宋宏英张树龙高连君夏云龙杨东辉董莹雪刘颖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窦性心律CONNEXIN
心房颤动对左心房及肺静脉前庭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多种病理状态下,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道发生了重构,并推测这种重构可能参与了心律失常的产生和维持。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区域(肺静脉前庭)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肺静脉前庭作为...
宋宏英张树龙高连君夏云龙杨东辉董莹雪刘莹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文献传递
碎裂电位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0条成年杂种犬,全麻下行颈交感一迷走神经干剥离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右心室导管(房室结消融后,行临时右心室起搏)及右心房导管(Hallo导管),经右股静脉穿刺放置房间隔穿刺鞘管,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放置消融导管及左心房标测导管(Lasso导管)。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通过双侧颈部交感-迷走神经干刺激诱发并维持心房颤动,在心房颤动过程中标测并记录碎裂电位的分布部位。测量碎裂电位消融前后基础状态及迷走神经刺激下的窦性周长(SCL)及右心耳(RAA)、左心耳(LAA)、冠状静脉窦近端(CSp)和冠状静脉窦远端(CSd)的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易感窗口(VW)。消融后应用甲醛固定心脏标本,对消融区域的心脏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消融对心房肌的影响,并选择相同区域未消融的犬心脏标本做对照。结果①窦性周长的变化: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SCL为(18±8)次/min,较消融前[(107±19)次/min]明显缩短(P<0.001)。②有效不应期的变化: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ERP缩短值在右心耳分别为(65±22) ms及(17±24)ms,冠状静脉窦远端分别为(63±23)ms及(9±10)ms,冠状静脉窦近端分别为(61±21) ms及(4±16)ms,左心耳分别为(41±19)ms及(6±1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③心房易感窗口的变化:消融前、后基础状态下测得的V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的能力:右心耳分别为(18±29)、(58±13)ms,冠状静脉窦远端分别为(11±20)、(52±28)ms,冠状静脉窦近端分别为(7±15)、(62±35)ms,左心耳分别为(19±22)、(31±2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碎裂电位区域心外膜脂肪�
蒋鹏张树龙夏云龙董莹雪高连君尹晓盟刘颖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关键词:碎裂电位心房颤动迷走神经功能右心耳房室结消融
房室结慢径区域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房室结慢径区域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1条成年杂种犬,全麻下行颈交感一迷走神经干剥离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右心室导管及右心房标测电极导管(Hallo导管),经右股静脉穿刺放置消融导管和希氏束导管。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测量慢径路区域消融前后基础状态及迷走神经刺激下的窦性周长(SCL)及高位右心房(HRA)、低位右心房(LRA)、冠状静脉窦近端(CSp)和冠状静脉窦远端(CSd)的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易感窗口(VW)。结果①窦性周长的变化: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SCL缩短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19)比(108±8)次/min,P>0.05]。②有效不应期的变化: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ERP缩短值在HRA分别为(69±37) ms、(55±34)ms,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d分别为(55±30)ms及(42±32)ms,LRA分别为(66±24) ms及(19±21)ms,CSp分别为(46±24)及(7±18) 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0.01)。③心房易感窗口的变化:消融前后基础状态下各个部位刺激均较难诱发心房颤动(VW接近0)。消融前、后HRA迷走神经刺激诱发心房颤动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31) ms比(63±25) ms,P>0.05],CSd的VW有一定程度的降低[(35±37) ms比(57±28) ms,P=0.07],LRA及CSp的VW明显降低(LRA:(1±3)ms比(49±36) ms;CSp:(10±12) ms比(45±34)ms,P值均<0.05)。结论慢径区域消融未直接改变窦房结区域及高位右心房的迷走神经支配,部分削弱了冠状静脉窦远端的迷走神经功能。导致了低位右心房及冠状静脉窦口区域的去迷走神经效应。降低了低位右心房及冠状静脉窦区域早搏刺激诱发迷走神经介导房颤的易感性。
尹晓盟张树龙高连君夏云龙杨东辉董莹雪刘颖赵宏伟林治湖杨延宗
关键词:心房颤动房室结迷走神经功能迷走神经刺激冠状静脉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