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渝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闪电
  • 1篇地闪
  • 1篇电磁辐射
  • 1篇对流云
  • 1篇对流云系
  • 1篇云系
  • 1篇云系特征
  • 1篇水汽
  • 1篇水汽图
  • 1篇水汽图像
  • 1篇图像
  • 1篇频谱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卫星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卫星
  • 1篇静止气象卫星
  • 1篇聚类
  • 1篇聚类分析

机构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蓝渝
  • 2篇张义军
  • 1篇何立富
  • 1篇郑永光
  • 1篇沈新勇
  • 1篇毛冬艳
  • 1篇董万胜
  • 1篇盛杰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天气预报检验 强对流天气
本文件规定了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指标,并描述了TS 评分计算和实况信息确定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强对流天气预报的质量评估、业务管理等。
唐文苑蓝渝曹艳察毛旭韩旭卿
闪电电磁辐射的宽带观测及其频谱特征分析
本论文从闪电过程的宽带观测和分析出发,设计实现了一套用于闪电电磁辐射宽带观测的硬件系统,并探讨了对宽带数据的时频域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2007年和2008年夏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LiP&P...
蓝渝
关键词:闪电宽带频谱
文献传递
负地闪预击穿过程40~76MHz甚高频辐射的特征分析
<正>闪电的预击穿过程,即地闪通道伸出云底之前发生于云内的击穿过程,其以分离的双极性脉冲过程(PBP)为特征,脉冲的初始极性与回击的电场变化极性相同。目前对于预击穿过程的研究主要根据它在地面产生的电场变化和 VHF 辐射...
蓝渝张义军董万胜王涛郑栋陈绍东
新型聚类算法在雷暴单体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基于闪电定位数据,利用密度极大值快速搜索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CFSFD),对离散分布的闪电进行聚类分析,根据闪电的空间密度与时间分布特性,...
周康辉郑永光蓝渝
文献传递
华北区域冰雹天气分型及云系特征被引量:42
2014年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2E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选取2010—2012年华北区域内27次冰雹过程,按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和云系的云型特征等将其分为冷涡云系尾部型、低涡槽前型和偏北气流控制型3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天气型下冰雹对流云系特征存在差异,但90%以上的冰雹过程发生在对流云团的快速发展阶段中,降雹集中出现于准圆形或椭圆形对流云团边缘或带状对流云系的传播前沿区域,对应于云顶亮温梯度的大值区。在掌握背景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分析红外图像中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水汽图像暗带和暗区变化等信息,对冰雹的监测和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定量统计分析表明,大的亮温梯度值(不低于8℃/0.05。)是辅助判断冰雹能否发生的重要参量,而当冰雹云同时具备低云顶亮温和大亮温梯度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大于10 mm大冰雹的发生。
蓝渝郑永光毛冬艳林隐静朱文剑方翀
关键词:冰雹对流云系静止气象卫星红外图像水汽图像
三类闪电放电过程的辐射场频谱特征分析
<正>云地闪电、云内闪电和NBE事件是三类不同的闪电放电过程,但其各自发生时都会在很宽的频带内向外界环境辐射出强电磁波信号,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电磁干扰源。对闪电辐射信号进行频谱观测和分析,可以获得其电磁信号辐射能量在不同频...
蓝渝张义军董万胜
文献传递
我国春季冷锋后的高架雷暴特征分析被引量:43
2014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对流天气综合监测等资料,对2010-2012年我国春季冷锋后的高架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强对流天气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一次典型个例给出影响高架雷暴的主要天气系统,再结合雷暴物理条件的统计特征探讨高架雷暴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高架雷暴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日变化,常伴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影响高架雷暴的主要天气系统为高低空急流、低层切变线以及500 hPa西风槽等。预报着眼点主要为850和700 hPa大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700与500 hPa的温差达16℃以上,有一定的热力不稳定;700 hPa上建立一支低空西南急流,配合500 hPa西风槽以及低层的切变线,这些因素为雷暴触发及发展提供条件。
盛杰毛冬艳沈新勇蓝渝何立富
关键词:触发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