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蔄茂强

作品数:34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加利福尼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皮肤
  • 14篇表皮
  • 13篇角质
  • 9篇细胞
  • 9篇角质层
  • 7篇通透
  • 5篇增生
  • 5篇角质形成
  • 5篇角质形成细胞
  • 4篇性别
  • 4篇外用
  • 3篇致密
  • 3篇致密性
  • 3篇受体
  • 3篇酸碱度
  • 3篇年龄
  • 3篇局部外用
  • 3篇含水量
  • 3篇表皮增生
  • 3篇常人

机构

  • 30篇大连市皮肤病...
  • 14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贝泰妮生...

作者

  • 34篇蔄茂强
  • 10篇吕成志
  • 10篇宋顺鹏
  • 8篇辛淑君
  • 5篇刘之力
  • 4篇史月君
  • 4篇朱英华
  • 3篇张信江
  • 1篇刘海洋
  • 1篇李波
  • 1篇何黎
  • 1篇孙铮
  • 1篇蔄文雁
  • 1篇顾华
  • 1篇刘俐
  • 1篇徐雁
  • 1篇涂颖
  • 1篇唐春蕾
  • 1篇李娜
  • 1篇刘俊

传媒

  • 13篇临床皮肤科杂...
  • 9篇中国皮肤性病...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质层的含水量及其对皮肤生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都具有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其因机体的内在因素(性别、年龄、遗传、营养及代谢等)及生活环境(湿度)的不同而不同。角质层含水量的多少对皮肤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观察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助于了解机体的生物状态;适当地调节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利于延缓皮肤老化和防治某些皮肤病。
蔄茂强刘俐吕成志
关键词:表皮角质层皮肤含水量
老年人皮肤生物物理特性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随着机体的衰老,各器官(包括皮肤)的生物功能发生变化。在皮肤,这些生物功能的改变通常体现在皮肤生物物理特性的变化。与年轻者相比,老年皮肤的共振传导速度加快、pH升高、弹性降低、皮脂减少、角质层含水量减少以及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降低等。测量老年皮肤生物物理特性的变化不仅有利于了解其皮肤的生物功能,也有助于对某些皮肤治疗和保健品的研发及疗效的评估。
蔄茂强宋顺鹏Peter M.Elias
关键词:皮肤弹性PH衰老
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7年
皮肤的生理指标包括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等,这些生理指标反映了机体和皮肤局部的生理状态。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降低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升高外,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降低。这一变化是AD表皮病变所致,其可影响表皮和真皮的功能。皮肤生理的改变程度与病情有关,通过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可以缓解AD病情。因此,正确地了解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对于病情的判断和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蔄茂强Peter M Elias
关键词:皮炎特应性皮肤含水量角质层
正常人皮肤表面酸碱度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皮肤是人类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不仅是皮肤的生理指标.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机体的状态。迄今为止,关于正常人皮肤表面pH值的报道不尽相同。据报道,婴儿出生时,皮肤表而的pH较高。数天后则逐渐降低。Wilhelm等曾对29例成人皮肤表面的pH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皮肤表而的pH囚皮肤解剖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老年人的前额和踝部皮肤表而的pH值高于年轻者。Zlotogorski的研究也证实了Wilhelm等的结果.但是也有报道,皮肤表面的pH因性别的差异而不同。这种差异性有多种因素,可能与研究组别的大小和分组的条件等有关。关于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pH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特点进行年龄分组;根据皮肤的生理特点进行部位分组。对我国正常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的皮肤pH进行检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辛淑君刘之力史月君Kenneth R FeingoldPeter M Elias蔄茂强
关键词:角质层皮肤酸碱度
青刺果油对角化套膜蛋白和脂质合成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2%青刺果油对角化套膜蛋白及脂质合成酶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其修复表皮通透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2%青刺果油组(C组)、基质组(D组)及2%葵花籽油组(E组),每组6只BALB/c小鼠。构建BALB/c小鼠急性表皮通透屏障受损模型后,于C、D、E组小鼠背部受试区均匀涂抹2%青刺果油、基质、2%葵花籽油。分别在干预后4h及24h,检测各组受试区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以及中间丝相关蛋白(FLG)、兜甲蛋白(LOR)、内披蛋白(INV)、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PT)、脂肪酸合成酶(FASN)、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的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分别用2%青刺果油、基质、2%葵花籽油干预急性表皮通透屏障受损模型后4h,A、B、C、D、E组的TEWL分别为(6.52±1.30)、(26.54±3.75)、(24.12±6.06)、(29.21±7.31)、(29.07±6.99);干预后24h,A、B、C、D、E组的TEWL分别为(6.48±0.74)、(10.13±2.23)、(9.16±1.34)、(12.00±1.36)、(11.39±0.66),与B组比较,干预后4h及24h,C、D、E组TEWL值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D、E组,TEWL值较建模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青刺果油干预模型后4h及24h,C组FLG的mRNA相对表达量2-△△Ct分别为(1.48±0.20)、(3.09±0.05);LOR的mRNA相对表达量2-△△Ct分别为(1.52±1.52)、(2.11±0.15);FASN的mRNA相对表达量2-△△Ct分别为(13.81±0.58)、(2.20±0.52);HMGCoA的mRNA相对表达量2-△△Ct分别为(2.74±0.58)、(0.95±0.25),较B、D及E组增加;干预后4h,INV的mRNA相对表达量2-△△Ct为(1.50±0.70),SPT的mRNA相对表达量2-△△Ct为(2.23±0.12);较B、D及E组增加。结论2%青刺果油修复受损表皮通透屏障的机制与其增加角化套膜蛋白FLG、LOR和INV以及细胞间脂质合成关键酶SPT、FASN和HMGCoA的mRNA表达相关。
涂颖尤艺璇李娜顾华孙东杰蔄茂强刘海洋马骁何黎
麻风患者愈后表皮某些生理功能障碍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麻风愈后者其原受累及部位是否存在角质层生理功能障碍。方法:利用多功能皮肤生理仪对麻风患者痊愈后前臂原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酸碱度、透过皮肤水分丢失率及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进行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明显降低(P<0.002),以瘤型麻风患者降低幅度最大;皮肤表面的pH明显增高(P<0.0001),界线类偏结核型患者pH改变不甚明显;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的基础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好于正常人,以界线类偏瘤型患者水分丢失量降低最明显;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无明显改变。结论:麻风患者痊愈后仍然有角质层生理功能障碍。
宋顺鹏吕成志李兆研郭晨雁蔄茂强
关键词:麻风
局部外用组织胺治疗非节段性白癜风的疗效疗效
刘俊徐雁蔄茂强
皮肤表面pH值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8
2007年
皮肤表面pH值是皮肤的生理指标之一,它随机体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皮肤的生物状态的不同而不同。老年人及新生儿皮肤表面pH值较高;某些皮肤病可导致皮肤表面pH值升高。皮肤表面pH值升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代谢,从而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的异常,皮肤屏障功能改变,角质层致密性降低等。因此,测量皮肤表面pH值对判断表皮乃至整个机体的生物状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皮肤表面pH值维持在最佳生理水平对延缓皮肤老化、防止和治疗某些皮肤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蔄茂强辛淑君Peter M Elias
关键词:表皮角质层
糖皮质激素对表皮功能的调节被引量:4
2009年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对表皮的发育、表皮屏障功能的形成、表皮脂代谢、角质层致密性、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恰当地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利于治疗包括皮肤病在内某些疾病;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很好地了解糖皮质激素对表皮功能的影响,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防治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蔄茂强宋顺鹏Kenneth R.FeingoldPeter M Elias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层致密性增生分化
老年皮肤生理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9年
老年皮肤生理特征的改变包括形态学的变化:表皮变薄、表皮更替时间延长、真表皮交界变平,真表皮间角质形成细胞黏附下降,黑素细胞的分布改变、朗格汉斯细胞数量也随之减少,真皮胶原合成降低、弹力纤维降解。更重要的是生理功能也发生改变,主要是表皮通透性屏障功能的变化,包括表皮通透性屏障功能恢复减慢,透皮失水(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降低,角质层含水量降低,及表皮pH增高。因此,导致了老年皮肤科门诊临床最常见的干燥症与瘙痒的发生,且这些改变均能导致持续轻微的炎症继而可能导致系统炎症及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张洁尘蔄茂强
关键词:老年皮肤干燥症瘙痒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