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红梅

作品数:4 被引量:1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抗虫
  • 3篇抗虫基因
  • 3篇基因
  • 2篇双抗虫基因
  • 2篇转双抗虫基因
  • 1篇毒素
  • 1篇毒素基因
  • 1篇烟草转化
  • 1篇英文
  • 1篇杂种
  • 1篇凝集素
  • 1篇转双抗虫基因...
  • 1篇南瓜
  • 1篇抗病
  • 1篇繁殖
  • 1篇繁殖技术
  • 1篇741杨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虞红梅
  • 2篇王进茂
  • 2篇郑均宝
  • 2篇梁海永
  • 2篇田颖川
  • 1篇王永芳
  • 1篇李常青
  • 1篇杜克久
  • 1篇杨敏生
  • 1篇裴保华
  • 1篇贾燕涛
  • 1篇高宝嘉

传媒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Acta B...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四个潜在抗病抗虫基因的研究
虞红梅
关键词:烟草转化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特征及其繁殖技术被引量:12
2001年
简述了当今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及防治害虫产生抗性的策略等。双抗虫基因是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API)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被转化体 74 1杨 (Populus×aldatomen tosaCl.74 1)是以银白杨× (山杨 +小叶杨 )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1994年杂交育成 ,为一优良白杨无性系 ,形态酷似毛白杨。在转双抗虫基因的研究中 ,选出高抗虫、中抗虫无性系。高抗虫无性系杀死昆虫幼虫的总死亡率为 83%~ 90 %。从苗期高生长和形态观察 ,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生长发育正常。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74 1杨营养繁殖技术及基本原理。介绍了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组培微繁技术。
郑均宝裴保华梁海永王进茂王永芳杜克久杨敏生高宝嘉田颖川贾燕涛虞红梅马玉湖马玉行
关键词:双抗虫基因741杨繁殖
转双抗虫基因杂种 741毛白杨的研究(英文)被引量:85
2000年
用部分改造后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Bt)杀虫蛋白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 (API)基因A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然后通过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 (SmithetTownsend)Conn .)介导将此表达载体上的双抗虫基因转入杂种 741毛白杨 [PopulusalbaL .× (P .davidianaDode +P .simoniiCarr.)×P .tomentosaCarr.]获得了一批抗卡那霉素的转化再生植株。用杨扇舟蛾 (Closteraanachoreta (Fabricius) )进行虫试的结果表明有 3株抗虫杨树 ,其中有1株杨树的叶片可使试虫在 6天内的死亡率达 90 %以上 ,而且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明显的抑制。PCR检测及基因组DNASouthern杂交分析的结果都表明Bt杀虫蛋白基因和API基因已整合到以上 3株抗虫杨树的基因组中 ,而且表现为单拷贝整合。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滤膜免疫反应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 3株转基因杨树都有Bt杀虫蛋白的表达 ,表达量约占叶总可溶性蛋白的 0 .0 15 %。这是国内外首次报道用双抗虫基因获得的抗虫 741毛白杨植株。
田颖川郑均宝虞红梅梁海永李常青王进茂
关键词:双抗虫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