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
- 作品数:22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宇宙中的黑洞——时空弯曲的神秘漩涡
- 2011年
- 一、什么是黑洞
黑洞,单单从这个名字看,就让人感觉神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即使在天文学家的眼中,黑洞也是宇宙中最不寻常的天体。要介绍黑洞,先要从“逃逸速度”说起。
- 袁峰
- 关键词:黑洞宇宙漩涡天文学家逃逸速度天体
- 黑洞吸积与外流研究进展
- 袁峰
- 黑洞吸积与外流研究进展
- <正>黑洞吸积是天体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物理过程,是活动星系核、黑洞双星、伽马射线暴等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另外,星系中心黑洞的吸积导致的辐射和外流与星际
- 袁峰
- 文献传递
- 活动星系核外流的产生机制..被引量:1
- 2013年
- 越来越多不同波段的观测结果证实活动星系核外流的广泛存在,并揭示了它们的物理性质。研究活动星系核外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有助于理解黑洞吸积的物理过程、活动星系核的结构;另一方面,这些外流对于活动星系核寄主星系的演化很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简要介绍了活动星系核外流的多波段观测结果,着重综述了目前主流的几个解释外流形成的理论模型,包括辐射驱动、磁场驱动以及热驱动。
- 刘超袁峰
-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黑洞吸积喷流
- 辐射磁流体力学数值实验研究(代前言)被引量:13
- 2016年
- 辐射磁流体力学(RMHD)是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一个新的分支,它研究与辐射有显著能量和/或动量交换的磁流体动力学行为。天体辐射磁流体力学描述天体等离子体在宏观尺度上的电磁相互作用、结构、辐射、动力学和爆发现象。"天体辐射磁流体力学"是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2015—2016年度所支持的一个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其目的是评估这一生长中的学科分支的发展态势、国内外研究现状、适用的主要科学对象和发展战略,重点设定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或广义而言,数值实验研究。为了推动RMHD三维数值实验研究,这一专卷收入了天体物理学、太阳和空间物理学、受控等离子体实验等领域关于RMHD研究的部分调研和评述报告。
- 汪景琇袁峰陈鹏飞李波
- 关键词:天体物理数值模拟
- 黑洞吸积的数值模拟
- <正>黑洞吸积是天体物理中的基本物理过程,是活动星系核、黑洞双星、伽马射线暴等研究方向的核心理论。此外,吸积导致的活动星系核反馈可能是决定着星系形成与演化的关键物理过程。最近二十年来,主要是由于数值模拟的快速发展,黑洞吸...
- 袁峰
- 文献传递
- 看见黑洞:“人类公布首张黑洞照片”事件解读
- 2019年
-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全球六个城市(美国华盛顿、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中国台北和日本东京)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人类拍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此次发布的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该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1光年=9.4607×1015 m),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 袁峰
- 关键词:黑洞照片新闻发布会
- 黑洞天体物理研究
- 袁峰
- 在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理论模型方面,提出的辐射低效吸积模型已被作为一节内容写入黑洞吸积理论的专著,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包括每三年一届的银河系中心国际会议;发现了一个新的黑洞吸积解,是四个主要的黑洞吸积解之一,被专家称...
- 关键词:
- 关键词:黑洞银河系
- 黑洞吸积理论及其天体物理学应用的近期发展(Ⅰ)被引量:4
- 2007年
- 黑洞吸积理论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基础理论,是认识许多高能天体系统,如活动星系核、黑洞X射线双星、伽马射线暴等的重要物理基础。该文评述了近年来黑洞吸积理论,尤其是径移主导吸积流(advection-dominated accretion flow,ADAF)模型及其变种的主要发展,并介绍该理论在银河系中心、低光度活动星系核、黑洞X射线双星等方面的应用。全文分为两篇,该文是第一篇,内容是关于黑洞的热吸积流理论及其在银河系中心的应用。
- 袁峰
- 关键词:黑洞银河系中心活动星系核
- 天体物理的引力波联合测量
- 2023年
- 近代以来,天体观测利用电磁波进行深空探测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现代的天体观测和测量技术利用多个天文台联合测量的方式对空间探测器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天体轨道进行测量和校准,提高了探测器和望远镜的分辨率和精确性。利用联合测量技术对天体物理的黑洞探测和引力波事件进行测量,有效提升波源定位和参数估计,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空间探测的综合性能。
- 李正禾袁峰
- 关键词:天体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