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娟 作品数:7 被引量:9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冶金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K_3AlF_6-Na_3AlF_6-AlF_3铝电解体系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流体静力称重法研究了K3A lF6-Na3A lF6-A lF3铝电解质体系的密度。探讨了K3A lF6,A lF3含量和温度与K3A lF6-Na3A lF6-A lF3体系密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K3A lF6-Na3A lF6-A lF3体系密度与温度成较好的线性关系,温度升高,密度降低;随着A lF3含量的降低,体系的密度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相同过热度下,固定KR(钾冰晶石含量),随着A lF3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密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相同过热度条件下,对于较低的KR=0.1值,随着A lF3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密度逐渐下降,对于较高的KR=0.5值,随着A lF3含量的增加,体系密度先降低后增加,存在最低点。相同过热度下,固定A lF3含量,随着KR增加,体系密度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当A lF3为22%,随着KR增大,体系密度变化不大;当A lF3为26%,30%,随着KR增大,体系密度先降低后增加。 阚素荣 孟庆勇 袁敏娟 卢世刚 丁海洋 张向军关键词:铝电解 一种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该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制备尖晶石钛酸锂的方法 一种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该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制备尖晶石钛酸锂(Li<Sub>4</Sub>Ti<Sub>5</... 卢世刚 阚素荣 袁敏娟 刘菲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SiCO、SiCNO、SiCN、SiBCN中至少一种与Li<Sub>4</Sub>Ti<Sub>5-x</Sub>M<Sub>x</Sub>O<Sub>... 卢世刚 阚素荣 袁敏娟 张向军 黄斌 刘莎文献传递 以Li_2TiO_3为原料合成Li_4Ti_5O_(12)的机理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015年 以偏钛酸锂(Li2TiO3)和二氧化钛(TiO2)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钛酸锂(Li4Ti5O12),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合成的钛酸锂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一次颗粒长大规律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Li2TiO3是传统固相法合成Li4Ti5O12的中间产物,用Li2TiO3为原料在720、750℃保温10 h可合成纯的Li4Ti5O12,制备的一次颗粒粒径分别为270、278 nm,较用Li2CO3和TiO2为原料合成纯相的温度更低,一次颗粒粒径更小。反应期间,一次颗粒粒径随着反应分数的增大呈快速增长势头;反应结束后,一次颗粒粒径增长缓慢。750℃合成的Li4Ti5O12在充放电倍率为0.1C、1C、5C、9C时,比容量分别为170、164、149、126 m A·h/g,在0.1C时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大于97%,显示制备的Li4Ti5O12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阚素荣 袁敏娟 刘菲 卢世刚关键词:钛酸锂 固相法 电化学性能 Na3AlF6-K3AlF6AlF3体系低温铝电解质研究 本论文依托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8AA030503)“惰性电极低温铝电解新工艺的研究”课题之子课题3——新型低温铝电解质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进行了Na3AlF6-K3AlF6-AlF3低温铝电解质体系的部分物... 袁敏娟关键词:低温铝电解 铝电解质 初晶温度 文献传递 Na_3AlF_6-K_3AlF_6-AlF_3电解质体系铝溶解度的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质量差法研究了不通电时Na3AlF6-K3AlF6-AlF3体系中铝的溶解度。实验首先测定了不同时间内铝溶解的情况,并确定铝饱和溶解的时间为3 h。主要研究了初晶温度、过热度、电解质组成,以及电解质融化之后的熔盐深度对铝溶解度的影响。实验选用刚玉坩埚盛装电解质。测试结果表明,初晶温度为670~900℃的电解质,铝的溶解度为0.05%~0.50%(质量分数)。在初晶温度较低的电解质中,铝的溶解度较低,反之较高。对于某个特定体系来说,提高过热度会增加铝的溶解度。电解质的组成对铝溶解度的影响是:增大KR,可以降低铝的溶解度;AlF3含量增加,铝溶解度降低;对于KR=30,AlF3=26%(质量分数)的电解质,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另外,减少电解质的用量,降低熔盐的深度,也会造成铝的挥发损失,并最终导致铝的溶解增加。总之,影响铝溶解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抑制铝的溶解损失,可以从改变电解质的组成、降低初晶温度、减少铝的挥发等方面着手。 袁敏娟 阚素荣 孟庆勇 张向军 丁海洋 卢世刚关键词:铝电解 一种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该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制备尖晶石钛酸锂的方法 一种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该Li<Sub>2</Sub>TiO<Sub>3</Sub>粉末材料制备尖晶石钛酸锂(Li<Sub>4</Sub>Ti<Sub>5</... 卢世刚 阚素荣 袁敏娟 刘菲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