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铁

作品数:49 被引量:570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27篇闪电
  • 14篇闪电活动
  • 10篇TRMM卫星
  • 9篇雷暴
  • 8篇时空分布特征
  • 8篇降水
  • 7篇雷达
  • 6篇地闪
  • 5篇日变
  • 5篇日变化
  • 5篇青藏
  • 4篇闪电密度
  • 4篇青藏高原
  • 4篇热带
  • 4篇雷达反射
  • 4篇雷达反射率
  • 4篇降水结构
  • 3篇气旋
  • 3篇青藏高原中部
  • 3篇热带气旋

机构

  • 32篇兰州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北省防雷中...
  • 1篇太原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城市气象...

作者

  • 49篇袁铁
  • 27篇郄秀书
  • 6篇周筠珺
  • 6篇张廷龙
  • 5篇冯桂力
  • 5篇吴学珂
  • 4篇张彤
  • 4篇张文煜
  • 4篇熊亚军
  • 3篇张广庶
  • 3篇杨静
  • 3篇赵阳
  • 3篇张其林
  • 2篇隆霄
  • 2篇马耀明
  • 2篇宋嘉尧
  • 2篇仝纪龙
  • 1篇胡晓
  • 1篇潘伦湘
  • 1篇谢毅然

传媒

  • 9篇高原气象
  • 5篇气象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大气科学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干旱气象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七届长三角...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暴云下地闪先导通道中的电荷分布被引量:8
2002年
利用不荷电双向传输先导模型 ,考虑近地面空间电荷层对地表垂直电场的影响和云电荷的转移 ,在一定的雷暴云电荷结构假定下 ,对地闪先导通道中的电荷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先导接地瞬间通道上的平均电荷密度约为 1.5× 10 - 3C·m- 1 ,通道中的总电荷量约为 14 .8C ,其中平均感应电荷密度仅占总电荷密度的 2 0 % ,约为 0 .34× 10 - 3C·m- 1 。
余晔郄秀书袁铁
关键词:雷暴云地闪电荷密度
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强雷暴系统的成因分析
强雷暴活动通常伴随着强烈的降水、大风、冰雹和闪电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垂直发展深厚的对流系统还能够快速地把边界层的水汽及污染物等垂直输送到对流层上层甚至穿透对流层顶直接进入平流层,从而在全球能...
吴学珂郄秀书袁铁
关键词:TRMM卫星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东亚地区闪电产生NO_X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04年
利用NASA提供的2.5°×2.5°卫星闪电格点资料(1995—2002年),并根据纬度区分云闪和地闪后,对东亚地区(75°~155°E,0°~55°N)闪电产生NOX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闪电产生的NOX在东亚地区的年总产量平均值为2.30Tg,自南向北存在7个极值中心,它们分别集中于南部、中部和北部极值群内,三个极值群的最大值分别为16.4,12.7和5.46Bg/grid/yr。与该地区NOX的非闪电排放源相比较,闪电产生NOX的分布范围大,年产量约为非闪电源年排放总量的23%。闪电产生NOX的量在夏季最大,其区域性特征很明显。地球表面特性的差异造成了闪电产生的NOX在经度分布上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在气候冷暖交替月份的中低纬度地区闪电产生NOX的增加对强雷暴活动年闪电产生NOX的贡献最为明显。
周筠珺郄秀书袁铁
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被引量:56
2005年
利用光度计资料,计算了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并利用计算结果进一步得出了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和波长指数α,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兰州冬季气溶胶与历史同期相比,光学厚度较大,浑浊度较高,且多为大粒子。此外,本文还对气溶胶光学厚度与能见度进行了分析、拟合,二者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光学厚度与能见度之间近似呈指数递减的关系。
赵秀娟陈长和袁铁张武东秀娟
关键词:光学厚度能见度
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0
2004年
利用搭载于卫星上的闪电探测仪所获取的8年闪电资料,对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的闪电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青藏铁路沿线的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4~9月,其中以5~7月最为频繁,到10月份迅速消亡,而且闪电分布在南北向上变化较明显;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在12:00~16:00(地方时,下同)最易发生。日闪电密度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以那曲为最大,分别向南、北减小。另外,2003年夏季的地面观测资料还表明,那曲地区在傍晚还有一闪电活动峰值。
张廷龙郄秀书袁铁熊亚军张彤
关键词: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日变化闪电密度
不同区域闪电活动对地表相对湿度变化的响应
本文分别对经、纬向及几个特殊区域里1995~2002年闪电频数和地面相对湿度(RH)作对比相关分析,发现在经向上相对湿度RH<72%的范围内闪电密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而RH>4%的范围里,闪电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纬向上...
熊亚军郄秀书周筠张廷龙袁铁
关键词:相对湿度闪电密度
文献传递
基于TRMM卫星对我国闪电活动及其与雷暴降水结构关系的研究
雷暴云的起电、放电与云内的微物理、动力过程密切相关,热带降水测量计划任务卫星(TRMM)由于可在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尺度上对雷暴云进行多参量观测,不仅为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研究雷电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在雷暴尺...
袁铁
关键词:闪电活动雷暴TRMM卫星雷达反射率
基于TRMM卫星对飑线的闪电活动与降水结构的关系研究
<正>飑线是一种由多个雷暴单体或雷暴群组成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不但伴随大风、冰雹和龙卷等灾害性天气,还经常发生频繁的闪电活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揭示飑线系统的闪电活动特征,探索闪电资料在飑线预警预报工作...
袁铁郄秀书
关键词:闪电降水结构TRMM卫星
文献传递
基于TRMM卫星多传感器资料揭示的亚洲季风区雷暴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16年(1998—2013)的热带降水测量任务卫星(TRMM)降水雷达和闪电成像仪等多传感器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内雷暴和强雷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及日变化等气候特征.文中取闪电数大于1的雷达降水特征为雷暴,并将闪电频数在前10%的雷暴定义为强雷暴.结果表明: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陆地及近海区域,陆地与海洋上的雷暴密度之比约为4.4.∶1,强雷暴密度之比约为7.4.∶1.0—10°N纬度带内雷暴数占总雷暴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1.7%),而强雷暴则在20°N—30°N区间最为活跃(34.5%).雷暴与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在低纬度区域(0—30°N)较为一致,但在中纬度地区(30°N—36°N)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即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向东部的江淮流域,雷暴密度逐渐减少但闪电密度逐渐增加;而强雷暴与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受亚洲夏季风活动影响,低纬度地区强雷暴更容易发生在春季,强中心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端,次中心位于中南半岛,而中纬度地区在夏季最为活跃,强中心和次中心则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西端和中国江淮流域.陆地上雷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傍晚,少数区域受局地环流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夜雷暴活动频繁,而海洋上雷暴更易发生在午夜至清晨.
李进梁吴学珂袁铁郄秀书杨静
关键词:雷暴强雷暴日变化
基于TRMM卫星对一次华南飑线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3
2010年
利用热带测雨计划任务卫星(TRMM)的测雨雷达(PR)、闪电成像仪(LIS)和微波辐射计(TMI)资料,研究了2005年5月6日发生在我国华南的一次强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飑线系统中对流降水面积仅为层云的一半,但是总降水率却远大于层云的总降水率。绝大多数闪电发生在对流区,有少数闪电出现在层云区域。在6km高度上,闪电发生附近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主要集中在35~50dBZ区间,峰值频数在40~45dBZ,35dBZ以下较少。研究还表明,对流单体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垂直廓线可以很好地指示单体的闪电频数和对流发展强度。对闪电与微波亮温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闪电发生在低亮温区域,特别是低于200K亮温区,而在240~260K的区域也可观测到少量闪电,这一般对应于飑线的层云区域。结合2003年4月17日黄淮地区的另一次强飑线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单体尺度上,总闪电频数和冰相降水含量之间表现出非常密切而稳定的关系,相关系数达0.92。总闪电频数和冰相降水含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在中尺度数值模式中闪电资料的同化和飑线系统的闪电参数化研究中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袁铁郄秀书
关键词:飑线闪电降水结构TRMM卫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