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光旭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序批式
  • 3篇渝东
  • 3篇渝东南
  • 3篇脱氮
  • 3篇人工湿地
  • 3篇污水
  • 2篇厌氧
  • 2篇生态
  • 2篇生态保护
  • 2篇水处理
  • 2篇碳氮
  • 2篇碳氮比
  • 2篇泡沫体
  • 2篇尾水
  • 2篇污水处理
  • 2篇硝化
  • 2篇辛酸亚锡
  • 2篇活性剂
  • 2篇硅酮
  • 2篇硅酮表面活性...

机构

  • 10篇中国城市规划...
  • 10篇重庆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市气候中...

作者

  • 18篇覃光旭
  • 9篇周健
  • 4篇何强
  • 2篇陈博
  • 2篇柴宏祥
  • 2篇李彦澄
  • 2篇段送华
  • 2篇何雨舟
  • 2篇温馨
  • 2篇吴松
  • 1篇李晓品
  • 1篇杜吴鹏
  • 1篇程小文
  • 1篇房小怡
  • 1篇唐磊
  • 1篇卿晓霞
  • 1篇唐川东
  • 1篇孟红
  • 1篇陈浬
  • 1篇张永胜

传媒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城市地理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气象科技
  • 1篇黑龙江水利科...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资源节约与环...
  • 1篇城市建筑
  • 1篇水科学与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排空闲置时间对序批式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连续流人工湿地自然复氧能力差、脱氮效率低、易堵塞等问题,提出了序批式人工湿地工艺,其运行方式为:进水/反应/出水/排空闲置。重点考察了排空闲置时间对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空闲置时间对序批式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影响显著,两级序批式人工湿地在温度为26~32℃、工况为进水10 min/反应12 h/排水10 min/排空闲置4h、COD负荷为72g/(m3·d)、NH4+-N负荷为16g/(m3.d)、TN负荷为16.8g/(m3.d)的条件下运行时,出水COD、NH4+-N和TN分别为38、11和14 mg/L,总去除率分别为86%、82%和78%,与无排空闲置工况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35%、32%。
周健李晓品刘杰覃光旭陈浬
关键词:人工湿地序批式脱氮
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处理效能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连续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出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DSCW(deep sequence constructed wetlands),考察了湿地深度、填料粒径及运行工况对其处理生活污水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深度由0.5m增加至2m时,深度对处理效能影响不显著;序批式运行工况对处理效能影响显著,在温度为20~25℃,运行工况为进水8min-反应12h-出水8min-闲置12h的条件下,床深为2m的DSCW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4+-N、TN、PO34--P去除率分别为83.8%、54.1%、48.1%、63.9%,COD、TN、PO34--P分别对应的去除面积负荷为128、17.6、1.49g/(m2.d),较传统人工湿地分别提高2.4倍、2倍和1.71倍,每处理1m3的污水占地面积为1.87m2,较传统湿地减少3~5倍。卵石基质粒径为5~10mm与粒径为20~30mm的DSCW系统相比COD、NH4+-N、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提高3.8%、7.9%、3.8%和7.0%,填料粒径对处理效能有一定的影响。
何强龙熙周健覃光旭
关键词:人工湿地序批式
渝东南地区环境容量研究
2016年
渝东南地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其环境质量状况值得高度关注。研究选取SO_2及COD作为特征污染物,分析计算得出渝东南地区大气环境容量为173739t,水环境容量为65723t。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总体上渝东南地区未出现环境容量超载。2014年,全域SO_2排放总量仅占其环境容量的16.3%,六区县均未出现超载现象;全域COD排放占其环境容量的60.9%,秀山县、酉阳县出现轻度超载。
覃光旭吴松
关键词:渝东南环境容量超载
铁炭微电解处理制药废水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2011年
针对麻醉原料制药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毒性大等特点,采用铁炭微电解法作为处理该制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考察了填料粒度、pH值、铁炭比、气水比和负荷等因素对铁炭微电解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3,Fe/C体积比为1:2,铁屑、活性炭粒径为1 mm,负荷为175.5 kgCOD/(m^3铁炭·d),气水比为10:1,反应时间为2 h时,可使进水COD、色度分别为19 000 mg/L及600的制药废水,出水降至8 490mg/L及20,去除率分别为55.29%和96.67%,同时可使废水可生化性得到增大,BOD_5/COD由进水0.14提高至出水0.56。
周健史孟彬王志国张永胜覃光旭胡斌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制药废水铁炭微电解可生化性
C/N值对序批式深床反硝化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提出污水厂尾水序批式深床反硝化人工湿地深度脱氮技术,重点考察了C/N值对基质粒径为5~10 mm和2~4 mm湿地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值对湿地脱氮效能影响显著。在温度为(20±5)℃,运行工况为进水0.25 h、反应11.5 h、排水0.25 h条件下,C/N值为4.5、5.5和6.5时,粒径为2~4 mm和5~10 mm的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3.9%、88.7%、96.1%和58.8%、73.8%、97.4%;C/N值为6.5时不同粒径填料湿地系统的出水TN浓度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要求,随着C/N值的增加则湿地对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提高C/N值≤5.5时,基质粒径对系统脱氮效能影响显著,粒径为2~4 mm的湿地对TN的去除率较5~10 mm的高15%;C/N值为6.5时,粒径对系统脱氮效能影响不显著C/N值对湿地的反硝化速率影响显著,C/N值由4.5增至6.5时,粒径为2~4 mm和5~10 mm的湿地反硝化反应4 h,其反硝化速率分别由2.88、2.37 mg/(L·h)增加至5.18、4.85 mg/(L·h)。
孟红李传松周健李昂覃光旭
关键词:污水厂尾水C/N值人工湿地反硝化
渝东南地区生态保护空间策略研究
2016年
渝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冲突较大。在"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总体方针指导下,渝东南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发展策略体系,但目前仍缺乏有空间针对性的生态保护策略支撑。研究基于渝东南本底及相关政策要求,将全域划分为生态空间、农村空间、城镇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空间,四类空间依次占比68.1%、30.3%、0.6%、1.0%。同时,研究针对四种不同空间类型,分别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生态保护策略。
覃光旭
关键词:渝东南生态保护
基于多元资料的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被引量:4
2019年
配合2015年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利用成都市气象和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料,对该市风、热/冷环境和大气环境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成都市主导风向为NE,年平均风速为1.2m/s,静风频率高达34%,冬季风速最小。市域内风速总体呈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西部沿龙门山岷江口和湔江口为市域2处主要通风口。21世纪00年代城市集中区风速较20世纪80、90年代显著减少,NE和NW风向上减少可达0.5m/s。②该市较强等级以上热岛面积由1992年的53.6km^2发展至2014年的798km^2,且热岛中心呈现多极化。高级别生态冷源集中于龙门山和龙泉山,大规模城市扩张与沿山坡耕地是热/冷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③成都大气环境状况不佳,空气污染程度呈现城区—近郊—远郊递减特征。2007—2014年城区PM10和NO2平均浓度分别为0.116mg/m^3和0.054mg/m^3,均未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④绘制了成都市城市气候分析图,并结合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发展诉求,形成了城市规划气候建议图,将全市划分为6类规划分区,明确了对气候影响程度不同的各类空间,进而为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气候可行性建议。
程宸房小怡王信杨袁慧张硕覃光旭杜吴鹏
关键词:城市战略规划
成都市林盘地区供排水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年
川西林盘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但其传统的供排水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亟需革新。研究以成都市林盘地区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林盘供水方面存在体制不明晰,水质保障能力较低的问题。同时在排水方面,亦存在现状典型污水收集处理方式落后,改造导向不明确的问题。结合美国及韩国乡村地区相关供排水经验,研究提出建立层次明晰的供水体制、建立常态化的原水保障与水质监测体系、建立分区位分流级的排水设施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全方位排水监管体系等策略。
覃光旭
关键词:供排水
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与氮的同步降解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难降解有机物与氮的同步去除技术。考察了接种污泥种类对同步降解微生物系统构建的影响,并对HRT和反应器级数对处理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30℃、COD负荷为0.25~0.34kg—COD/(m^3·d)、硝态氮负荷为0.1kgNO3^--N/(m^3·d)的条件下,接种城镇污水厂和制药厂污泥都能构建出难降解有机物与硝态氮同步被去除的微生物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5.03%、48.56%,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66.28%和71.24%,后者的构建时间比前者缩短了26d。在温度为30℃,COD和硝态氮负荷分别为0.24kgCOD/(m^3·d)、0.18kgNO3^-N/(m^3·d)的条件下,同步去除系统的适宜HRT为24h,对COD和NO3^- -N的去除率分别为45.08%和33.41%。随着反应器级数由1级增加至3级,同步处理效能增加,对COD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3.76%和45.54%。
管茂全周健覃光旭李彦澄韩懿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氨氮
低氨氮尾水厌氧氨氧化系统构建及效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存在的碳源瓶颈,研究了基于ASBBR工艺的低氨氮废水厌氧氨氧化系统构建及效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1)℃、氮负荷为0.025 kg/(m^3·d)的条件下,反应器经过51 d的启动,构建出低氨氮废水厌氧氨氧化系统,出水NH+4-N、TN分别为2.9、5.06 mg/L,平均TN去除率达到84.2%。在构建过程中,出水p H值逐渐提高,最后稳定在7.3左右,较进水值有小幅度提升,符合厌氧氨氧化特征。当氮负荷提高至0.05、0.075 kg/(m^3·d)时,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1%和82.8%,仍可维持较佳的处理效能。
黄巍覃光旭周健温馨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ASBB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