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君利

作品数:22 被引量:56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冰川
  • 8篇冰川变化
  • 5篇遥感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4篇流域
  • 4篇编目
  • 3篇遥感监测
  • 3篇科其喀尔冰川
  • 3篇河流域
  • 3篇冰川编目
  • 2篇中国冰川
  • 2篇塔里木河
  • 2篇DEM
  • 1篇典型流域
  • 1篇动力特征
  • 1篇遥感调查
  • 1篇遥感监测研究
  • 1篇叶尔羌河流域
  • 1篇鱼鳞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2篇许君利
  • 16篇刘时银
  • 11篇郭万钦
  • 6篇魏俊锋
  • 5篇韩海东
  • 4篇姚晓军
  • 4篇上官冬辉
  • 4篇张世强
  • 4篇王欣
  • 4篇王建
  • 3篇蒋宗立
  • 3篇鲍伟佳
  • 2篇孙美平
  • 2篇吴立宗
  • 2篇李晶
  • 2篇张震
  • 1篇龙四春
  • 1篇丁良福
  • 1篇怀保娟
  • 1篇王媛

传媒

  • 11篇冰川冻土
  • 4篇地理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测绘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山托木尔峰科其喀尔巴西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天山托木尔峰科其喀尔巴西冰川是典型的树枝状山谷冰川,利用3组(6期)ASTER遥感影像通过COSI-corr软件反演了该冰川表面运动速度.与花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反演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平均绝对误差为3.1m.a-1,相对误差为11.9%,二者在空间上的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其反演精度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看,冰川上部至末端的表面运动速度在横剖面上均具有从中部向边缘逐渐减少的特征;冰川运动速度具有在积累区随海拔降低逐渐增大,而在消融区则随海拔降低逐渐减小,符合冰川运动的一般规律.2001-2006年间科其喀尔巴西冰川海拔3 600m以上区域表面运动速度增大,而以下区域则呈减小趋势.
许君利张世强韩海东刘时银张盈松
新疆帕米尔跃动冰川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2015年5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公格尔九别峰北坡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发生跃动,造成草场和部分房屋被冰体淹没,本文针对这一冰川跃动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研究.利用2013-2015年间ASTER立体像对数据监测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冰川表面高程的变化,并利用2015年4月13日至2015年7月11日期间的Landsat OLI数据监测了冰川的表面运动速度变化.监测发现,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2015年4月13号开始活动强烈,表面运动速度呈加快趋势,2015年5月8-15日期间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达到最高水平,其最大运动速度在西支中部达到了(20.40±0.42)m·d^(-1),冰川跃动达到顶峰.冰川跃动"积蓄区"位于西支冰川平衡线以下区域,跃动向下游接收区输送冰体体积约为2.4×10~8m^3,大量冰体堆积在东西支汇合口地段(海拔3 100~3 500 m),造成了该处冰面隆起,其中最大隆起高度为(130.58±0.70)m.本文获得了西支冰川由静止期、跃动状态、恢复到稳定状态期间的冰面高程和表面运动速度变化,为本地区冰川跃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震刘时银魏俊锋蒋宗立许君利郭万钦
关键词:遥感监测高程变化
应用SAR特征匹配方法估计音苏盖提冰川表面流速被引量:13
2011年
喀喇昆仑山区冰川因位于高海拔地区且远离人类正常活动的区域,使得连续的表面流速的地面观测很难实施,因此,对该区域冰川运动机理研究相对比较少.采用日本高级陆地观测卫星携带的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Phase Array L-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LOS PALSAR)特征匹配方法(Feature-Tracking)获取了音苏盖提冰川的季节表面流速,并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和年均表面流速分布图上都存在两条明显快速运动的冰流;南分支冰川-斯嘎姆里冰川(Skamri Glacier)夏季的流速大于其他季节,冰流横截面流速特征表明,该分支存在明显的块体运动现象,很可能正处于跃动期.
蒋宗立刘时银许君利王欣莫宏伟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利用流域边界和坡向差自动提取山脊线被引量:32
2011年
目前山脊线的提取方法以地表曲率分析为主,其成果山脊线连续性差,实用性较难保证。其他基于流水模拟的方法也有提取成果与山脊线定义不相符等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整合地表曲率分析和流水模拟2种方法各自优势来提取山脊线的方法。该方法以地表流水模拟提取的流域边界为基础,并以边界两侧地形坡向差值为地表曲率代用指标,对流域边界进行筛选来提取山脊线。本文方法具有成果山脊线连续性好、地形代表性高的特点;并能够正确提取绝大多数的地形山脊线,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
郭万钦刘时银余蓬春许君利
关键词:山脊线DEM
塔里木盆地南缘喀拉米兰河克里雅河流内流区近30a来的冰川变化研究被引量:32
2006年
对1999年的喀拉米兰河克里雅河流内流区的Landsat ETM+影像运用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雪盖指数域值法和比值域值法提取其中176条冰川的边界信息,并与目视解译结果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比值域值法精度最高,达98.32%;将比值域值法提取1999年的冰川边界与1970年航测地形图勾绘的冰川边界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整个流域29 a来的冰川变化信息.统计表明,流域冰川条数减少了0.6%,总面积萎缩了2.86%,总冰储量减少了3.10%,大多数冰川处于稳定状态.
许君利刘时银张世强上官冬辉
关键词:冰川变化
天山南坡科其喀尔冰川消融区运动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科其喀尔冰川的花杆观测资料,对其消融区的表面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川消融区的年水平运动速度最大值为86.69m·a^-1,年垂直运动速度最大值为15.34m·a^-1,均出现在冰川海拔4000—4200m的消融区上部;在靠近冰川末端的冰舌下部,受冰量补给减弱、厚层表碛覆盖等影响,冰川运动缓慢,年水平运动速度小于5m·a^-1,而垂直运动速度值小于2m·a^-1.大多数横剖面的水平运动速度具有从中部向边缘逐渐减小的特征,而有的剖面却出现局部速度增大的区域.整体而言,冰川水平及垂直运动速度随海拔降低而减小,符合冰川运动的一般规律,但丰要受地形作用的影响,垂直运动速度随海拔的变化会出现波动.消融期月水平运动速度与同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反映出气候快速变化对冰川运动的影响.
鲁红莉韩海东许君利王建
关键词:科其喀尔冰川冰川运动
塔里木河源区托什干河流域积雪动态及融雪径流模拟与预估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已被广泛使用的MODIS积雪数据,获得了塔里木河源区之一的托什干河流域积雪变化信息.结果表明:流域积雪覆盖率时空差异显著,在积雪丰富的年份,1月积雪覆盖率可达90%以上,但在积雪少的年份,则只有50%;2000年以来流域积雪呈现微弱增加的趋势,积雪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相对于其他季节,流域冬季积雪增加更为明显;与其他高度带相比,作为主要积雪覆盖区的海拔3 000~4 000 m高度带积雪的增加趋势也更为明显.以流域所在的气象格网数据和积雪覆盖率变化曲线作为输入数据,应用融雪径流模型(SRM)模拟了流域春季融雪径流过程,率定了模型主要参数,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以CMIP5的3种RCP情景为驱动数据,应用模型预估了流域2021-2050年的融雪径流状况,结果显示4月之前径流变化不明显,之后径流峰值增大显著,不同气候情景对径流的影响不明显.
李晶刘时银魏俊锋鲍伟佳许君利郭万钦
关键词:塔里木河气候变化RCP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DEM的公格尔山冰川动力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冰川流速是冰川动力状况的重要标志,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快速获得大范围冰川的表面流速.利用日本高级陆地观测卫星(ALOS)相控阵型合成孔径雷达L波段(PALSAR)及欧洲太空局的ENVISAT/ASAR数据的特征匹配方法获得帕米尔高原公格尔山区冰川表面流速,并结合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相干与不同时期数字高程模型对公格尔山区典型冰川动力进行分析,获得研究区不同时间基线冰川表面相干性、表面流速以及基于不同时相DEM的典型冰川表面高程变化信息.结果表明:30 a来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表面高程下降了(15±12.1)m,表碛区域近期运动速度变化不大;其木干冰川平均表面高程几乎无变化,但2007-2011年夏季表面流速明显减缓,靠近末端附近部分区域可能已经演化为非活动区;姜满加尔冰川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积累区面积大,冰川流速较快,无表碛覆盖,但表面高程仍下降了(8.8±12.7)m.编号为5Y663D0009的冰川冰舌表碛覆盖区可能已经演化为非活动区,30 a来表面高程下降(8.6±12.0)m.综合分析表明,冰川规模特别是积累区面积的大小及所处位置、地形对冰川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蒋宗立刘时银龙四春林剑王欣李晶许君利魏俊锋鲍伟佳
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遥感调查与编目被引量:38
2010年
随着我国新一期冰川编目工作的进行和深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冰湖编目已提上日程。基于278幅大比例尺地形图(20世纪70-80年代)、38景ASTER影像和7景TM(2004-2008年),通过建立冰湖编目规范,对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进行遥感调查与编目,分析近30年来冰湖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本区2004-2008年间共有冰湖1680个,总面积215.28km2;(2)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变化总体呈现数量减少、面积增大的趋势,数量减少了4%;总面积增大了29%;(3)近30年来有294个冰湖消失,新增加224个冰湖,变化最快的为冰碛湖,在消失的冰湖中66%为冰碛湖,新增加的冰湖中88%为冰碛湖。进一步分析表明冰湖面积增加是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和冰川加速消融的产物。
王欣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余蓬春许君利
关键词:遥感
近50a来中国阿尔泰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成果被引量:41
2012年
利用"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最新冰川编目成果和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结果,对中国阿尔泰山冰川近50 a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至2009年期间,中国阿尔泰山地区冰川普遍退缩,冰川数量、面积与冰储量分别减少116条、104.61 km2和6.19 km3。与中国其他山系冰川变化相比,阿尔泰山冰川面积年平均减少率最大,是冰川退缩最强烈的地区。阿尔泰山冰川在各个朝向均呈退缩趋势,其中朝北向冰川条数与面积减少大于其他朝向,朝西向冰川变化最小。2 400~2 600 m、2 600~2 800 m和3 000~3 200 m三个海拔区间冰川条数和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其中2 600~2 800 m冰川退缩最为显著。冰川变化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布尔津河流域冰川数量和面积减少最多,但在其他流域冰川条数减少与面积减少并没有保持一致性,小冰川大规模退缩(或消失)是导致阿尔泰山地区冰川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阿尔泰山地区冰川退缩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对研究区4个气象台站5—9月平均气温和10—4月降水变化分析表明,自1960年代以来,阿尔泰山地区5—9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气温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固态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
姚晓军刘时银郭万钦怀保娟孙美平许君利
关键词:冰川变化冰川编目气候变化遥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