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爱军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异丙酚
  • 4篇丙酚
  • 3篇电惊厥
  • 3篇依托咪酯
  • 3篇麻醉
  • 3篇惊厥
  • 3篇NMDA
  • 2篇利多卡因
  • 2篇氯胺酮
  • 2篇惊厥作用
  • 2篇氨酸
  • 1篇电刺激
  • 1篇兴奋性
  • 1篇兴奋性氨基酸
  • 1篇兴奋性氨基酸...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视前区
  • 1篇受体
  • 1篇睡眠

机构

  • 7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7篇许爱军
  • 6篇段世明
  • 3篇孟晶
  • 3篇戴体俊
  • 3篇郭忠民
  • 1篇王钧
  • 1篇曾因明
  • 1篇李军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国外医学(麻...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侧视前区微量注射NMDA对异丙酚睡眠作用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通过在内侧视前区(mPOA)微量注射NMDA,观察其对异丙酚睡眠作用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睡眠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NS组、2%二甲基亚砜(DMS0)组、异丙酚组、NMDA 10pmol组、NMDA 20pmol组、异丙酚+NMDA 20pmol组,记录并分析睡眠EEG变化。结果 微量注射异丙酚80 ng显著增加2 h内总睡眠时间,主要为延长非快动跟睡眠时期,缩短睡眠潜伏期。给予不同剂量NMDA时,2 h内总睡眠时间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NMDA20pmol可拮抗异丙酚诱发的睡眠,主要缩短非快动眼睡眠时期,对快动眼睡眠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mPOA微量注射NMDA可拮抗异丙酚的睡眠作用。
许爱军段世明
关键词:N-甲基-D-天门冬氨酸异丙酚睡眠
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抗电惊厥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观察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 3种静脉全麻药对电刺激惊厥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 10组 ,每组 10只 ,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1ml kg ,氯胺酮 5 0、2 5、12 .5mg kg ,依托咪酯 10、5、2 5mg kg ,异丙酚 10 0、5 0、2 5mg kg ,5min后给予电刺激 ,观察小鼠惊厥发生率、死亡率、强直持续期。结果 氯胺酮除 12 .5mg kg外皆可明显降低电惊厥发生率 (P <0 .0 1) ,而 12 .5mg kg明显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依托咪酯2 .5、5mg kg可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对惊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10mg kg可完全拮抗电刺激惊厥 ;异丙酚2 5mg kg可降低电惊厥发生率 (P <0 .0 5 ) ,并明显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5 0、10 0mg kg异丙酚使用后无强直型惊厥出现。结论  3种静脉全麻药随剂量增加对抗电刺激引起的惊厥的作用增强。
孟晶戴体俊段世明许爱军郭忠民
关键词: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电惊厥电刺激药理作用
内侧视前区毁损对异丙酚及氯胺酮麻醉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毁损前下丘脑的内侧视前区(mPOA)对静脉麻醉药异丙酚、氯胺酮诱发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RL)、恢复时间(RT)的影响,探讨mPOA在异丙酚、氯胺酮麻醉作用机制中的地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即mPOA微量注射NS组(NS组),甲基天冬氨酸(NMDA)毁损组(NMDA-des组);7 d后再将其各分为两个亚组,即NS+异丙酚组,NS+氯胺酮组,NMDA-des+异丙酚组,NMDA-des+氯胺酮组。微量注射NMDA(5μg/0.2μl)毁损大鼠mPOA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和体重的变化;7 d后分别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1)和氯胺酮(100mg·kg-1),观察对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和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 mPOA微量注射NS组大鼠行为学及体重无明显变化,NMDA毁损组与NS组比较体重显著减轻(P<0.01);腹腔注射异丙酚或氯胺酮后,毁损组大鼠RL较NS组均显著延长(P<0.01),RT显著缩短(P<0.01,P<0.05)。结论 mPOA可能参与了对异丙酚、氯胺酮麻醉作用的调节。
许爱军段世明曾因明
关键词:视前区异丙酚氯胺酮麻醉作用
依托咪酯抗实验性惊厥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对小鼠电惊厥、药物性惊厥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探讨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电刺激或致惊剂〔士的宁、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利多卡因〕建立不同类型的小鼠惊厥模型,观察腹腔注射3种剂量的依托咪酯对小鼠强直性惊厥潜伏期、持续期、惊厥发生率、小鼠死亡率以及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依托咪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电惊厥小鼠强直性惊厥的持续时间,延长士的宁惊厥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较大剂量可完全拮抗NMDA和利多卡因引起的强直性惊厥(P<0.01)。结论依托咪酯对小鼠电惊厥、士的宁、NMDA及利多卡因惊厥均有拮抗作用。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复杂,可能与NMDA受体、甘氨酸受体、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等有关。
孟晶戴体俊段世明许爱军郭忠民
关键词:依托咪酯电惊厥利多卡因
依托咪酯抗实验性惊厥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06年
孟晶戴体俊段世明许爱军郭忠民王钧
关键词:依托咪酯电惊厥NMDA利多卡因
新型肌松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03年
小儿与成人对肌松药的反应不同。由于不同年龄范围小儿的神经肌功能不同,婴儿和儿童的肌松药用量及药效也存在差异。儿童一般较婴儿和成人达到同样效果所需的肌松药的剂量偏大。儿童肌松恢复的时间比其他任何年龄的病人都迅速。在小儿麻醉中肌松药的追加剂量应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和米库氯铵现已在小儿麻醉中得以安全和有效的应用。
许爱军李军段世明
关键词:肌松药小儿麻醉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异丙酚被引量:2
2002年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中枢EAA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和G蛋白耦联受体两类。研究表明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离子通道型EAA受体有密切关系。其中拮抗NMDA受体的作用被认为是异丙酚全麻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异丙酚对EA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的作用现仍存在争议。
许爱军
关键词: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异丙酚麻醉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