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德平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多发伤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急救
  • 3篇创伤
  • 2篇宜昌市城区
  • 2篇院前急救
  • 2篇伤患者
  • 2篇救治
  • 2篇救治探讨
  • 2篇创伤患者
  • 1篇双下肢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假体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下肢
  • 1篇下肢长度

机构

  • 6篇三峡大学仁和...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谢德平
  • 6篇李新志
  • 5篇李意
  • 5篇朱蕾
  • 4篇阙祥勇
  • 1篇董军峰
  • 1篇卢国强
  • 1篇郑之和
  • 1篇吴志强
  • 1篇周治国

传媒

  • 3篇第三届全国创...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宜昌市城区东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宜昌市城区东部创伤发生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通过我院急诊科出动"120"接诊的3531例创伤患者,记录包括年龄、职业、性别、致伤原...
李新志李意阙祥勇谢德平朱蕾
全髋关节置换双下肢等长的控制策略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双下肢不等长是全髋关节置换后最受关注的并发症,可影响患者满意度和缩短假体使用寿命。因此,诸多专业人员十分关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和应用相关控制双下肢等长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择2004-01/2006-12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进行单侧髋关节置换87例患者。男36例,女51例;年龄35~78岁,平均60.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48例,股骨颈肿瘤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髋臼发育不良4例,其中术前双下肢不等长共7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双下肢长度测量和X射线片模板测量,从而确定髋臼中心,设计截骨平面和选择股骨颈长。同时术中使用克氏针法测量及综合调整决定截骨平面,确定合适的假体长度。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前双下肢等长(双下肢长度差小于1.0cm)17例患者中,仅1例延长1.5cm;术前肢体短缩1.0~6.0cm的7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等长66例,均在1.0cm以内,其余4例延长或短缩1.6~2.1cm。结论:术前测量及术中测量和综合调整策略,有利于选择合适假体,有效控制置换后的双下肢等长。
谢德平董军峰郑之和李新志卢国强周治国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假体选择下肢长度人工假体
探讨分析影响创伤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研究创伤发生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探讨分析影响创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通过我院急诊科出动"120"接诊的2507例住院创伤患者,记录其院前阶段(...
李新志李意阙祥勇谢德平朱蕾
835例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探讨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发生的规律、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急诊科出动“120”接诊的835例多发伤患者,记录其院前阶段(包括年龄、职业、性别、致伤原因、创伤部位、院前时间等)及院内阶段(包括院内创伤评分、急救措施、手术、输血、收住科室、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等诸多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院“120”接诊的多发伤患者共835例,平均年龄42.30岁,高发年龄段为31~50岁(48.74%);多发伤患者男女比值约为3.28∶1.00;致伤原因主要以交通事故为主,其次为高处坠落伤;涉及的创伤部位主要为胸部、头颅和脑及四肢;在835例多发伤患者中,救治成功704例(84.31%),死亡131例,而死亡患者中主要以重度颅脑损伤和(或)胸腹部联合伤为主,集中分布在ISS值大于26分区间。结论通过合理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分配急救资源,重视和加强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可有效的挽救急危重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李意李新志吴志强谢德平朱蕾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流行病学多发伤
多发伤的救治探讨
目的:分析多发伤发生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探讨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通过我院急诊科出动"120"接诊的835例多发伤患者,记录其院前阶段(包括...
李新志李意阙祥勇谢德平朱蕾
宜昌市城区东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宜昌市城区东部创伤发生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通过我院急诊科出动"120"接诊的3 531例创伤患者,记录包括年龄、职业、性别、致伤原因、创伤部位、院前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120"接诊的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人数占院前急救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却不呈逐年递增趋势;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男女比值约为2.5:1;创伤高发人群为中青年人(平均年龄为36.25岁),高发年龄段分别为21~30岁(18.86%)、31~40岁(23.65%)、41~50岁(24.16%);我院接诊的3 531例创伤患者的创伤发生时间分布规律为:每年好发月份为9月、11月、12月,整体上来说下半年创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上半年,每周分布中以周一及周日创伤发生率高,每天好发创伤的时间段为14:00~16:00、18:00~22:00,尤以20:00~22:00为多;致伤原因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交通伤、摔伤、暴力伤,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有所不同,而男、女性在致伤原因中所占构成比也不同;创伤部位中前三位的分别为头颅和脑、下肢、胸部。结论以创伤好发时间、年龄等相关指标的流行病学规律为依据,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合理的分配急救资源,使创伤患者得到及时确切的救治,做好院前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连接,可大大减少创伤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李意李新志阙祥勇谢德平朱蕾
关键词:创伤多发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