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种快速DCT图像压缩算法的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主要对JPEG图像压缩标准中的DCT变换和量化部分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其中 ,DCT变换部分采用查表法代替常规DCT算法 ,大大提高了其运算速度 ;量化部分用基于简单有效的“二重测试算法”的矢量量化取代了一般的欧氏距离矢量搜索算法 ,明显加快了码书的搜索速度。
- 谢敏黄贤武李秋菁陈赤飚
- 关键词:图像压缩算法图像编码
- 基于目标规格化与Zernike矩相结合的目标识别算法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平面形状的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也是许多二维或三维视觉处理任务的基本步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规格化与Zernike矩相结合的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把图像进行紧凑化,再结合紧凑化后图像边缘轮廓Zernike矩的计算,使得由于人眼或摄像机的观察视角的不同而引起的物体的各种形变,校正到一个紧凑图像,再通过各高阶Zernike矩的不同特征,进行不同模式的目标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明了,计算量小,对于特征相差较明显的目标,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 朱音谢敏黄贤武
- 关键词:ZERNIKE矩目标识别算法计算机视觉
- 一种适于压缩细节丰富图像的编码算法被引量:5
- 2000年
- 提出了一种针对细节丰富的静态图像的压缩算法。它根据图像经小波 ( Wavelet)分解后系数的特点和人眼视觉特性 ( HVS)对 Shapiro的 EZW( 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算法进行改进 ,解决了 EZW算法不能有效地压缩细节丰富图像的问题 ,同时对一般图像的编码仍保留了 EZW算法的高效性。
- 黄贤武李家骅苏鹏程谢敏
- 关键词:静态图像EZW算法图像编码小波变换
- 虚拟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回顾了虚拟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比较了传统仪器和虚拟仪器(VI)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基于虚拟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重要应用。
- 谢敏宋江超刘辉凤
- 关键词:虚拟仪器传统仪器纺织服装
- 微循环调节系统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基于微循环代谢性调节系统的理论研究,以代谢动态变化条件下的调整机制为目标,利用系统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首先建立机体处于静息状态下毛细血管的调节系统模型,并进一步对从静息转变为运动过程中微循环调节模型进行分析和构建;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讨论了毛细血管开放率和开闭频率在动态微循环调节中的形态和作用,阐述了机体由静息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过程中在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同时,维持血压和血流动态平衡的机制,为阐明微循环代谢性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的研究结果。
- 宋江超伍冬平谢敏刘辉凤付军刘伟智白伦
- 关键词:微循环血流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骨骼肌
- 代谢水平渐变时微循环调节模拟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构建组织代谢水平渐变条件下的微循环调节动态过程模拟系统,进行毛细血管系统代谢性调节的理论研究。方法:利用计算机编程构建代谢水平渐变条件下的微循环调节动态过程模拟系统,以此分析和研究微循环代谢性调节。结果:讨论了毛细血管单元开放率和开闭频率在代谢性调节过程中的变化等基本问题,并给出了微循环系统对于代谢状态变化快速反应机制的解释。结论:构建了微循环代谢性调节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平台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微循环代谢性调节机制确立了近似的模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阐明微循环代谢性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为充分利用微循环代谢性调节作用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 宋江超谢敏刘辉凤伍冬平白伦
- 关键词:微循环毛细血管血流调节
- 基于信息融合的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分割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方法分割视频序列图像运动目标。在彩色图像分割中,将部分空间信息介入到迭代均值偏移过程,实现无参数聚类。然后利用所提出的求等同标志连通区域的方法,将聚类后的图像划分成不同的独立区域;再利用HOS(高阶统计)方法进行运动检测,经后处理,得到运动目标粗模板。统计这个运动粗模板中等同颜色区域占原图像相应独立区域的比重,比重超过预置阈值的,则将该独立区域作为待融合区域。最后,将所有的待融合区域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运动目标模板。
- 谢敏黄贤武仲兴荣王加俊
- 关键词:信息融合视频序列图像图像分割高阶统计量
- 血管新生及丝蛋白材料血管化过程被引量:1
- 2009年
- 基于医用生物材料开发及组织工程中血管化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就与生物材料血管化紧密相关的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有关研究做一综述,分析了芽式和套迭式血管新生的模式及机制,特别是对丝蛋白材料的血管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深入探讨血管新生的模式和机制,进而阐明丝蛋白材料中毛细血管生长与生物材料微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设计出适合于细胞黏附、组织生长、血管化顺利进行的生物材料,促进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组织工程血管化研究的深化。
- 谢敏关国平刘辉凤伍冬平白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