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萍芬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性关节炎
  • 2篇针刺
  • 2篇针刺加隔姜灸
  • 2篇膝骨
  • 2篇膝骨性
  • 2篇膝骨性关节炎
  • 2篇老年人
  • 2篇隔姜灸
  • 2篇骨性
  • 2篇骨性关节
  • 2篇骨性关节炎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1篇独居老人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现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照护
  • 1篇针灸

机构

  • 9篇江西中医药大...
  • 4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9篇谭萍芬
  • 5篇蔡少华
  • 4篇王军永
  • 1篇王素珍
  • 1篇姜小璐
  • 1篇彭淑红
  • 1篇徐刚
  • 1篇严亮华
  • 1篇吕国雄
  • 1篇刘霞
  • 1篇聂斌
  • 1篇薛琦
  • 1篇王思民

传媒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再论神经系统与经络感传被引量:4
2021年
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发现了经络感传现象,随后,根据感传路线绘制成图,又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充实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经络学说。许多研究人员观察到,当经穴受到一定的刺激时,病人就会感到有一种酸、麻或胀等感觉,按照古书上所描述的经络路线进行传布,这就是目前得到普遍承认的经络感传现象。
周世璋谭萍芬蔡少华吕国雄姜小璐
关键词:神经系统经络感传经络学说
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被引量:8
2007年
蔡少华聂斌谭萍芬严亮华
关键词:针刺加隔姜灸膝骨性关节炎
我国老年人睡眠状况与焦虑症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索我国老年人睡眠状况与焦虑症发生风险的关联,为老年人睡眠状况的改善、焦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与焦虑症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基于似无相关模型SUR的检验比较亚组之间系数的差异。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后,总人群、男性、女性亚组人群中睡眠时间不足(<7 h/d)是老年人焦虑症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且男性与女性之间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人群、老年女性睡眠质量与焦虑症风险显著负相关(P<0.01),老年男性睡眠质量与焦虑症发生风险呈倒“U”型关系,且睡眠质量很不好与老年男性焦虑症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更强(P=0.036)。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睡眠时长与老年人焦虑症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总趋势P<0.01,非线性P<0.01),焦虑症发生风险随睡眠时间的减少而增加。结论:我国老年人睡眠状况与焦虑症发生风险有关。其中,睡眠时长与焦虑症发生风险存在反向关联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睡眠质量与老年人焦虑症风险存在正向关联。
范转转王军永谭萍芬
关键词:焦虑症睡眠状况老年人睡眠质量
独居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了解我国独居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独居老年人健康及预防抑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CES-D10条目简易量表,采用两水平模型分析独居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1953例独居老年人中,抑郁的患病率为26.63%,抑郁得分平均分为(7.97±4.73)分。两水平模型结果显示:慢性病、不锻炼身体、经济来源不足与独居老人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0.001);年龄、房子无霉味、厨房有通风措施与独居老人抑郁得分呈负相关(P<0.001)。结论:我国独居老年人抑郁的发生风险较高,应加强对独居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筛查,促进独居老年人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独居老年人居住环境,降低其抑郁的发生风险,改善其心理健康。
张英英谭萍芬范转转蔡少华
关键词:独居老人抑郁现状影响因素
基于Shapley值法的老年多重慢病患者正式照护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老年多重慢病患者正式照护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选取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社区因素对老年多重慢病患者正式照护服务利用的影响,运用Shapley值法评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老年多重慢病患者正式照护服务的利用率仅为5.3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前倾因素中的年龄、婚姻状况,使能因素中居住地、子女个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需求因素中的失能、抑郁,社区因素中的社区是否提供生活照料服务是老年多重慢病患者正式照护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P<0.05)。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Anderson模型各维度对老年多重慢病患者正式照护服务利用的解释贡献率依次为使能资源(37.68%)、倾向特征(28.07%)、社区因素(25.89%)、需求因素(8.36%)。结论:老年多重慢病患者选择利用正式照护服务的比例较低且地区间差异大,照护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加强正式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老年多重慢病患者正式照护服务的利用率。
范转转王军永谭萍芬
关键词:老年SHAPLEY值法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解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认知功能上的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缩小老年人认知功能城乡差异、促进城乡健康公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Stata 16.0软件进行Fairlie分解,分析城乡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差异。[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27.96%。其中,城镇老年人认知障碍患病率为26.34%,农村老年人认知障碍患病率为30.19%,农村老年人认知障碍患病率高于城镇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1,P<0.01)。Fairlie分解结果显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城乡差异中,70.08%是由于可观测因素所引起的,另外29.92%是由于城乡属性本身造成的。性别、教育状况、慢病患病情况、生活方式、失能状况、经济状况、社区支持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高于城镇老年人,教育状况、生活方式、社区支持、经济状况是造成老年人认知功能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贡献率达到84.39%。
范转转王军永谭萍芬
关键词:老年人城乡差异健康公平性
针灸并举治疗骨痹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加隔姜灸治疗3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主要症状体征量化指标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针刺加隔姜灸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平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4.44%和3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83.33%(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加隔姜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蔡少华谭萍芬王思民
关键词:针刺加隔姜灸膝骨性关节炎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竞赛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竞赛的现状,为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竞赛制度提供依据。方法:自制问卷对江西中医药大学100名在职教师的参赛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2份,并对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自2004年开始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2004年开始的系部教学竞赛的总体参赛率和获奖率分别为80.4%和40.2%;2006年开始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参赛率和获奖率分别为22.8%和16.3%;2007年开始的"教学标兵"竞赛总体参赛率为18.5%,"教学标兵"称号获得率为9.8%;2008年开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总体参赛率和获奖率分别为22.8%和2.2%。结论:我校各层次的教学竞赛种类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学竞赛(尤其是教学标兵)的参赛条件要求较高,虽奖励幅度大,但奖励面过窄,无法全面激发广大教师的参赛热情,使一些比赛(标兵比赛)成为少数人展示的舞台,无法达到教学竞赛的效果。教务管理部门应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竞赛制度,调动大部分教师的参赛热情,以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刘霞王素珍徐刚彭淑红谭萍芬王军永
关键词:教学竞赛
全科医学课程体系的探索及建设被引量:6
2018年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改革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卫生资源下沉,国家做出了"发展和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同样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德育为先导、素质教育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岗位实用为重点"的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建设"一个平台、二种模块、三个阶段、四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社区和基层全科医学人才。
薛琦谭萍芬蔡少华
关键词:全科医学课程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