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钢
- 作品数:67 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应用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CSC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眼和对侧健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09/2012-09共26例26眼门诊就诊的单眼发病的CSC患者,分为CSC患眼组(A组)26眼,CSC对侧健眼组(B组)26眼,正常对照组(C组)26眼。采用海德堡频域OCT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距中心凹1和3mm处鼻颞上下四方位脉络膜厚度。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CSC患眼SFCT值较对侧健眼明显增厚(t=5.57,P<0.01)。三组间比较,SFCT均值分别为(528.31±91.24)μm,(413.71±79.35)μm和(301.31±52.46)μm,A组较B组增厚,A组较C组明显增厚,B组较C组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C患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较对侧健眼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提示脉络膜血管呈高灌注状态,可能是CSC发病的因素之一。
- 喻小龙刘二华谭钢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厚度
- ZO-1/ZONAB信号通路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被引量:8
- 2017年
- 闭合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相关性核酸结合蛋白(ZO-1-associated 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ZONAB)是一种Y-box转录抑制因子。ZONAB结合于ZO-1的SH3(Src homology 3)结构域,并与多种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蛋白质、酶、转录因子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ZO-1/ZONAB信号通路。研究证实,ZO-1/ZONAB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基因表达及器官发生等过程的调控,主要涉及肾小管、视网膜、角膜、肺泡上皮、神经胶质细胞及肿瘤等组织细胞。ZO-1/ZONAB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在细胞再生、干细胞医学及肿瘤学等领域显示出潜在而巨大的研究价值。该文主要针对ZO-1/ZONAB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分化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 贺李娴谭钢
- 关键词:ZO-1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快速的、非侵入性的新型血流成像技术,最先应用于视网膜疾病,仅在数秒内获得视网膜血管影像。与传统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相比,OCTA具有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量化血流等优点,不仅能够更精确地定性分析眼部血管形态结构,更重要的是能够无创性定量测量眼部血管及血流灌注,同时还能对病变深度进行评估。随着抗新生血管药物逐渐在眼前节的应用,客观评估角膜及虹膜中的新生血管对临床指导用药并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OCTA的特点和OCTA在角膜及虹膜疾病等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邹雪香谭钢邵毅
- 关键词:角膜虹膜
-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
- 2025年
-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葡萄膜炎评估及诊断带来了新的方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总结了目前AI在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就AI在葡萄膜炎病因诊断、分类和评估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形成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分类和管理葡萄膜炎患者。
-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专家组国际智能医学会(IAIM)眼科学专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中国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组娄岩邵毅郜原陈祥军谭钢迟玮杨卫华庄文娟石磊田磊柯碧莲华夏秦牧陶勇康刚劲苏文如魏来高雯廖萱胡建斌陈有信赵潺顾正宇董贺计丹胡丽丹汪朝阳陆成伟刘洋宋秀胜余瑶张慧马健魏雁涛胡亮周学智吴振凯戴西件林松张弘郑钦象陈雨蔡建奇余洪华易湘龙王烽蒋炎云刘光辉邹文进王毓琴彭娟李程谢华桃蒋贻平李斌李贵刚刘祖国钟蕾姚牧笛陈琦邵婷婷李世迎文丹谭叶辉石文卿李中文葛倩敏吴恺刘籦王雪林肖轶尘刘红玲林志荣李正日刘俊朱欣悦柴勇张雨晴张冰纪丽君罗丽娟李开明李海波许琦彬王静温鑫申颖
- 关键词:葡萄膜炎病因人工智能
- miR-210靶向沉默Bcl-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miR-210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与调控机制。方法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与新鲜人眼透明晶状体前囊膜(正常对照组)标本;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予或不予(正常对照组)紫外线照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组织或细胞中miR-210表达。此外,将遭受紫外线照射的SRA01/0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210模拟物组和miR-210抑制物组,分别予培养液及miR-210阴性对照物、模拟物、抑制物处理48 h,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0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miR-210的靶基因Bcl-2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织和紫外线诱导的SRA01/04细胞凋亡模型中miR-210表达均显著上调(均为P<0.01)。相对于空白对照组,miR-210模拟物组miR-210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增加(均为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miR-210抑制物组miR-210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减少(均为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阴性对照组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0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组织中呈高表达,miR-210可能通过靶向沉默Bcl-2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 谭钢吴安花邵毅吴恺邹雪香周颖
- 关键词:MIR-210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凋亡BCL-2蛋白
- 人工智能在眼前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被引量:4
- 2023年
-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眼科眼前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由于眼前节疾病研究所涉及的图像较为复杂多变,AI既往在眼科主要应用于眼后段疾病,但随着AI技术的提升,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再加上眼前节电子影像数据的指数级增长,AI在角膜、结膜、晶状体和眼睑疾病领域的应用成为现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们结合近年来国内外AI在眼前节疾病诊断中的最新进展,包括在角膜、结膜、晶状体和眼睑疾病的应用,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形成了该指南,旨在辅助眼科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AI进行眼前节疾病的诊断决策及临床研究。
- 邵毅接英刘祖国《人工智能在眼前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专家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谭钢陈蔚黄锦海钟菁李炜李中文张慧胡亮王烽邵婷婷胡建章
- 关键词:人工智能感染性角膜炎角膜移植术角膜营养不良屈光手术
- 鬼针草叶治疗更年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症临床研究被引量:29
- 2012年
- 目的:研究鬼针草叶治疗更年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96例(96眼)女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40~50岁)被随机分为2组:A组鬼针草叶(48例)和B组维生素C(48例)。2组均加用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28 d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干眼主观症状、OSDI、泪膜4项,治疗前后及2组间均进行方差分析和样本均数或中位数差值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症状、检测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8d后,鬼针草叶组中重度干眼的样本均数差,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OSDI及泪膜4项较治疗前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维生素C组治疗28 d后,中重度干眼的样本均数差值,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OSDI及泪膜4项较治疗前也未见明显好转;2组患者OSDI,BUT,SIT,泪河高度及F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鬼针草叶可有效减轻中重度更年期干眼女性的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邵毅余瑶黄国栋谭钢.,裴重刚',刘新华'黄国栋谭钢裴重刚刘新华
- 关键词:干眼女性
-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小鼠干眼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MSC-Exo)治疗小鼠干眼的效果。方法选取32只(64眼)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8只。除D组不予处理外,其余24只均给予2 g·L^-1苯扎氯铵滴双眼,连续14 d,各建立中重度干眼模型。造模结束后,A组用25 g·L^-1 MSC-Exo滴眼液点眼,B组用磷酸盐缓冲液点眼,C组为阴性对照组,造模后不予处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7天进行小鼠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荧光素染色评分(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测定。于相应时间点收集其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A、B、C三组SⅠT、BUT及FL(FL仅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点SⅠT、BUT A、B、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第7天,A组SⅠT较B组、C组明显增加,A组BUT较B组、C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第7天,A组SⅠT较B组,C组明显增加,A组BUT较B组、C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A组SⅠT、BU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为P<0.05),F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B组SⅠT、BUT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造模后未行治疗;D组未行任何处理,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均为P>0.05)。电镜观察可见:A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呈指状突起,微绒毛数量多,排列整齐;B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紊乱;C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可见明显减少、脱落、缺失,排列紊乱;D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形态呈指状突起,排列整齐,数量多;C组与A组和D组有很大差异。结论MSC-Exo滴眼液对小鼠干
- 李娟周颖谭钢王甜鲜盼盼龙乾发
- 关键词:外泌体干眼泪膜功能
- 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玻璃体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18年
- 为比较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本文将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8例(50眼)分为康柏西普组(24例25眼)和雷珠单抗组(24例25眼),分别采用单次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了两组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压、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发现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均可有效改善近远期视力、眼压和生活质量,其中康柏西普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安全性良好。
- 邓吕红谭钢吴恺王水莲
- 关键词:单次注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前节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作为一项非接触、无创的组织结构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可对眼组织高分辨率成像。最初应用于眼后节组织结构成像,随后逐渐应用于眼前节。眼前节OCT技术的发展确保眼前节组织结构精准成像。近来提出的超高分辨率OCT(ultrahigh-resolution OCT,UHR-OCT)技术,实现了对眼前节各层次组织结构超高分辨成像,并成功应用于眼前节及眼表疾病的诊治。如定量测量干眼症患者泪膜厚度值,鉴别诊断眼表鳞状上皮瘤样增生性病变,监测各类角膜炎、圆锥角膜、角膜外伤等角膜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趋势。同时,UHR-OCT亦可协助临床工作者制定合理的眼前节手术方案,如角膜移植术,并追踪观察术后角膜组织愈合等形态学变化情况。此外,该技术加深了对眼前节组织结构生理及病理生理形态学的了解。本文主要对UHR-OCT的技术原理及在眼前节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 周双双谭钢邵毅
- 关键词:眼前节干眼症角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