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东洋

作品数:3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露天
  • 5篇煤矿
  • 3篇气团
  • 3篇重气
  • 3篇安全等级
  • 3篇层次分析
  • 2篇地铁
  • 2篇电气
  • 2篇电气系统
  • 2篇性能比较
  • 2篇絮凝
  • 2篇岩土
  • 2篇圆度
  • 2篇正弦曲线
  • 2篇支护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水处理
  • 2篇隧道
  • 2篇隧道工

机构

  • 35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煤国际工程...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河北钢铁集团...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6篇赵东洋
  • 22篇赫飞
  • 20篇崔铁军
  • 9篇吴作启
  • 6篇冯亚林
  • 6篇孔晶
  • 5篇吴迪
  • 4篇齐庆杰
  • 4篇赵晓亮
  • 3篇许端平
  • 3篇赵国智
  • 3篇唐治
  • 3篇李瑞锋
  • 2篇刘剑
  • 2篇王丽华
  • 2篇王而力
  • 2篇徐连满
  • 2篇郑娇
  • 2篇周玉祥
  • 1篇范军富

传媒

  • 3篇地球与环境
  • 2篇辽宁化工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应用化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露天采矿技术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5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褐煤及其腐殖酸对废水中酸性红G的絮凝作用研究
2015年
对染料废水进行絮凝实验,主要通过试验研究褐煤及其提取腐殖酸作为吸附剂的化学性,分别对该实验的反应时间、p H、投加量和离子强度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少需4 h的溶解时间才能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最少需24 h才能达到絮凝过程。随着溶液p H值升高,染料COD去除率也有所升高,此外,絮凝过程中,染料去除率与p H值成反比;与吸附剂投加量成正比;与离子强度成正比。若使当褐煤和腐殖酸对染料废水的色度和COD去除率均达到最高的投加量,分别为10 mg/L和0.4 mg/L。与褐煤相比较,腐殖酸对染料色度和COD的通过絮凝作用去除效果更好。
赵东洋许端平肖平
关键词:腐殖酸絮凝酸性红G废水褐煤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因子体系构建被引量:2
2017年
确定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的内涵、目标和实现途径,定义了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因子的概念、确定了其内涵及作用,建立了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对黑岱沟露天煤矿进行了"绿色度"评价,综合评定为Ⅱ级、达到"良"的绿色标准。
宋子岭范军富赵东洋周玉祥
关键词:露天煤矿
一种煤矿安全评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煤矿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价,遗传算法用于解决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排序权值的确定,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价。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评价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因素集和评...
赵东洋赫飞许端平崔铁军
文献传递
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动态演变预测被引量:1
2016年
生态环境因子动态预测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演变预测的基础。通过对影响煤矿区生态质量的16个指标因子的筛选,建立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三维体系下由年开采量等7个指标组成的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预测指标体系;结合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根据2003—2012年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数值拟合得出开采量、埋藏深度、地面塌陷面积/开采面积、煤尘爆炸指数、矿区居民人均GDP及矿区经济贡献率6个指标因子的Quadratic模型与年降水量的指数模型。应用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和拟合模型分别对阜新煤矿区2003—2012年煤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了指标因子动态演变预测。结果表明,Quadratic模型和指数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小,煤尘爆炸指数指标因子的预测拟合曲线决定系数最高(R2=0.96726)。最后应用Quadratic模型和指数预测模型对2013年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进行了预测,并结合矿区实际环境状况给出了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赵晓亮齐庆杰李瑞锋赵国智赵东洋张晓薇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一种模拟重气在市内街道有风扩散的方法
<B> <I>本发明公开了</I> </B>一种确定火灾中地铁车站结构受力情况的方法,<B><I>其特征在于,</I></B>于细胞自动机(AC)-气团模型对其扩散进行了模拟,将气体的宏观扩散等效视为多个气团,使用细胞自...
赵东洋赫飞崔铁军吴迪吴作启
文献传递
阜橡公司平板硫化机冷却系统技术改造
2005年
主要叙述阜新市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的平板硫化机冷却系统技术改造理论。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及对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 ,得出一系列理论指标 ,取得技术经济方面上的可行性。
赵东洋王丽华赵春利
关键词:硫化机软化水
褐煤腐殖酸对废水中活性翠兰KN-G的吸附实验被引量:3
2013年
为解决精细化学产品带来的废水污染的问题,实验采用褐煤腐殖酸作为吸附剂,通过对其吸附动力学、等温线、pH值、褐煤投加量和离子强度的分析和测定研究了吸附剂对废水中活性翠兰KN-G的吸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褐煤浓度对吸附速率影响明显,其处理废水中活性翠兰的动力学符合二级速率方程(R2=0.993 6);吸附模式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99 7),先前吸附在褐煤上的活性翠兰对后续活性翠兰的吸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吸附实验中,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明显,减小pH,导致废水中活性翠兰的去除率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当pH=1时,去除率最大;随着腐殖酸投加量的增加水溶液中活性翠兰去除率而提高;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影响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去除率升高.
赵东洋柴锦鹏
关键词:褐煤腐殖酸动力学等温线吸附剂
一种对铁路平交道口安全现状的评价方法
&lt;u/&gt;一种对铁路平交道口安全现状的评价方法,&lt;u/&gt;针对铁路平交道口,分析造成在平交道口处发生事故的可能因素,将可拓原理、集对分析和层次分析有机结合对铁路平交道口安全现状进行评价。&lt;u/&...
崔铁军赫飞赵东洋吴作启冯亚林孔晶
文献传递
一种岩土模型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模型的建模方法,&lt;b/&gt;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根据颗粒岩体的自然形成过程,在规定区域内使颗粒自然下落堆积、压实和充分接触,然后通过删除规定形状外的颗粒进行构型,计算至平衡得到初始地应力场;与经...
赫飞赵东洋崔铁军吴迪
一种模拟煤堆自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煤堆自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煤堆的颗粒特性使用PFC3D作为模拟平台构建了煤堆自燃模型的构建,借助其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煤堆自燃氧化过程及在该过程中的温场变化和能量迁移;使用极小颗粒模拟氧气的流动...
崔铁军赫飞赵东洋吴作启冯亚林孔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