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塔里木

作品数:25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音乐
  • 7篇民歌
  • 6篇民族
  • 6篇民族音乐
  • 5篇教育
  • 5篇传承
  • 3篇艺术
  • 3篇艺术教育
  • 3篇少数民族音乐
  • 3篇文化
  • 3篇木卡姆
  • 2篇学校艺术
  • 2篇学校艺术教育
  • 2篇音乐理论
  • 2篇音乐文化
  • 2篇语言
  • 2篇域外
  • 2篇曲子
  • 2篇维吾尔木卡姆
  • 2篇蒙古族

机构

  • 17篇中国音乐学院
  • 9篇新疆艺术学院
  • 2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焦作大学

作者

  • 25篇赵塔里木
  • 2篇樊祖荫
  • 2篇徐天祥
  • 1篇魏兵兵
  • 1篇任方冰
  • 1篇郭彪

传媒

  • 9篇中国音乐
  • 5篇音乐研究
  • 4篇新疆艺术学院...
  • 2篇广播歌选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艺术评论
  • 1篇人民音乐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4博士论坛”讲演精粹被引量:2
2005年
赵塔里木
关键词:博士生导师讲演博士学位系主任
苗族“芦笙说话”机制之解读被引量:4
2020年
苗族同胞说,"哪里有芦笙,哪里就有苗族"。在农闲、恋爱互动、丧祭仪式等场合,芦笙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器物。"芦笙说话"机制得以运行,是由于特殊的习得机制赋予了芦笙曲可被解读的语义现象。在习得机制中,生成芦笙歌的重要材料基础为具有音高变化与节奏律动的拟声词和实意词,又因其中字与词带有天然的音乐要素而能够演化为可歌唱的芦笙歌,最后,将歌的旋律在芦笙上吹奏出来,从而完成了一次"芦笙说话"机制的运行。该机制的文化支撑与传统的无文字社会有密切关联,此外,方言亦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赵塔里木余顺顺
关键词:语义性习得机制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本文在研究相关政策、建议及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生存困境,提出五项宏观保护策略——在现代社会构建少数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激励局内人的传承动力;形成层次化的保护格局;完善"双轨制"的传承机制;探索多元化的保护模式;十项具体保护措施——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充分发挥节日及文化空间的作用;重视跨界民族音乐的交流和研究;完善学校教育传承的机制;建立五级体系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音乐)数据总库";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各种力量,将保护工作落实到基层;开展"可持续性"旅游开发;推行"双重名录退出机制";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著作权)保护条例》;建立"文化遗产彩票"基金。
赵塔里木樊祖荫徐天祥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双轨制语言习俗数据库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开发的现有策略与当前困境被引量:17
2015年
本文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开发对策的提出,做两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其一,从官方和学者两个角度,归纳现有的实践、措施与建议,力图为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开发的决策提供一个已有经验的"信息库"。其二,分析当前少数民族音乐所面临的困境,总结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的主要难题。
樊祖荫赵塔里木徐天祥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语言婚姻制度教育信仰经济发展
音群论——旋律学未知领域的探索被引量:5
2005年
时于旋律的研究,历来成为音乐理论重视的一个课题。很多理论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成果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展现,甚至遗憾的是一些作者生前都没有看到自己成果的发表本文仅想对韶光琛先生1982年以前把旋律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旋法——关于汉族和维吾尔族民间旋律中的音组合结构”介绍给大家。使邵先生的成果在我们今后的音乐学理论和作曲技术理论科研与教学中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赵塔里木
关键词:旋律学旋法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理论理论家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被引量:31
2007年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类518项。在民间音乐、舞蹈类113项遗产中,有少数民族项目41项,占36.28%。其中,《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已在2005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的信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于2007年申报和评审,2008年公布。届时,将会有更多的少数民族项目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赵塔里木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学校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承维吾尔木卡姆
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特征的鉴别与解释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微型音乐文化单元中的民歌现象以及与其所处文化背景之间的共生关系。文中涉及的音乐文化承担者──额鲁特人,属于蒙古族卫拉特部的一支,是由族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享有共同文化并相对独立的群体,民歌是这个群体中音乐文化的主要构成。笔者于1985年4月和1989年6月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昭苏、尼勒克二县,对额鲁特民歌以及有关文化背景进行了实地调查,共采录民歌154首,对与民歌有关的民俗情况也做了记录和拍摄。文章从与额鲁特民歌共生的文化背景;额鲁特人的音乐观、民歌的分类和流传;额鲁特民歌的歌词特点;额鲁特民歌的音乐特征;额鲁特民歌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功能五个方面将深刻而鲜活的额鲁特民歌展现给读者,并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证明。
赵塔里木
关键词:蒙古族卫拉特民歌
新疆曲子戏平调曲子结构探析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探讨了新疆曲子戏平调曲子结构特点,并以《绣荷包》和《兰桥担水》为例,分析了其传唱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因素。
赵塔里木任方冰
关键词:曲子戏
周吉先生关于维吾尔木卡姆与绿洲文化的关系以及音乐形态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周吉在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关于木卡姆现象与绿洲文化关系以及音乐形态研究的学术贡献突出且特色鲜明。他从绿洲生态环境与绿洲人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关系,木卡姆体裁与绿洲经济文化特征的关联以及绿洲丝路交通对木卡姆音乐现象的催生作用等方面探寻木卡姆现象与绿洲经济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得出木卡姆音乐现象是绿洲文化的典型产物的结论。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木卡姆的音乐形态诸如体裁、结构、乐调、节拍节奏等方面做出了特征描述和深度分析,破解了这个领域中的诸多难题。
赵塔里木
关键词:维吾尔木卡姆音乐形态
苏联时代东干文新曲子考察
2023年
东干人是19世纪末从中国西北迁入中亚俄属地区的回民群体,“曲子”是其文化中的音乐文学体裁,东干人将俄国“十月革命”后产生的曲子称为“新曲子”。经苏联学者收集整理,在1965、1981年先后出版了两种东干文“新曲子”唱词集。通过唱词解读及音响的对照分析研究,笔者注意到两种文献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中亚东干社会及其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为认识同源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历时传续和共时延展现象留存了可证的文本;东干歌手与诗人基于“民人的曲子”特质的新曲子创作,形成了苏联时代东干社会中新老曲子共存、口头与文本并行的音乐文化传承格局;老曲子的词曲构成方式是新曲子表现形式的重要依据,新曲子创作活动曾在苏联时代东干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加固了代际接续环链;东干新曲子创作活动的历史记录可为近现代中国民歌运动研究提供比较与参照。
赵塔里木
关键词:苏联时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