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柱民

作品数:97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核科学技术
  • 6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反应堆
  • 23篇中子
  • 14篇堆芯
  • 13篇MCNP
  • 11篇脉冲堆
  • 9篇医院中子照射...
  • 8篇反应性
  • 7篇燃耗
  • 7篇蒙特卡罗
  • 6篇中子学
  • 6篇快堆
  • 5篇中子源
  • 5篇稳态
  • 5篇快堆堆芯
  • 5篇RELAP5
  • 5篇次临界
  • 4篇探测器
  • 4篇屏蔽
  • 4篇强流
  • 4篇热工水力

机构

  • 56篇西北核技术研...
  • 25篇中国科学院合...
  • 15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核工程研...
  • 1篇武汉海王科技...
  • 1篇华龙国际核电...

作者

  • 96篇赵柱民
  • 40篇陈立新
  • 39篇江新标
  • 31篇吴宜灿
  • 15篇胡丽琴
  • 14篇朱养妮
  • 13篇柏云清
  • 13篇张信一
  • 13篇王立鹏
  • 12篇陈伟
  • 11篇蒋洁琼
  • 10篇袁建新
  • 9篇张良
  • 9篇金鸣
  • 9篇宋勇
  • 9篇陈达
  • 9篇汪建业
  • 8篇李亚洲
  • 8篇龙鹏程
  • 8篇万俊生

传媒

  • 14篇原子能科学技...
  • 9篇核科学与工程
  • 9篇中国工程科学
  • 6篇强激光与粒子...
  • 5篇核动力工程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第三届全国核...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核技术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核工业自动化
  • 1篇核安全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第八届(20...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中国核学会计...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20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1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盒式腔核泵浦激光理论研究
2003年
系统提出了He Ar Xe核泵浦激光本征效率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本征效率与泵浦腔内介质温度(能量沉积)、气体总压力、He和Ar分压、Xe的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完善了核泵浦激光腔内能量沉积模拟计算软件。研究表明:腔内气体组成决定激光效率,中子屏蔽效应对腔内能量沉积影响严重,只有当腔厚度与气体压力为一定关系时,能量沉积达最大。这为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万俊生赵柱民陈立新魏加祥王道华蒋金波谌巍程兆谷
关键词:核反应堆激光器
10MW级小型铅基反应堆功率展平分析
2020年
铅基反应堆在小型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保证燃料元件的完整性,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反应堆功率分布需要进行展平。本文针对小型铅基反应堆开展功率展平分析。首先,分析了反应堆堆芯直径、反射层材料占比和燃料分区布置对功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芯直径对功率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反射层材料占比和燃料分区布置对功率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大。然后,基于以上结论从反射层材料占比和燃料分区布置两方面对10 MW小型铅基堆CLEAR-M10进行功率展平设计,选择3cm的氧化铍与7cm的不锈钢作为反射层,堆芯燃料采用四区布置方式,燃料富集度沿堆芯径向由内到外依次为18%、18.5%、19.75%、17%。功率展平后的径向功率峰因子由1.55降低到1.13,满足热工限值,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廉超廉超高军高军杨琪王明煌柏云清赵柱民
西安脉冲堆的调试管理
2002年
介绍了西安脉冲堆调试管理的模式和特点。西安脉冲堆调试的日常活动由调试领导小组负责,对试验项目启动的控制主要采取“调试试验卡”制度。编制了调试所需技术性和管理性程序,明确了参加调试的各部门的职责,制定了调试活动的主要原则,试验过程中分别对试验时间、试验范围进行控制。
赵柱民陈伟袁建新王道华陈达
关键词:调试管理
MCNP在空间锂冷快堆堆芯物理概念设计中应用
采用MCNP分析了一种锂冷空间堆的堆芯物理概念设计方案。反应堆燃料采用氮化铀,冷却剂采用7Li液态金属、主要结构材料采用W-25%Re。反应堆的控制靠反射层内的控制鼓来实现。建立了基于MCNP程序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和分...
赵柱民江新标王立鹏陈立新
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
文献传递
核抽运<'3>He-Ar-Xe激光机理探索
提出了He-Ar-Xe核抽运激光本征效率的理论模型,推导了本征效率公式.建立了本征效率与抽运腔内介质温度(能量沉积),气体总压力,He和Ar分压,Xe的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探讨了能量沉积对本征效率的影响,估算了核抽运激光...
万俊生景春元赵柱民蒋飞军陈达王道华陈立新潘孝兵魏加祥赵学庆刘福华刘晶儒
文献传递
热管式锂冷空间快堆中子学计算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MCNP程序对锂冷热管式锂冷空间快堆建立中子学计算模型,对其中子通量密度和功率分布、有效增殖因子等进行了计算,采用分区燃料布置,得到满足长寿命运行要求的分区装载方案,利用ORIGEN2程序进行燃耗校核,计算了转鼓的价值和转鼓转角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分区装料后的堆芯满足临界安全设计和不均匀系数要求;堆芯的过剩反应性足够7年不换料满功率运行;意外发射失败掉入湿沙或海水中,由于有谱移吸收体铼,堆芯仍然保持足够的次临界度;转鼓的价值可以保证堆芯在整个寿期内安全的停堆和正常的启动;热管式锂冷空间快堆基本物理特性合理,满足设计要求。
王立鹏江新标赵柱民张信一陈立新
关键词:热管MCNP
外推临界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研制
2003年
本文根据反应堆外推临界的一般原理,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脉冲堆提棒外推临界辅助系统(ECAS).ECAS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并有一定的容错功能;ECAS在脉冲堆首次临界试验中使用,给出结果与实际相符.
赵柱民屠荆袁建新陈伟
关键词:ECAS脉冲堆反应堆
一种车载移动式换料系统及换料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移动式换料系统及换料方法,包括换料集装箱、升降系统、移动系统和驱动系统;换料集装箱具体为一长方体箱体,箱体内部设有遥操拆卸机构、遥操换料机构、新燃料储存池、乏燃料储存池和顶盖临时搁置架,箱体的底端开有...
吴宜灿张勇郑珍珍金鸣赵柱民王芳胡丽琴
文献传递
铅基反应堆中FLUENT与RELAP5热传递耦合程序研究
铅基反应堆在事故瞬态下通常一回路保持单相和二回路保持两相,因此可以通过CFD程序和系统程序分别模拟一、二回路,并在换热器处进行耦合,此外,使用CFD描述的堆芯需要耦合系统程序描述的点堆动力学和燃料传热以便在瞬态下获取准确...
金鸣吴国伟王晓娟柏云清赵柱民李亚洲
关键词:FLUENT系统程序RELAP5
第五代核能系统概念及其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在分析未来能源结构对核能需求以及核能自身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五代核能系统"核5G"(N5G)概念。"核5G"是基于"从源头确保核安全"的基本理念,具备亲近性、灵活性、智能性等技术特征,可满足未来能源多元共生应用需求的第五代核能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梳理了未来发展所需关键技术。
吴宜灿吴宜灿李亚洲金鸣陈珊琦王明煌汪进汪进王芳蒋洁琼宋勇宋婧宋婧杨琪吴庆生刘超洒荣园张勇王磊陈建伟高胜李春京柏云清赵柱民胡丽琴
关键词:亲近性灵活性智能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