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洪涛

赵洪涛

作品数:32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压裂
  • 6篇油田
  • 4篇油藏
  • 4篇水井
  • 4篇稠油
  • 3篇油井
  • 3篇粘度
  • 3篇蒸汽驱
  • 3篇水力压裂
  • 3篇注水
  • 3篇注水井
  • 3篇流体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孔隙
  • 2篇地层孔隙压力
  • 2篇地层压力
  • 2篇地层压力系数
  • 2篇断块
  • 2篇应力
  • 2篇应力边界条件

机构

  • 25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1篇赵洪涛
  • 7篇郭建春
  • 6篇卢聪
  • 6篇张继国
  • 5篇周玉龙
  • 5篇邱国清
  • 4篇冀延民
  • 4篇李安夏
  • 4篇才巨宏
  • 4篇许秀平
  • 3篇贾云飞
  • 3篇裴春
  • 3篇李兆敏
  • 3篇马莅
  • 2篇刘敏
  • 2篇毕义泉
  • 2篇白翔
  • 2篇马青法
  • 2篇陈莉
  • 2篇赵志红

传媒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河南科技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科技信息
  • 1篇胜利油田职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部开窗侧钻井元坝1-侧1井固井技术被引量:8
2009年
元坝1–侧1井是在元坝1井的基础上进行开窗侧钻的一口重点探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揭示元坝地区礁滩相储层气藏情况。完钻斜深7427.23m,Ф146.1mm无接箍尾管下深7425.81m,是目前川东北地区完钻和套管下深最深的一口井。具有井深、温度高、压力高、钻井液密度高、环空间隙小、井斜、位移大、裸眼段长、小间隙、无接箍套管不能加装扶正器、套管在井眼中居中困难、地层破裂压力梯度不详、面临井漏等技术难题。通过采取优选抗高温水泥浆体系、加重隔离液体系,合理设计入井管柱结构,采用平衡压力固井技术,改进配浆方式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固井。保证了套管顺利下入,解决了井漏、顶替效率低、施工泵压高、气体窜槽等问题。固井施工顺利,测井解释固井质量优,为超深井、小间隙井固井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陈道元赵洪涛
关键词:超深井侧钻井尾管固井固井质量
热化学辅助强化蒸汽驱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油溶性复合降粘剂和二氧化碳辅助水平井热采开发的热化学辅助强化蒸汽驱油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稠油油藏油层下部钻水平井,周期性地将油溶性复合降粘剂、液态二氧化碳和蒸汽以段塞形式顺序注入水平井中,经过关井焖井...
刘中云毕义泉张继国李安夏张广卿李兆敏赵洪涛才巨宏邱国清冀延民贾云飞
文献传递
曲堤油田结垢机理研究与防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解决曲堤油田的结垢问题。方法采用离子色谱仪,对水样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现场垢样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室内静态结垢实验结合滴定法,研究油井采出液及联合站注入水混合的配伍性,并对阻垢剂进行筛选及评价。结果曲堤油田水样水型均为CaCl_2型,含有较多的结垢性阳离子Mg^(2+),Sr^(2+)和Ba^(2+)的含量相对较少。对于结垢性阴离子,主要为HCO_3^-,CO_3^(2-)和SO_4^(2-)含量较少。曲堤油田结垢主要是由于Ca^(2+)、Mg^(2+)与HCO3-反应,生成白云石晶体造成的。各油井采出液在低温下混输,配伍性较好;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结垢,但结垢率均小于5%。除Q10-X16油井采出液以外,其余各油井采出液与联合站注入水均不配伍,混合后结垢率达10%以上。选择7#阻垢剂,加注浓度50 mg/L作为曲堤油田的阻垢剂类型及加药制度。结论现场调研的7#缓蚀剂对于曲堤油田的环境具有适用性,阻垢率高,能够有效减缓曲堤油田的结垢问题。
孙哲赵兴国李资收赵洪涛袁晓亮崔晶孙棋
关键词:曲堤油田结垢机理配伍性阻垢剂
深层裂缝性储层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渤南油田深层系低孔、低渗、高温以及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等地质特征,在大量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优选出了耐高温、高粘度、低伤害、低摩阻延迟交联液体系。同时,采用前置液加小陶段塞与高效暂堵剂降滤失、优化射孔、高排量施工、全程伴注液氮助排等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渤南油田深层系裂缝型储层的压裂工艺技术,并在多口压裂井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赵洪涛郭建春王建
关键词:渤南油田延迟交联优化射孔
超稠油热采井油管封控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封控器,特别涉及一种超稠油热采井油管封控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接头、进液控制套、外套、进液控制剪钉、阀球、密封套、封堵控制套和封堵控制剪钉,外套的顶端活动连接上接头,外套的内腔设有密封套、进液控制...
左青山张继国李安夏赵洪涛才巨宏邱国清冀延民裴春李吉慧刘金虎王建
文献传递
稠油井智能转周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根据稠油井蒸汽吞吐的生产特点,基于胜利油田胜科采油管理区草4沙四区块稠油井生产和经营等历史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稠油注汽转周预测模型,预测稠油注汽转周井的产量和完全成本,与稠油注汽转周井近、远期产量和完全成本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持续对稠油注汽转周模型进行优化,实现稠油注汽转周多维度智能预测,提高稠油井产量预测准确率、稠油注汽转周最佳时机预测准确率和最佳稠油注汽转周措施方案编制效率,提升稠油井智能决策分析管理能力,提高采油管理区的效益开发水平。该项技术自2021年在胜科采油管理区稠油区块推广应用以来,为采油管理区有效注汽转周165口井次,稠油注汽转周井措施增油量为7×10^(4) t,与2020年同期相比,措施增油量增加了1×10^(4) t,措施有效增油率提升约为17%。
杨耀忠赵洪涛马承杰岳龙赵峰张继庆
关键词:蒸汽吞吐神经网络油藏经营
一种注水井压驱条件下注入量设计及油井裂缝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注水井压驱条件下注入量设计及油井裂缝参数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确定地层微破裂压力;计算得到井口注入压力;计算得到注水井的极限注水量;再根据极限注水量和注水过程中地层压力系数的变化进行日...
卢聪王久波马莅郭建春袁浩仁汤志斌赵洪涛周玉龙陈步高姜忠新王云川赵光宇
油田水井流量计和调节阀阀芯取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水井水井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水井流量计和调节阀阀芯取出装置。包括流量计取出部分和与其固定连接的调节阀阀芯部分取出部分;流量计取出部分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的半圆底座,每个半圆...
毛光明赵洪涛刘传义贾鲁斌孟宪河王秀芳李德海
层间改造措施理论在文东油田的应用
2011年
压裂、酸化等层间改造作为油气井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油气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于难以开发的低孔低渗断块油气田,层间改造是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层间改造方案中,是否正确选择了改造井(层),直接影响油藏开发效果。本文围绕油藏的开发条件,用注采能力分析方法计算出井(层)的产液能力,判断井(层)对油藏开发的适应性,为井(层)下步是否实行改造措施提供可行性依据。从而对选择改造井(层)提供了一个主要的判断依据。通过对文东油田沙三中9-10油藏的几口井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该方法切实可行。
袁文芳商彩霞赵洪涛史庆建许秀平刘光华
关键词:注采能力压裂酸化低孔低渗文东油田
高温高压即时取样大型三维物理模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高压即时取样大型三维物理模型,其技术方案是: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下平盖和上平盖,在下平盖中部设有出口套管,筒体上分别设有多个测压套管和多个测温套管以及轴座,上平盖中部设有多个井网套管和外接套管,在...
张继国李安夏才巨宏邱国清赵洪涛冀延民袁新平贾云飞裴春王爱丽左青山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