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军
-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24例报告)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近 10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 2 4例。结果 平滑肌瘤 9例 ,平滑肌肉瘤 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腹痛。内镜、X线钡餐和B型超声术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 2 3 .5 %、40 .4%和 5 0 % ,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达 87.5 %。 2 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胃楔形或部分切除 16例 ,胃大部切除 7例 ,全胃切除 1例。结论 内镜、X线钡餐和B型超声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
- 桑卫东王贵和赵铁军
- 关键词: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胃肿瘤
- 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生活质量、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4年3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9例行全胃切除术的病人按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R组)、P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组(PR组)及P形空肠间置代胃术组(PI组),并对各组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营养学指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R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20%),VisickⅠ、VisickⅡ级病人比例低于PR组和PI组(P<0.01)。术后1年,PI组进食量、体重、血红蛋白及血浆总蛋白下降程度均显著低于R组和PR组(P<0.01),预后营养指数则高于R组和PR组(P<0.01)。结论P形空肠间置代胃术是全胃切除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能够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
- 王贵和夏飞赵铁军
-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生活质量营养评价
- 生长激素强化肠外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蛋白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 )强化肠外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蛋白分解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38例行胃肠道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分为对照组 (n =2 0 )和rhGH治疗组 ( n =18)。两组均术后早期行TPN支持 ,rhGH组术后第 1~ 6d于上午 9点皮下注射rhGH(Saizen 8U )。结果 对照组术后第 5 ,10d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D4+、CD 4+/CD8+及白细胞介素 2浓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1) ,CD 8+较术前明显上升 (P <0 .0 1) ;rhGH治疗组上述指标在术后第 10d明显恢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生长激素强化肠外营养可以促进胃肠道癌病人术后的蛋白合成 。
- 王贵和赵铁军
- 关键词:胃肠肿瘤胃肠外营养生长激素免疫测定
- 胃癌淋巴结转移对胃周围血管鞘影响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对胃周围血管鞘的影响,为胃癌的外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7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其中包括血管鞘的胃左和(或)胃右动脉标本90份,采用冷冻切片,并经HE染色及免疫组积化学染色.结果 Ⅰ期胃癌未发现癌细胞转移至血管鞘内.共有10例25份标本血管鞘内和(或)鞘上发现转移的癌细胞,其中Ⅱ期胃癌有1例2份标本,Ⅲ期胃癌有3例8份标本和Ⅳ期胃癌有6例15份标本.各期胃癌的角质蛋白(CK)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Ⅱ期以上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需要采用鞘内分离以彻底清扫动脉周围淋巴结.
- 王贵和赵铁军束宽山孙学工
-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切除术免疫组织化学
- 严重肝外伤26例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
- 1999年
- 束宽山赵铁军
- 关键词:肝外伤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
- 胃切除术中医源性脾损伤12例分析
- 2001年
- 束宽山孙学工赵铁军
- 关键词:医源性脾损伤胃切除术并发症疗效
- 介入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体会
- 1999年
- 古绪胜杨桂花赵铁军王昌清吴保朝张征娣李桂芹武巧云
- 关键词:肝癌介入疗法肝动脉栓塞治疗
- MTS_1/p16基因异常表达与胆道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
- 1999年
- 了解MTS1/p16基因与胆道恶性肿瘤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该基因产物p16蛋白在胆道恶性肿瘤的表达情况。结果MTS1/p16在胆道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胆道良性病变(P<0.01),且与肿瘤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1)。结论检测MTS1/P16对临床正确估计胆道恶性肿瘤的浸润性、淋巴结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 王贵和赵铁军夏飞桑卫东
- 关键词:胆囊癌胆管癌P16基因多肿瘤抑制基因
- 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胃癌六例报告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进一步降低胃癌误行胆囊切除手术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胃癌误行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术中发现为胃癌 ,其中 4例根治性切除 ,1例无法切除 ;另 1例术中未发现而延误病情达两月之久。结论 胃癌与胆囊结石或息肉并存机率较大 ,临床医师应对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以防止胃癌误行胆囊切除术。
- 束宽山赵铁军
- 关键词:胃癌胆囊切除术
- 原发性胆囊癌中p16基因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 1999年
-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与胆囊癌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8例原发性胆囊癌和20例慢性胆囊炎p16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p16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癌(P<001),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胆囊癌的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p16对临床正确估计胆囊癌的浸润性、淋巴结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 夏飞王贵和赵铁军
- 关键词:P16基因基因表达胆囊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