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
- 作品数:53 被引量:3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妇女及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比较自然人群女性宫颈正常细胞、宫颈上皮癌前病变(CINⅢ级)及宫颈癌组织中HPV的基因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 047例自然人群女性宫颈正常细胞(正常组)、173例宫颈上皮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组)及133例宫颈癌(宫颈癌组)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分别检出HPV感染者109、159、121例,总HPV感染率分别为10.41%(109/1 047)、91.91%(159/173)、90.98%(121/133)。结论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
- 徐妍婷蔡为民耿建祥范雪梅徐晓兰王宏景龙秀荣谭进赵雪
- 关键词: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芯片技术
- 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鳞癌致癌性关系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与致癌性的关系。方法来自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653例,使用膜杂交芯片技术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总的HPV感染率为90.05%(588/653),其中一型感染率为73.97%(483/653),多型感染率为16.08%(105/653)。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一型感染是主流,多型感染是支流,HPV感染最主要的高风险型别依次为16、18、58、33、31、52、59、45、66、73型,16型最多,占高危型出现频率的60.90%(422/693),16型和18型占高危型出现频率的71.00%(492/693)。结论 HPV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型检测,对我国女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防治、HPV疫苗的研发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HPV感染分型数据库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姜锦贵夏林耿建祥王宏景龙秀荣喻朝霞梅静李东斌赵雪
-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致癌性
- 326例尖锐湿疣患者肛门及肛管组织HPV基因型检测及性别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国内有关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A)组织HPV分型研究的大样本资料报道极少。文中旨在探讨以江苏省为主的区域性男女肛门及肛管CA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状况和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85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省和安徽省4家医院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两性肛门及肛管乳头瘤样增生伴挖空细胞(疑似CA)的石蜡组织标本326例。从其CA组织中抽提HPV DNA,对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326例两性肛门及肛管CA患者中,HPV总检出率为74.85%(244/326)。其中女147例,男179例,HPV总检出率分别为73.47%、75.98%。两性肛门及肛管CA组织阳性者检出不同型别HPV出现频数合计342次,低危型HPV出现频数合计267次,高危型HPV出现频数合计75次。其中6、11、16、18型HPV感染频数占前4位。30岁以下女性CA发病率较男性显著升高(32.65%vs 16.20%,P<0.05)。结论两性肛门及肛管CA组织中,以6、11、16、18型HPV感染最为常见;30岁以下女性CA发病率较高,应引起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治的高度重视。
- 张金浩耿建祥路斌吴崑岚鞠梅时磊李良李东斌赵雪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 带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该文对近年来关于带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应用文献进行概括,分别从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头针带针康复疗法、巨刺带针康复疗法3个方面进行总结,探讨带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 赵雪侯立皓东欣
- 关键词:脑卒中后遗症眼针巨刺
- 196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HPV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基因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196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96例肛门及肛管CA病变组织标本中检出HPV总阳性率为67.86%(133/196),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率为55.61%(109/196);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6型阳性率为28.06%(55/196),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为HPV11型,阳性率为27.04%(53/196);混合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2.25%(24/196),其中HPV6型与11型混合感染占50.00%(12/24),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此外还有5例4种型别的混合感染,占混合感染的20.83%(5/24)。结论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开展某种病变中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 唐永发耿建祥张金浩刘飞赵雪吴崑岚叶辉吴金萍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肛门肛管基因分型
- 宫颈正常细胞和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被引量:48
- 2014年
- 目的观察宫颈正常细胞、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47例宫颈正常细胞、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2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047例宫颈细胞正常者检出HPV感染为109例,HPV感染率为10.41%(109/1 047);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检出HPV感染者146例,HPV感染率为90.68%(146/161);82例宫颈腺癌检出HPV感染者59例,HPV感染率为71.95%(59/82)。结论 PCR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检测,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我国女性宫颈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宫颈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蔡为民王宏景耿建祥夏林龙秀荣王旭波王志慧梅静赵雪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腺癌
- 宫颈鳞癌组织中HPV感染型别分布情况的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以江苏省为主的区域性宫颈鳞癌组织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率、型别分布及疫苗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提取HPV 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21例宫颈鳞癌组织行23种HPV检测,同时对患者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和疫苗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 021例宫颈鳞癌患者HPV总检出率为91.77%(937/1 021)。单一型别检出率和多种型别检出率分别为75.42%(770/1 021)和16.36%(167/1 021),宫颈鳞癌组织中HPV检出最主要型别依次为16、18、58、52、33、31、59和45型,二价HPV疫苗的保护谱为68.52%,九价HPV疫苗保护谱为90.82%。结论对女性宫颈鳞癌组织大标本行HPV分型检测,有利于妇产科医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行HPV感染型别致癌风险度的判断及干预,也有利于对感染了高致癌性HPV女性的随访及HPV疫苗保护谱的评估。
- 陈晔顾芸耿建祥杨开选路喜安杨邦杰武海燕印永祥赵雪
- 关键词:宫颈鳞癌基因分型
- 287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组织HPV感染基因型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287例肛门及肛管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型别检测,并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CA组织标本中检出HPV阳性者209例,HPV感染率为72.82%(209/287)。其中一重HPV感染154例,阳性检出率为53.66%(154/287);多重HPV感染55例,阳性检出率为19.16%(55/287)。一重HPV感染中HPV 6型73例,阳性检出率为25.44%(73/287);HPV 11型71例,阳性检出率为24.74%(71/287)。多重HPV感染中,HPV 6+11型25例,占多重感染的45.46%(25/55);HPV 6+18型和HPV 6+11+16型各3例,各占多重感染的5.46%(3/55)。结论 HPV 6型、11型、6+11型、6+18型和6+11+16型感染是肛门及肛管CA的主要致病类型。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开展HPV分型检测的诊断方法,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尤其适合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曹嬿邵馨耿建祥张金浩刘飞吴崑岚薛雅红王宏景赵雪
- 关键词:肛门肛管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芯片技术
- 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的分析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20例宫颈正常组织、145例宫颈CINⅠ级、77例宫颈CINⅡ级和94例宫颈CINⅢ级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20例宫颈正常组织检出HPV感染者2例,感染率为10.00%;145例宫颈CINⅠ组织检出HPV感染者61例,感染率为42.07%;77例宫颈CINⅡ组织检出HPV感染者67例,感染率为87.01%;94例宫颈CINⅢ组织检出HPV感染者85例,总的HPV感染率为90.43%。结论: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1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对我国女性宫颈病变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及宫颈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梅静徐海燕耿建祥范雪梅张薇夏林王宏景龙秀荣赵雪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 江苏两地宫颈鳞癌组织HPV感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比较江苏省南京市和金湖县两地宫颈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江苏省南京市156例及江苏省金湖县124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6例南京市宫颈鳞癌患者检出HPV感染者136例,HPV总感染率为87.18%(136/156),其中一型感染率为66.03%(103/156),多型感染率为21.15%(33/156);124例金湖县宫颈鳞癌患者检出HPV感染者114例,HPV总感染率为91.94%(114/124),其中一型感染率为67.74%(84/124),多型感染率为24.19%(30/124)。江苏省两地宫颈鳞癌组织中,都以HPV一型感染为主,多型感染为辅,南京市HPV感染出现频率最主要的依次为16、18、33、58、52、59、45、31型,而金湖县HPV感染出现频率最主要的依次为16、58、31、18、52、6、11、33型,高危16、18、33、58、52、31、59、45型是两地致宫颈鳞癌的主流型别,两地都以16型尤其突出,分布占高危型出现频率的55.81%(南京市96/172)和44.37%(金湖县63/142)。结论:HPV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子宫颈鳞癌组织的分型检测,对我国女性宫颈鳞癌的防治、流行病学研究以及HPV疫苗的研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姜锦贵刘卫芳耿建祥龙秀荣李东斌夏林王宏景季月霞赵雪
-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