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佳慧 作品数:29 被引量:19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电子电信 更多>>
解郁丸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9年 抑郁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西医抗抑郁药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传统中药治疗抑郁障碍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研究表明,解郁丸在治疗抑郁障碍及其伴随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副作用较少,依从性较高。现对其近些年来治疗抑郁障碍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姬彦彬 王忠 陈文浩 陆林 谢雯 邓佳慧关键词:解郁丸 抑郁障碍 2009—2018年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分析近十年来北京市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变迁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述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的累积使用率由65.97%下降至61.59%,镇静催眠药的年总使用量由1166.08 g上升至1434.12 g;(2)女性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与使用剂量均低于男性;(3)使用者中未成年人所占比例由14.32%增加至15.92%,老年人所占比例由7.68%增加至12.57%。结论 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总量呈上升趋势,而使用率逐渐下降。使用者中,老年人及未成年人的占比增长较快。虽然镇静催眠药的使用趋于谨慎,但仍应加强对住院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及未成年人镇静催眠药使用的监管。 潘雯 潘雯 邓佳慧 郭海飞 郭海飞 李哲 李哲关键词:镇静催眠药 住院患者 用药状况 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纺锤波的异常改变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失眠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睡眠纺锤波的差异,以及睡眠纺锤波与失眠严重程度及日间疲劳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33名失眠患者和28名健康受试者,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并进行两晚的多导睡眠监测。对多导睡眠监测数据进行睡眠及相关信号的分析,并根据睡眠纺锤波持续时间以及振幅进行特征选取,随后分析失眠及日间嗜睡疲劳症状与睡眠纺锤波的相关性。结果失眠患者慢波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P<0.001),失眠患者入睡后的觉醒总时间高于健康受试者(P<0.001),失眠患者的纺锤波数量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P=0.002)。失眠严重程度与睡眠纺锤波的数量(r=-0.35,P<0.001)、时长(r=-0.62,P<0.001)和密度(r=-0.56,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日间嗜睡及疲劳程度也与睡眠纺锤波的时长和密度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异常改变,表明睡眠纺锤波与失眠严重程度、日间嗜睡及疲劳症状显著相关。 祝喜梅 赛力克·塔巴拉克 陈文浩 王忠 邓佳慧关键词:失眠 慢波睡眠 应用普萘洛尔特异性降低尼古丁成瘾记忆和心理渴求 被引量:2 2017年 古丁成瘾的核心特征是戒断以后的高复吸率.临床和动物研究表明,再次暴露于尼古丁非条件性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或尼古丁相关的条件性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可以诱发渴求和复吸行为,这可能是由于再次激活了尼古丁成瘾记忆所致. 薛言学 邓佳慧 陈亚云 陆林关键词:成瘾记忆 尼古丁 心理渴求 普萘洛尔 特异性 复吸行为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022年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紊乱类型,不仅会增加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还会影响精神障碍的病程、转归和预后。干预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有利于缓解亚临床型精神心理症状,从而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社会功能的损害,进而改善临床预后与转归。本文围绕慢性失眠障碍一线治疗手段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精神心理症状,以及在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相关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自杀预防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既往研究发现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不仅能通过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来缓解其他精神心理症状,还可通过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来缓解焦虑抑郁症状、降低物质使用障碍和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风险、减少治疗成本和社会功能损害,是干预精神障碍患者失眠症状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基于既往研究证据列出了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推荐使用流程,并围绕临床获得性和患者依从性两大导致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推广受限因素进行阐述,以期为促进其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阙建宇 陈斯婧 邓佳慧 范滕滕 师乐 陆林关键词:失眠 通过非条件性刺激激活记忆特异性消除尼古丁相关记忆 目的:在物质滥用过程中形成的条件性刺激(如周围的环境或同伴)和非条件性刺激(精神活性物质的奖赏效应)关联记忆是成瘾者对精神活性物质的心理渴求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已有大量研究发现通过条件性刺激线索短暂暴露可诱导记忆激活进入... 薛言学 邓佳慧 陈亚云 孙世超 张力博 张立群 时杰 陆林关键词:尼古丁成瘾 记忆 普萘洛尔 文献传递 BDNF基因多态性对恐惧记忆获得和消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rs626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条件性恐惧记忆获得、消退及复燃的关系。方法:招募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的90名18-30岁的汉族健康男性,采集人口学资料、血液样本并进行恐惧记忆的学习、消退及测试。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方法确定受试者在BDNF基因位点rs626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方差分析探索BDNF rs6265位点与恐惧记忆学习和消退的关联。结果:BDNF rs6265位点的三种基因型CC、CT、TT对恐惧记忆获得、消退、自发恢复和复燃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DNF rs6265多态性位点不影响恐惧记忆的获得、消退和表达。 邓佳慧 阙建宇 师乐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多态性 通过非条件性刺激激活记忆特异性消除尼古丁相关记忆 目的:在物质滥用过程中形成的条件性刺激(如周围的环境或同伴)和非条件性刺激(精神活性物质的奖赏效应)关联记忆是成瘾者对精神活性物质的心理渴求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 薛言学 邓佳慧 陈亚云 孙世超 张力博 张立群 时杰 陆林关键词:尼古丁成瘾 记忆 普萘洛尔 春期负性经历对成年期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青春期机体对各种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较敏感,青春期经历应激可能对成年期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青春期经历慢性应激会导致成年期出现抑郁和焦虑样症状等.但也有研究表明大鼠经历可预见性慢性轻度应激(pre... 邓佳慧 高雪娇 孙成玉 徐凌志 薛言学 陈娜 陆林关键词:青春期 大学生阈下抑郁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大学生中阈下抑郁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7月2日至2020年7月19日招募湖北省武汉市3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纳入10286名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得分评估抑郁症状,0~4分为正常,5~19分为阈下抑郁,20~27分为重度抑郁。估计阈下抑郁的检出率并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中阈下抑郁的检出率为38.0%;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阈下抑郁的危险因素有女性,成绩排名靠后,和老师同学关系差,有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疫情期间心理压力高,存在精神疾病史、网络成瘾、失眠、焦虑、PTSD等精神心理问题。结论大学生中阈下抑郁的检出率为38.0%,女性、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差、不良生活习惯、疫情期间心理压力高、共患其他精神心理问题为阈下抑郁的危险因素,提示需要关注相关高风险特征人群并及时干预,防止其抑郁症状进展。 刘林 姜振东 张延华 梅欢 赵逸苗 陈欣 师乐 闫薇 袁凯 孟适秋 倪舒羽 曾娜 卢钰 李相友 吴萍 时杰 邓佳慧 陆林 鲍彦平关键词:阈下抑郁 大学生 检出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