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邓彩联

邓彩联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2篇生产技术
  • 2篇生产技术规程
  • 2篇苦瓜
  • 2篇技术规程
  • 2篇高产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丹红
  • 1篇氮磷钾
  • 1篇地栽
  • 1篇叶片
  • 1篇优质高产
  • 1篇优质高产栽培
  • 1篇优质高产栽培...
  • 1篇生产环境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施肥

机构

  • 7篇从化市农业技...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9篇邓彩联
  • 4篇李浩星
  • 3篇肖妙玲
  • 2篇房伯平
  • 2篇安康
  • 2篇陈景益
  • 2篇符史立
  • 1篇王瑞
  • 1篇索海翠
  • 1篇廖新荣
  • 1篇黄河勋
  • 1篇王荣萍
  • 1篇郭汉权
  • 1篇周念
  • 1篇张雄坚
  • 1篇李小波
  • 1篇李淑仪
  • 1篇林毓娥
  • 1篇梁肇均
  • 1篇谢圣明

传媒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热带农业工程
  • 1篇广东农村实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南瓜新品种‘丹红3号’被引量:1
2013年
‘丹红3号’是以自交系‘粉红1号’为母本,自交系‘红皮6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南瓜新品种,早熟,坐瓜性好,商品瓜率高,单瓜质量1.0~1.5kg,瓜形扁圆、红皮有浅黄条斑,外形美观,肉色橙黄,品质好,田间表现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尤其适宜在华南地区种植。
黄河勋林毓娥梁肇均王瑞郭汉权吴廷全周念邓彩联
关键词:南瓜
广紫薯1号不同生育期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广紫薯1号5个生育期与4个种植密度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鲜薯产量会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生育期110~130 d为适宜的收获时间,种植密度为每667 m^2种植3 600株左右,可获得较高的鲜薯产量。
陈景益房伯平符史立邓彩联安康
关键词:生育期
蔬菜专用型甘薯品种露地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菜用型甘薯品种的特点,从品种的选择、育苗、整地起畦、栽插及田间管理及荣用茎尖采收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
陈景益房伯平符史立张雄坚邓彩联
关键词:甘薯栽培
基于“3414”方案的苦瓜肥料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广东省从化市的菜田设置基于"3414"方案的苦瓜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对氮、磷、钾肥的总施用量与苦瓜产量等一系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求取适宜的数学模型,以此初步提出该地区种植苦瓜的氮、磷、钾肥的理论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可使苦瓜获得高产和高效益,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苦瓜的产量;苦瓜N、P2O5、K2O理论最佳施用量每667 m2分别为17.5、9.6、8.35 kg,N∶P2O5∶K2O=1∶0.55∶0.48;氮、磷、钾肥的理论最佳施肥量基本与试验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相吻合。
邓彩联肖妙玲李浩星孙灼明王伟生李淑仪王荣萍廖新荣
关键词:苦瓜氮磷钾肥料效应
夏冠1号节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8年
从化市是广州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基地,以种植瓜类、豆类和叶菜类蔬菜为主,夏冠1号节瓜是当地的主推品种,具有生势好、雌性强、抗病、丰产、优质等优点,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结合整地施足基肥,适时移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措施。
孔文辉邓彩联罗成祝李浩星
关键词:栽培技术
红葱头生产技术规程被引量:1
2011年
本规程规定了红葱头生产环境、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运,适用于广州地区红葱头的生产。
邓彩联肖妙玲李浩星
关键词:生产技术规程
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种植的垄上开沟施肥同步装置
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种植的垄上开沟施肥同步装置,包括机架、行走轮、施肥机构和开沟机构,施肥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端,其包括肥料箱、导料管和施肥管,肥料箱的底部并行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口,出料口与施肥管相连通,若干个开沟机构设置在机架...
邓彩联李小波李成晨王丽单建伟索海翠刘计涛安康
文献传递
春植苦瓜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
谢圣明邓彩联
关键词:苦瓜春植栽培技术
红葱头生产技术规程
2011年
一、生产环境应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宜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能力强的田块种植。二、生产管理措施 1.品种的选择在无病田块选择健壮植株留种,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损烂、无病虫害、大小均匀、单个重5~10克的子葱为种。留种的红葱头要比商品葱多生长20~25天,待叶片在田间全部干枯、黄化后采收。每亩用种量约70~80公斤。
邓彩联肖妙玲李浩星
关键词:生产技术规程葱头田块选择GB/T生产环境保水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