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越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硅膜的电容式高灵敏度低频传声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在电容式传声器相关理论以及方形膜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圆形硅膜作为振动膜,研制了电容式低频传声器,该传声器直接采用音频传声器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电容式低频传声器结构。首先进行了等效结构参数的仿真,为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持;然后,制备了直径为0.08m,厚度约60μm的圆形硅膜,并以此硅膜为振动膜研发了一种高灵敏度的低频传声器,其中,两极板间的气隙厚度约为100μm。测试表明,当偏置电压为4.5V时,该传声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00Hz处的灵敏度约为-27dB,通频带(20~300Hz)平坦,低频响应部分(0~20Hz)需要改进方法进一步测试。
- 宫铭举邓越马军汤亮乔东海何庆王孟姣
- 关键词:低频电容式高灵敏度通频带
- 数字PGC解调中的抗混叠滤波器设计
- <正>1 引言在数字化 PGC 解调系统中,采样频率关乎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采样频率越高,数据量越大,实现实时处理就越困难,并直接关系到时分复用阵列系统中的复用路数。
- 宫铭举邓越乔东海
- 文献传递
- 基于相位载波调制/解调的硅微光纤传声器设计研究
- <正>1引言光纤传声器是将声波信号转换成调制的光学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再将调制的光信号解调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目前光纤传声器应用最广泛的,原理最简单的应该是RIM-FOS反射式强度调
- 李强邓越乔东海
- 文献传递
- 相位载波硅微光纤传声器的研究
- 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以光波为载体感知被测量并以光纤为媒质传输信号的传感技术。光波不产生电磁干扰也不受电磁干扰,可以应用在强电磁环境中。光纤传声器把感测到的声压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传输到远处受外界电磁场影响较小的地方再将其转为...
- 索智群何庆邓越郝震宏乔东海
- 关键词: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声器
- 相位载波硅微光纤传声器的研究
- 本文实现了PGC调制解调的光纤传声器系统。系统在有效工作频率内具有较高灵敏度和信噪比,比同尺寸和结构的电容传声器高30dB左右。由子光纤的抗电磁干扰特性,可以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场合工作,而且探头体积较小,应用前景广阔。
- 索智群何庆邓越郝震宏乔东海
- 关键词:光纤传声器调制解调
- 光纤信号PGC解调算法的初始相位探讨
- 本文就光纤信号 PGC 解调算法的初始相位进行了分析研究,推导了载波信号的初始相位对最终解调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具有实践借鉴意义.
- 宫铭举邓越乔东海
- 关键词:载波信号
- 文献传递
- PGC解调光纤传声器技术的讨论
- <正>1 引言光纤传声器是将声波信号转换成调制的光学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再将调制的光信号解调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光纤传声器较之驻极体传声器、硅微电容传声器等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在传感探头部分没有电信号的转换,也没有电子电...
- 邓越宫铭举乔东海
- 文献传递
- 一种模数混合的PGC解调方案被引量:6
- 2008年
- 分析了相位载波(PGC)技术的模拟数字混合解调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拟数字混合系统。此系统可降低采样频率,消除寄生调幅的影响,同时克服了因载波漂移带来的解调困难。采用多量子阱激光器作为光源,使载波信号工作在较高的频率范围(0-20MHz),从而提高了系统带宽和动态范围。试验表明,通过该方案建立的系统满足解调要求。由于较低的采样频率,该方案适合时分复用的光纤传感器阵列。
- 宫铭举邓越乔东海邵敏李国新杨富强
- 关键词:采样频率载波频率多量子阱激光器
- 基于MEMS的高灵敏度电容式低频传声器被引量:3
- 2009年
- 在硅微电容式传声器相关理论及前人对方形膜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测试低频信号的电容式高灵敏度圆形硅微振动膜传声器。模拟仿真和结构参数优化,为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研制了圆形振动膜半径为40mm,气隙厚度为50μm的低频传声器,实验表明,该传声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当偏置电压为6V、100Hz时,灵敏度高达-25dB,在通频带(20~800Hz)局部平坦。
- 宫铭举何庆汤亮马军乔东海邓越王孟姣
- 关键词:低频电容式高灵敏度通频带
- 基于相位载波调制/解调的硅微光纤传声器动态范围研究
- 本文概述了直接调制光源产生相位载波的Fizeau干涉型硅微光纤传声器系统的方案。重点对该传声器系统的信号动态范围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理论计算分析了PGC调制、解调中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和载波频率ω0。对信号动态范围上限的影...
- 邓越郝震宏乔东海
- 关键词:载波频率前置放大电路光纤传声器电路噪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