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进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3篇激素
  • 2篇血清
  • 2篇肾病
  • 2篇随机对照研究
  • 2篇透析器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细胞
  • 2篇小剂量
  • 2篇白细胞
  • 2篇IGA肾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障碍
  • 1篇蛋白
  • 1篇低通量血液透...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邵进
  • 7篇熊子波
  • 7篇罗琼
  • 6篇熊祖应
  • 4篇姜蕾
  • 4篇梁伟
  • 3篇侯霜
  • 3篇游励红
  • 2篇王青
  • 2篇张海燕
  • 2篇郑磊
  • 1篇贾汝汉
  • 1篇吴迪宾
  • 1篇张帆
  • 1篇候霜
  • 1篇尹培达
  • 1篇高敏
  • 1篇杨媛媛
  • 1篇聂李平
  • 1篇苏全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南京军医学院...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治疗模式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67名患者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HD组和HDF组。采用同一方法对透析器预冲,观察HD组和HDF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次数、类型和特点。结果HD组和HDF组分别使用10853支和707支新透析器进行治疗,HD组发生FUS80例次(0.737%)(A型15例,B型65例),HDF组为59例次(8.345%)(A型18例,B型41例),HDF组发生FUS次数显著高于HD组(p<0.01)。结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时FU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提示FUS的发生可能与HDF透析器种类不同及HDF的对流原理有关。
游励红熊子波姜蕾邵进吴迪宾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血透中心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25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失功情况,并分析内瘘失功与年龄、血红蛋白、超滤量、透析龄和透析间期血压的关系。结果 252例患者中有38例,共发生53次内瘘失功,内瘘失功率为20.9%。内瘘失功组与非失功组患者在年龄、血红蛋白浓度、透析间期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瘘失功组单次超滤量高于非失功组,透析龄大于非失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超滤量过大及透析龄长是导致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
梁伟张海燕邵进罗琼熊祖应游励红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18例多发性骨髓瘤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MM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M伴肾损害患者中肾脏表现以肾衰竭(血肌酐≥133μmol/L)最常见(66.7%);其次为无症状性蛋白尿(55.6%)和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33.3%);临床特点为:4个不平行,3高1痛1低。(1)血肌酐水平和贫血程度、肾脏大小不平行:贫血发生率高(100%),程度重,7例血肌酐<200μmol/L出现中重度贫血,而B超显示:左肾(104±9.5)mm、右肾(101±10.2)mm,表明双肾均无显著缩小。(2)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定性、血白蛋白水平不平行:24h尿蛋白定量平均为(3.02±2.28)g,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至(+)者13例(72.2%),而血白蛋白低于30g/L(5.6%);3高:高球蛋白血症11例(61.1%),高钙血症发生率为55.6%,血沉均升高,超过50mm/h11例(61.1%);1痛:首诊有骨痛表现13例(72.2%);1低:高血压发生率低,首诊时有高血压仅有3例(16.7%)。结论:4个不平行,3高1痛1低等特点时对早期诊断MM并肾损害有重要临床意义。
梁伟熊祖应罗琼熊子波郑磊邵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4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给予ACEI药物治疗,实验组(26例)在此基础上口服泼尼松0.5mg/kg,隔日给药,治疗12个月,并在治疗的第1、3、5个月初分别给予甲基泼尼松龙0.5g/d,冲击3d。对肾脏病理改变进行WHO分级并对各种病变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年龄、临床及病理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4个月后,实验组尿蛋白完全缓解8例(30.8%),部分缓解14例(53.8%),无缓解4例(15.4%);而对照组分别为4例(19.1%),3例(23.8%),12例(57.1%),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实验组血肌酐分别为(89.9±30.3)μmol/L及(88.2±32.8)μmol/L;对照组分别为(89.5±37.9)μmol/L及(104.0±49.7)μmol/L,但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疗效与肾小球硬化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呈负相关。结论: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能显著减少蛋白尿,维持肾功能稳定。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肾小球硬化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
熊子波罗琼熊祖应王青姜蕾邵进侯霜
关键词:IGA肾病激素随机对照实验
CAPD腹膜炎时白细胞、T细胞亚群及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发生急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时血和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蛋白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期间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住院的22例CAPD患者(男12例,女10例,平均62.6岁)进行研究,收集腹膜炎发生后第1、3、6、9、12d的血液和腹膜透析液标本,分别检测血液和腹膜透析液白细胞总数、分类、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蛋白。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60.2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PD相关性急性腹膜炎不同时间点血CD3CD8(+)%明显降低,血CD4/CD8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细胞与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血CD4/CD8与腹膜透析液CD4/CD8、腹膜透析液白细胞和腹膜透析液白蛋白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4,0.976,0.434,均P<0.01)。22例患者中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17例(77.3%),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9例(52.9%),革兰氏阳性球菌7例(41.2%),霉菌1例(5.9%)。结论CAPD相关性急性腹膜炎时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与经腹腔白蛋白丢失增加呈正相关;腹膜炎时血CD4/CD8比值增高,提示患者细胞免疫被激活;革兰氏阴性杆菌已成为我院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罗琼熊祖应聂李平邵进熊子波候霜郑磊张帆梁伟高敏
关键词:白细胞T细胞亚群白蛋白
远程医疗应用于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远程医疗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及设备之间建立起医疗信息平台。在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背景下,各种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系统与逐渐普及的生物传感设备的智能化结合,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新的医疗管理模式。对此,本文归纳总结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形式,以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在这几类慢性病中的应用方式,并分析了远程医疗在慢性病健康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远程医疗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杨媛媛邵进
关键词:远程医疗慢性病健康管理
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2006年
为观察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1.0~3.5g/d)的疗效,我科对4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对照研究。总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经肾活检证实的4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使用ACEI药物(洛汀新10mg/d);实验组(26例):在此基础上口服泼尼松0.5mg/kg,隔日给药,治疗12个月。并在治疗的第1、S、5个月分别给予甲基泼尼松龙0.5g/d,冲击Sd,疗程1年后激素逐步减量至停用;血压均控制在125/75mmHg左右。
熊子波罗琼熊祖应王青姜蕾邵进侯霜
关键词:IGA肾病患者小剂量激素随机对照研究甲基泼尼松龙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和尿中IL-6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白细胞介素 6(IL 6)依赖细胞株KD83 ,检测狼疮性肾炎 (LN)患者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和尿中IL 6的活性。结果 :活动期组LN患者血清和尿中IL 6活性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稳定期组LN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活动期组LN患者血清和尿中IL 6活性均与血沉 (ESR)呈正相关 (r =0 683 0和r =0 5 767,P <0 0 5 ) ,而与血清补体C3、抗核抗体(ANA)、抗ds DNA抗体均无相关关系 ;活动期组LN患者血清IL 6活性与血清IgG呈正相关 (r=0 83 5 0 ,P <0 0 1) ,与补体C4呈负相关 (r =- 0 5 980 ,P <0 0 5 )。结论 :活动期LN患者血和尿的IL 6活性均增高 ,提示IL 6在LN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血和尿的IL
邵进罗琼贾汝汉尹培达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血清IL-6发病机制白细胞介素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调查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中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情况。方法以182例血透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透析龄>3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透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iPTH与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浓度、透析龄及透析频率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82例调查对象血清钙浓度达标91例(50.0%),血磷浓度达标49例(26.9%),钙磷乘积达标70例(38.5%),iPTH浓度达标41例(22.5%),仅有29例(15.9%)的患者所有指标均达到控制目标值。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PTH与残余尿量和透析龄相关。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达标率仍较低。
梁伟张海燕邵进罗琼熊祖应熊子波侯霜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钙代谢障碍残余尿量
透析器重复使用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透析器重复使用对患者的治疗费用、潜在风险及复用成本的影响。方法将17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透析器使用次数分为单次使用组(n=94)和复用组(n=8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费用、不良事件及透析器复用所需成本。结果单次使用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8750例次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653例次,费用分别为(565.46±4.82)元/次和(809.12±10.39)元/次,透析器复用组接受LFHD3840例次和HFHD4660例次,费用为(475.74±3.61)元/次和(529.57±10.55)元/次,两组均未见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和灭菌剂残余反应发生,未发现新增感染肝炎病例。采用全自动和半自动复用方式进行透析器复用,其复用时间和灭菌剂成本分别为(9.03±0.67)、(23.97±1.18)分钟/支和(9.20±0.14)、(2.01±0.23)元/支。结论复用组HFHD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单次使用组LFHD;而按规范进行透析器复用可有效避免风险发生。
游励红丁小容熊子波姜蕾邵进苏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血液透析透析器复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