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梅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低温脂肪酶
  • 2篇脂肪酶
  • 2篇青霉
  • 2篇青霉菌
  • 2篇克隆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包涵体
  • 1篇单杂交
  • 1篇氮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分泌
  • 1篇蛋白折叠
  • 1篇短乳杆菌
  • 1篇印迹
  • 1篇印迹基因
  • 1篇杂交
  • 1篇乳杆菌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伍宁丰
  • 6篇郑小梅
  • 4篇范云六
  • 1篇李昆太
  • 1篇刘志文
  • 1篇初晓宇
  • 1篇徐波
  • 1篇江湖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第八届中国酶...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来源于青霉XMZ-9两个低温脂肪酶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与性质测定
低温脂肪酶在低温条件下仍具有较高活性,在食品添加剂、洗涤添加剂及有机合成等产业具有非常独特的应用前景。从低温菌株中分离低温脂肪酶基因是开发新的低温脂肪酶的有效手段.首先利用油脂同化平板与三丁酸甘油酯-维多利亚蓝平板从冰川...
郑小梅伍宁丰范云六
关键词:脂肪酶青霉菌基因克隆包涵体
文献传递
来源于青霉XMZ-9两个低温脂肪酶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与性质测定被引量:1
2012年
低温脂肪酶在低温条件下仍具有较高活性,在食品添加剂、洗涤添加剂及有机合成等产业具有非常独特的应用前景。从低温菌株中分离低温脂肪酶基因是开发新的低温脂肪酶的有效手段。首先利用油脂同化平板与三丁酸甘油酯-维多利亚蓝平板从冰川土样中筛选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较高脂肪酶活性的真菌,18S rDNA鉴定其属于青霉属,命名为Penicillium sp.XMZ-9。根据真菌脂肪酶多序列比对获得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利用降落PCR与染色体步移的方法从Penicillium sp.XMZ-9中克隆到2个完整的脂肪酶基因,分别记为LipA与LipB。LipA全长1 014 bp,无内含子,编码337个氨基酸。而LipB全长1 232 bp,cDNA长1 122 bp,含有2个内含子,编码373个氨基酸。将两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到pET30a(+)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BL21(DE3)。经低温诱导表达后,LipA大部分表达为包涵体,包涵体经复性后具有脂肪酶活性,并表现出低温适应性;LipB则大部分表达为可溶性蛋白,Ni-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其亦具有低温脂肪酶活性。青霉菌株XMZ-9的获得与低温脂肪酶的克隆表达研究,为研究低温菌株与低温酶的适冷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低温脂肪酶奠定了基础。
郑小梅伍宁丰范云六
关键词:青霉菌脂肪酶基因克隆包涵体体外复性
DNA甲基化作用的生物学功能被引量:21
2009年
DNA甲基化作为DNA序列的修饰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能够在不改变DNA分子一级结构的情况下调节基因组的功能,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可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维持基因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调控基因的表达,建立表观遗传模式以及参与细胞及胚胎的形态建成。
郑小梅伍宁丰
关键词:DNA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表观遗传印迹基因
短乳杆菌BS6 GlnR介导的氮代谢调控研究
2012年
短乳杆菌是乳酸杆菌属的重要菌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全局性转录因子GlnR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菌中,可以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从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BS6基因组扩增得到GlnR全长编码基因及包含GlnR盒的glnRA,amtB-glnK,glnPQ启动子序列,并运用细菌单杂交的方法证明GlnR在细菌体内可与上述3个操纵子的启动子结合,从而初步验证全局性转录因子GlnR在短乳杆菌氮代谢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江湖刘志文李昆太郑小梅伍宁丰徐波
关键词:短乳杆菌
细菌脂肪酶分泌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细菌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酶,其分泌系统有着严谨的机制。革兰阳性细菌利用Sec-转运系统使脂肪酶跨过质膜完成分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泌蛋白通过Sec-转运系统、Tat-转运系统或其他机制跨越内膜后,还必须利用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与Ⅴ型分泌系统来完成跨外膜分泌。详细介绍细菌脂肪酶分泌主要依赖的Sec-或Tat-跨内膜的转运系统及革兰氏阴性细菌的Ⅰ型、Ⅱ型与Ⅴ型自分泌系统的3种不同分泌方式。细菌脂肪酶分泌的研究对人们认识其分泌机制,并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提高其外泌产量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小梅伍宁丰范云六
关键词:蛋白分泌
立体分子伴侣-脂肪酶特异折叠酶
2011年
细菌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酶,尤其以来源于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与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的脂肪酶应用最为广泛。然而,这类脂肪酶折叠过程中存在一个巨大的能障而无法自发正确折叠。研究发现,这类脂肪酶的编码基因所在操纵子中往往存在一个与其折叠相关的基因,编码一种脂肪酶特异折叠酶。该类蛋白为脂肪酶的立体分子伴侣,可与脂肪酶的折叠中间体相互作用,帮助脂肪酶越过折叠过程中的能量障碍,为其获得正确构象提供必要的空间信息。详细阐述了脂肪酶特异折叠酶的发现、分类、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
郑小梅初晓宇伍宁丰范云六
关键词:蛋白折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