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结构比例阻尼和复模态振型复杂度的参数研究
- 模态分析是一项在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以振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实验测量为手段,对结构振动噪声的预测及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型夹层材料、声学超材料以及局部阻尼材料的推广,大量的非比例阻尼存在于结构之上,从而激...
- 郑毅
- 关键词:船舶振动声学参数
- 动力接触问题分析的参变量变分原理及有限元方法
- 结构的非线性动力计算是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广泛的存在于航空、航天、机械、动力、运输和建筑等各个领域,随着工程实际需要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求对动力非线性分析给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手段.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参...
- 郑毅
- 关键词:动力响应参变量变分原理
- 文献传递
- DC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 面对如今风云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企业战略规划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以之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手段,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便显得日益重...
- 郑毅
-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管理
- 液滴撞击超亲水表面冷液膜的研究
- 2018年
- 液滴撞击过程因具有较强的传热传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机和红外热像仪,研究了液滴撞击超亲水表面冷液膜的水力学特性和温度分布,探讨了撞击We数和液膜温度对撞击过程中水力学特性以及液膜温度分布的影响.总结了液滴在超亲水表面的液膜上的水力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滴铺展速度和最大铺展直径随撞击We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液膜温度会影响液滴撞击薄液膜后的水力学特性.在低We数下液滴撞击低温薄液膜后液膜的温度呈高低相间的环状分布,随着撞击We的增大,该环状温度分布消失。这对要求精确喷雾控温的工业过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昀兰忠郑毅马学虎
- 关键词:温度分布
- 中小河流闸坝新选择——液压升降坝被引量:10
- 2015年
- 随着中小河流治理的加速推进,适应于中小河流的各种闸坝,特别是活动坝得到广泛应用,液压升降坝就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新坝型。与橡胶坝、翻板坝、钢坝闸等比较,它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运行和维护简便,不阻水。已有的实用结果证明了其优越性,值得推广。介绍了液压升降坝的结构特点及其结构分析成果。
- 季昌化朱水生郑毅
- 关键词:闸坝
- 低喷淋密度下超亲水表面水平管降液膜流动及传热强化
- 薄液膜蒸发换热,具有传热温差小、热流密度高、传热系数高、均温性好、结构简单和动力消耗低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石油、化工、制药、海水淡化、航天等领域。其中,水平管降液膜蒸发技术因具有传热效率高、耐结垢以及可利用低品位余热等优...
- 郑毅
- 关键词:蒸发传热
- 文献传递
- 基于PT视觉转台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 PT视觉转台是一种可以同时绕水平轴和竖直轴旋转的机电工作台,所以又被称为PT视觉二维转台。它在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军事方面,它可以作为研制导弹等高科技武器的试验平台,而在教育方面,它又可以作为研...
- 郑毅
- 关键词:SIFT特征目标跟踪算法
- 文献传递
- 拱坝抗震性能设计及模型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批高拱坝在我国西南部正在或将要开工建设,这些工程库容达数十亿到数百亿立方米,并且大部分处于强烈地震活动区,若发生破坏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以研究混凝土拱坝的地震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为目的,从混凝...
- 郑毅
- 关键词:拱坝抗震性能模型试验混凝土拱坝
- 文献传递
- 低喷淋密度超亲水表面水平管降液膜温度分布被引量:2
- 2020年
- 水平管降液膜蒸发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海水淡化等领域,对低喷淋密度温度演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拓宽其应用范围,理解其微观机理。本文在超亲水表面上结合红外热追踪技术,对水平管降液膜表面的温度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温度分区现象和温升规律。实验中首次发现了马鞍形液膜内部的高温环状结构,并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掺混作用导致的局部高温环状结构形成的内部机理。
- 郑毅郑毅赵祥迪李昀李昀
- 关键词:超亲水
- 分级纳米线结构对水滴毛细铺展速率的影响
- 2022年
- 液滴在固体壁面上快速铺展形成薄液膜现象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芯片散热、喷雾冷却、农药喷洒中,是薄液膜蒸发/冷凝、撞击铺展等过程的核心控制因素。基于毛细压力和黏性阻力之间的竞争关系,通过调控表面微结构的尺度提高毛细力和减少黏性力是实现薄液膜快速铺展的关键。本文为了克服毛细力和黏性阻力对于单一尺度的竞争关系导致的铺展速率的限制,引入了具有纳米线团簇和V形沟槽的复合分级纳米线结构,显著提高了液膜的毛细铺展速率,达6.54 mm·s^(-0.5),其中规则有序的纳米线团簇提供较大的毛细压力,而V形沟槽为流体输运提供了快速输运通道,显著减小了黏性阻力。在此基础上修正了毛细铺展动力学模型,在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的前提下,进行了结构参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V形沟槽导致阻力的减小对于提高毛细铺展速率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引入分级纳米线结构,对于毛细铺展速率实现了有效调控,为设计和优化分级纳米线结构实现液膜快速铺展和强化蒸发传热提供策略。
- 春江徐晨张羽飞孙良亮郑毅温荣福郝婷婷马学虎
- 关键词:毛细压力